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区

导航
趣爱秀 >原创专区 > 雕塑 > 纪录 > 农民 >

【芭莎艺术】他的雕塑价值4亿,创天价纪录!出身农民,却拒给罗

趣爱秀 2017-11-10 16:09:06 原文链接:网络

原标题:【芭莎艺术】他的雕塑价值4亿,创天价纪录!出身农民,却拒给罗丹当助理!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被公认是20世纪最具创造性的雕塑艺术家。他对世间万物有着深入的洞察,而他的作品却往往用最简单的元素,勾勒出复杂事物的本质。

纽约时间5月15日晚的佳士得拍卖会上,康斯坦丁·布朗库西卵形雕塑系列中的首件作品《沉睡的缪斯》以逾5,700万美元(约3.9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成为当晚成交价格最高的拍品,并大幅刷新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沉睡的缪斯》,铜雕、铜锈、金箔,长26.7cm,原大理石版本创作于1909-1910年,此铜雕1913年铸,成交价:57,367,500美元

1963年,世界最著名的极简主义雕塑大师理查德·塞拉来到巴黎。他第一次看到了康斯坦丁·布朗库西的作品,就深感震撼:“你知道吗?布朗库西仅仅用一条边缘的线,就能暗示出雕塑的体积!”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的雕塑作品

布朗库西的作品既先锋又经典,在艺术圈和时尚圈都影响甚广。他喜欢绝对的思考方式,但又热爱当一名孩童,他天真地说:“我终生寻求飞翔的本质,但并不追求神秘。我能给你真正的快乐,看看这些雕塑吧,直到你理解了它们为止。”

“大树底下不长草”

布朗库西出生在罗马尼亚一个偏远山村的农民家庭里,家境贫寒。但他从小喜欢雕刻,11岁就独自离乡,到处干杂活。成年后,他跟随一位家具木工当学徒。有一次,他用边角碎料做了一把小提琴,得到客人赏识,便送他去读书,然后就进入了布加勒斯特美术学院学习艺术。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早期充满着极简意味的自画像

1902年,他离开布加勒斯特美术学院去了巴黎美术学院。上世纪初,以巴黎为中心的艺术家放弃了描绘客观世界的艺术观和创作方法。他们的关注点开始由外部世界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以表现人们所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世界为目标:如安全感、永恒感、生命力等等……并努力寻求有效的语言或表现形式,布朗库西正是在这个氛围下开始创作。

上世纪初,在巴黎的艺术家苏丁和夏加尔等已经脱离了写实主义,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建立了自己的艺术根基。这类风格也激发了布朗库西抛弃具象,而着力于追求最本真的内在。

在巴黎美术学院进一步深造之后,布朗库西开始在各大沙龙展出作品。罗丹看了他送往1907年秋季沙龙的作品后深受感动,于是邀请他当一名助手,但布朗库西拒绝进行古典主义的改造。一个月后,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罗丹的工作室,坚持要去开启自己在美学上的风格。他说:“大树底下不长草。”

当时的罗丹是享誉法国艺术界乃至整个欧洲的大师,有名的《思想者》就是他的代表作。

第二年,布朗库西以简略的造型创作了《祈祷者》,为雕塑艺术走向现代艺术迈出了第一步。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祈祷者》

布朗库西受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的启发而开拓了新的雕塑领域。但与毕加索不同,他不是破坏、重组,而是保持第一视觉经验的完整和直觉的纯真,通过追求造型的极度单纯化以接近事物的本质。同时,他对材料本身的质地还有更为细致的感受。

毕加索代表作《梦》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的画

在研究形的单纯性、纯粹性方面,布朗库西拒绝加入任何流派,从而保持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用最简单的线条勾勒世间本质

布朗库西的家乡盛行木材,因而传统的木雕艺术水平很高。他自幼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对木、石和铜等材料更为敏感,并在他的作品里得到充分体现。布朗库西的作品虽然稚拙、原始,由单纯的几何形来表现,但不难看出他十分严肃的艺术意图。

