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北起大渡河,南至金沙江,东临四川盆地,西连横断山脉。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总人口393.9万多人,其中彝族约占42%,汉族56%,此外还有藏、回、苗、蒙古、傈僳等十多个民族。邛海、泸山、泸沽湖、螺髻山、甘洛的“魔沟”等自然景观都汇集在这片土地上。所以,对于背包客来说,凉山是个非常值得深度旅行的地方。除了自然景区,骑马漫步古道,是个不错的静赏路途风光的方法。灵关古道古依旧,而今不失雄风在。
灵关古道穿越凉山州境内部分,不仅还保留着千年古道的遗迹,还有美丽的自然景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条古道的重要价值愈来愈显示出她的魅力。海棠古镇、坪坝古镇是凉山的北大门,也是灵关古道遗迹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地方。两镇位于凉山州甘洛县西北河谷台地上,是南方丝绸之路灵关道进入凉山的第一重镇与重要关隘。这两个古镇是不为人知的小镇,却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中,海棠古镇是一个以汉、彝、藏族尔苏人为主的民族杂居镇。在这里可以看到寻常百姓人家的生活。
在大小凉山地区,彝族少女成年时要举行一种神秘的“换裙”仪式,彝语叫“沙拉洛”,意为脱去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的裙子。彝族少女在15岁之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的童裙,梳的是独辫,耳朵挂的是穿耳线。“换裙”仪式举行之后,就要穿上中段为黑蓝色的三接拖地长裙,原先的独辫要改梳成双辫,并要戴上绣花头帕,挂上耳坠。“换裙”仪式后,少女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赶场、看赛马、耍朋友、谈恋爱了。“换裙”这天,主人家像过节一样喜气洋洋。
富户要杀猪宰羊,大宴宾客;穷户最少也要杀鸡泡酒,招待亲邻。一大早,男女宾客便纷纷登门,送礼祝贺。 按照当地俗规,举行“换裙”仪式时,绝不允许任何男子在场,只邀请女亲女友参加。“换裙”仪式因地区不同,各有千秋。有的地方是请一位成年女性坐在果树下抽打一只小猪,待猪死后,将死猪在“换裙”少女的头上连续转几匝,以此来驱除邪恶,然后为姑娘挂上耳坠,梳成双辫,再换新裙。
有的地方则先假设一物为夫方,如树木或磨子,然后把少女打扮成一位花枝招展的“假新娘”,由一位成年妇女背着,围绕假设之物走3圈,即算结婚。在仪式进行的过程中,有的地方仅由妇女们说些逗笑少女的风流话和祝愿词,有的地方则一直在歌声和笑声中进行。先由为首的姑娘用歌声挑逗、审问“换裙”的少女,问她喜欢谁?是喜欢好吃懒做的人,还是勤劳勇敢的人?是喜欢诚实忠厚的人,还是喜欢投机耍滑的人?
面对审问和戏弄,“换裙”少女一般不开腔回答, 只是低着头羞涩地坐着,规规矩矩地接受一切审问。 所有审问的内容一概由坐在少女身边的一位姑娘越俎代庖,一一作答。最后,为首的姑娘总是独唱这样一首歌:要戴银牌要亲手系,要戴珠链要亲友串,要找知心人要亲自选。
唱完、闹完之后,便请一位漂亮、能干、相好的妇女给“换裙”者梳头、戴哈帕,最后换上蓝、黑等对比强烈的三接拖地长裙,走动起来,步履轻盈,婀娜多姿,充满了青春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这是最美好的时刻,在场的妇女或姑娘都沉浸在美好的回忆或幸福的向往之中。“沙拉洛”仪式结束后,男子才能参加欢宴。大家席地而坐,愉快地吃着砣砣肉、荞馍和炒面等,开怀畅饮,一醉方休。这时候,他们也可以勇敢地追求“换裙”女孩了。
瑰丽的彝族文化
凉山仿佛是一个活着的彝族博物馆,让到访者惊艳于彝族瑰丽的文化遗产。凉山彝族服饰种类繁多,体系复杂,异彩纷呈。彝族服饰以明快、古朴、大方为准则,色彩对比强烈。比较常见的男子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也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男子以无须为美,左耳戴黄、红大耳珠,珠下缀红丝线。女子穿镶边或绣花大襟右衽上衣和多褶长裙,裙缘镶以多层色布,色调和谐,美观大方。居住在山区的彝族,过去无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毡。
它形似斗篷,用羊毛织成,长至膝盖之下,下端缀有毛穗子,一般为深黑色。彝族纺织,传说起源于兹尼史色。穿行在彝区,随处可见人们左手拿着云团似的羊毛,右手搓着轻轻旋转的纺锤,慢悠悠地捻着毛线,编织着既古老又年轻的“大红扎里”的生活场景。凉山彝族毛纺织和擀制传统技艺,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在中国绝无仅有。凉山彝族地区,彝族人大多生活在海拔2500米左右的地区,这里从古至今有牧场,主要以畜养绵羊为主。
长期以来,彝族人依靠羊毛和羊皮制作衣着服饰。彝族民歌也很有特色,唱歌,成了彝族人民主要的娱乐活动和抒发自己思想感情的方式,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歌”之说。雷波彝族民歌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丰富、旋律优美、古朴久远,可算集彝族民歌之大成。据统计,该县传承至今的彝族民歌共有5000余首,还有许多即兴而作、由感而唱的民歌,也有富有彝汉文化交融特色的民歌。所以,一路上,很容易聆听到他们快乐的歌声。
复活节兔子的由来 复活节兔子是恐怖的吗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 端午节的来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