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宪宗首任皇后吴氏是顺天府(今北京市)人,出身将门世家,其父吴俊官至羽林前卫指挥使,兄长吴瑛官至羽林卫指挥使,舅舅孙镗来头更大,曾在平定大太监曹吉祥的叛乱中救过明英宗性命,并因此而获封怀宁侯,主管禁军中的三千营。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吴氏自幼便养成一股刚烈强悍之气,自尊心特强,容不得别人轻慢她。
天顺七年(1463年),太子朱见深因为迷恋比他年长17岁的贴身宫女万氏,从而引起明英宗的不满,为了帮助太子“收心”,便将功臣孙镗的外甥女吴氏选入宫中,做太子的妃嫔,并在临终前要求朱见深立她为皇后。次年初,明英宗驾崩,太子朱见深继位,并根据其父的遗愿立吴氏为皇后。当时,吴皇后还是个年仅十六七岁的少女。
吴氏虽然年纪小,但自从成为皇后的那天起,便开始整顿六宫事务,不断地强调自己的身份和威仪。然而没过多长时间,吴皇后便尴尬地发现,皇帝根本不喜欢她,而是依旧迷恋老宫女万氏。吴皇后青春正盛,难耐空闺寂寞,一旦被皇帝冷落起来,心中难免愤愤不平。不仅如此,万氏凭借着皇帝的宠幸擅作威褔,屡屡顶撞吴皇后,让后者看在眼里、恨上心头。
刚烈强悍的吴皇后咽不下这口恶气,再加年纪小,做事往往不考虑后果,于是在某次万氏再度顶撞她之后,便命贴身太监将其拉下去,狠狠地打了一顿板子。吴皇后本以为通过这次惩戒,老宫女万氏会变得本分起来,再不敢跟她争夺皇帝的宠幸,在后宫擅作威褔。然而接下来的事实证明,她这样想不仅大错特错,而且还捅下天大的“篓子”。
原来,万贵妃不是普通的老宫女,她之所以能得到明宪宗的宠幸,原因在于两人间有非常特殊而亲密的关系。原来明英宗的帝位一度被弟弟景帝朱祁钰取代,而时任太子的朱见深由此被废黜,并曾多次面临生命威胁,而他的生母周氏因为担心受牵连,都不敢亲自去抚养亲儿。
在这种情况下,宫女万氏受孙太后的派遣,去照顾童年的朱见深,并一直抚养他长大成人。在长年累月的相处过程中,朱见深将万氏视作唯一的精神慰藉,久而久之又发展成一段畸形的“忘年恋”。虽然外界对朱见深迷恋比自己年长17岁的万氏多有指责、嘲讽,但他依旧我行我素。
正因如此,当老宫女万氏带着满身伤痕、哭哭啼啼地跑到身边诉苦时,明宪宗先是一阵惊愕,随即悲痛、愤怒的情绪同时发作,不仅将吴皇后召来一顿臭骂,还口口声声地宣称准备废黜她(“先是,宪宗居东宫,万贵妃已擅宠。后既立,摘其过,杖之。帝怒。”见《明史·卷一百十三》)。
然而改易皇后乃是大事,必须有正当理由。正因如此,明宪宗便将大太监牛玉召来,令他自我诬陷、检举,对外宣称当年曾收受吴家贿赂、假传先帝遗诏,将本应由王氏担任皇后的内容,捏造为由吴氏正位六宫,实属罪大恶极。宪宗以此为借口,下诏将吴皇后废为庶人,同时册立王氏为皇后,万氏为贵妃。时在天顺八年(1464)八月,距离吴皇后上位才一个多月!
吴皇后被废后幽居冷宫,无声无息地度过了20多年的时光,直到明宪宗驾崩、明孝宗即位后,命运才大为好转。原来,明孝宗朱佑樘儿时曾得到万贵妃的追杀,好在有吴废后和太监张敏等人的掩护、抚养,才得以活下来。所以等到明孝宗即位后,便将吴废后当做母亲一般来奉养,只是碍于宪宗生前的决定,不能给她太后的尊号。但即使如此,吴废后也是心满意足了。
等到明孝宗驾崩、明武宗即位后,吴废后继续得到朝廷的恩养,直到正德四年(1509年)才因病去世,享年在60岁左右。吴氏去世后,武宗考虑到她对孝宗有恩养之功,便下诏按照妃礼下葬。吴废后在宪宗朝固然不幸,但因为一项善举,得以在孝宗、武宗两朝得到恩养,身后事也是办得很风光,也算是不错的结局了。
孝宗生于西宫,后保抱惟谨。孝宗即位,念后恩,命服膳皆如母后礼,官其侄锦衣百户。正德四年薨。刘瑾欲焚之。大学士王鏊持不可,乃以妃礼葬。引文同上。
史料来源:《明史》、《明宪宗实录》、《明孝宗实录》、《明武宗实录》
假道伐虢的故事告诉我们,糊里糊涂,目光短浅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而死,孟达的下场有多惨?
太监净身过程是怎样的?揭秘你不知道的阉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