布朗库西虽然独立,但是他的心态是开放的。他从罗丹的雕塑里学习到了“沉睡” ,意识沉睡在大理石,在梦和醒的边缘。

罗丹雕塑作品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睡中的缪斯》

“睡中的缪斯”这一题材,也是布朗库西所专注的。20余年间,他制作了这一题材的各种稿本。这些稿本有一共同特点:头部变化成了一个卵形、有一个很光亮的外表,很明显是从卵形中雕出来的。由于这种题材改变了他的习惯,他就以大理石、青铜和石膏来表现这种形式,几乎是稍加调整就能把各种设想变成独一无二的作品。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睡中的缪斯》

布朗库西塑造的人物形象与莫迪里阿尼塑造的人物形象相互影响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新生》,1915年

在随后的一件作品中,形象被进一步简化成泪滴状,面目更进一步模糊,只留下了一个似是而非的耳朵。他给这件作品取了个名字,叫做普罗米修斯。这种形式依次又引出来了《新生》。在这件作品中,椭圆的体积被切去一块,像是婴儿张大嘴巴哇哇啼哭的样子,最后又回到抛光的卵形。

相比莫迪里阿尼在变形和概括上意大利式的古典和端庄,布朗库西显示出更深沉的对存在本质的探究。1915年的《新生》,进一步提炼成椭圆和锐利的割面,他总是能从易逝之物里分离出那些永恒的部分,这是布朗库西的志向。他的任何作品其实并不是抽象的,都来自一个非常具体的蓝本。

1913年,布朗库西参加了在美国召开的国际现代艺术展,五件参展作品都引发了强烈反响, 他的“波嘉妮小姐”名声大躁。自此,布朗库西被视为先锋艺术的代表。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波嘉妮小姐》

马格特·波嘉妮出生于匈牙利,是一位罗马尼亚女画家。1910年末,她来巴黎参加秋季沙龙画展时,在艺术家们常常落脚的梅列·罗沙里依饭店与布朗库西相识。当她第一次走进这位大师的工作室,并看到那件名为《丹纳底》的头像时,激动地惊呼道:“简练得只剩下一双眼睛了!”

波嘉妮小姐

简练和概括是罗丹以后的西欧雕塑界,也是整个西欧艺术所追求的重要趋向,布朗库西就是这一趋向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在接近事物的本质中,无论如何需要简洁,但简洁不是艺术的目的,而是为了揭示事物的真正本质或者精神。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丹纳底》

波嘉妮没有见过丹纳底本人,却立刻被这位圆脸大眼,其外貌特征与自己近似的头像所打动,一再表示请雕塑家为她做一件雕像,布朗库西欣然应允。

波嘉妮回忆说:“我每当一次模特,布朗库西都从头到尾完成一件胸像,既美又十分相似,但不知道为什么他立刻就把它毁掉。”显然,这是艺术家在探索中常有的事,刚开始都十分写实,但随即就把这些东西毁掉,让自己的探索向更加简约且深入的方向转化,突出对象的“真正的本质”。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波嘉尼小姐像》变体

现代雕塑家约翰·阿普在看到布朗库西这一尊《波嘉尼小姐像》后,也惊喜地把她与公元前1567年的埃及王后涅菲尔娣蒂胸像媲美,并给了它一个雅号:“抽象雕刻的美丽教母。”布朗库西认为:东西外表的形象并不真实,真实的是内在的本质。为了体会世界的本质,他一生只选择少许主题,以不同材质去创作。

《吻》用稚拙、原始、单纯的几何形表现一对男女相拥离世的情节,该作品成为那一时代最抽象的雕塑。布朗库西说:“我希望尽量从最基本的真实出发,表现地球上相互爱恋的男人和女人在离世前最真挚的感情。”

1923年, “空间的鸟” 在美国参展,过海关时海关人员无论如何也不肯承认这是艺术品。艺术品免税,海关一定要按金属产品上税,税额或者是销售额的40%,或者需要230美元。经过一番争执,这件事闹到了法庭上。 最后法官裁定:虽然这件雕塑看不出哪里像鸟,不过的确很悦目,也没有任何实际功用,那么就算它是艺术品吧。

《空间的鸟》摆脱了自然形态的设定,艺术家描绘了一种向上飞升的感觉,表现了飞翔的本质。同时,这件作品象征着从物质中解放出来的灵魂。

如今,这件作品已经成为现代雕塑经典中的经典。它是鸟、是风,也是飞翔本身。他在雕塑中建立了一种新节奏,他的单纯抽象始终介于原始生命意象与形而上的秩序之间,蕴含着活跃的生机和深长的哲学意味。

在2005年纽约佳士得“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拍卖会”上,这件作品以2745万美元成交。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金色鸟》 ,罗马尼亚神话里的金色鸟,能预知未来、治愈盲人。

布朗库西在美国的291画廊举办了个展后,被认为是先锋艺术审美的代表。深受美国知识精英喜爱的前卫艺术宠儿杜尚也特别推崇布朗库西,很快他就被认为是雕塑界的毕加索。

围绕着男女之吻、缪斯、鸟、柱子等主题,尤其是鸟的系列,最能显示布朗库西对这个世界的希冀,表达生命之飞翔。而他的“无止境的圆柱”,将地面累积能量的支柱推向一个无尽的空间,灵感来源于艺术家童年在罗马尼亚乡村听到“世界之轴”的传说,这是一个可以支撑天空连接天地的支柱。

布朗库西的作品《无尽之柱》将生命的能量推向天空,同时体现了他对雕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关注。

就像最简单的词语往往含义最深:诞生、亲吻、飞翔、梦想。雕塑家布朗库西毕生都在搜寻着跟这些词一样简单、纯粹的形式,那些仿佛在时间之外一直存在着的形式。而清澈如水的曲线处理风格,让简洁的自然形态成为他的美学语言:冷静、纯净、和谐。

现代雕塑先驱

布朗库西的艺术,想方设法地表现材料的本性。他的青铜和大理石雕塑作品,达到了历史上罕见的完美程度,他将抛了光的形体放在粗雕的石座上,或者放在随便砍下的树桩上,在脱离了实体的光线反射面和装在地面上的体量之间,形成一种神秘的融合感。

他的很多作品从原始和民间雕刻中吸取营养,作品塑造表现出古朴、大气的美。同时利用了雕塑材料的特性,制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欣赏他的作品,观者能感受到他很善于利用各种雕塑材质,将那些没有生命的材料塑造成既充满诗意又跨越时空,让你充满想象的绝妙佳作。

布朗库西的作品是对现代主义的美学核心——材质与造型的探讨,因此,他是当之无愧的现代主义雕塑模范和开创者。

库布朗西注重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探索雕塑艺术的象征性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就。

罗马尼亚在纸币上印刷康斯坦丁·布朗库西的头像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的画稿

布朗库西还非常重视他的工作室,他认为工作室是一个具有创造力,有意识的空间陈列在工作室中的每一件雕塑和日用品,他都亲自摆设,如有作品卖出之后的空位,他会补上相近的一件新作。晚年的布朗库西,甚至坚持在工作室做个展,而拒绝在画廊展出。他用照相记录工作室情景,后来这些照片成为研究布朗库西作品的重要资料。

从1904-1957年,布朗库西去世前都在巴黎度过。1956年他立下遗嘱,将工作室中的全部作品、家具、图书捐赠给法国政府,并注明巴黎国立现代美术馆要再现他的工作室。

1977年,蓬皮杜艺术中心建设完成,布朗库西工作室设在建筑物北侧角落。在宁静而充实的空间中,来此参观的后人常常感觉到彷佛布朗库西刚刚离开,能够借此一窥他毕生的作品精华,而他那句“像神一样创造;像国王一样发号施令;像奴隶一样工作”犹在耳边,激励着人们对艺术既要永葆热情也要脚踏实地。

文末福利

布朗库西工作室——博物馆重建于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左侧(图片拍摄/齐超)。

监制/齐超

编辑、文/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