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名叫朱允炆,他是朱元璋的长子太子朱标之子。
朱标被朱元璋培养了二十多年是理想的继承人但是却死在了朱元璋的前边,这让朱元璋十分伤心,最终他选择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继承皇位。
朱允炆继承爷爷的皇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削藩。为此他废掉了五个亲王,逼死了一个亲王,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叔侄大战四年,最后朱允炆兵败失踪。
为什么朱允炆登基好没有坐稳皇位就要削藩,他为什么这么着急。
首先,朱允炆削藩是因为感到自己皇位不稳。
朱元璋一生共有二十多个儿子,他为了巩固天下,将这些儿子都册封为藩王镇守一方。
朱元璋活着的时候,这些儿子畏惧朱元璋,因此都很老实。大哥朱标为人仁慈,再加上是长兄,威信高这些弟弟们毕恭毕敬。
可是朱允炆只是侄子,在叔叔们面前根本就没有什么威信,再加上父亲过世,爷爷匆匆将自己立为皇位继承人,还没来得及给自己加持就离世了,因此这些叔叔们的不满情绪开始发作了。
在他们看来父亲朱元璋不是没有儿子,大哥死了就应该在他们这些兄弟中选择,并且他们这些人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功劳巨大,居然败给了一个寸功未立的辈份低毛头小子,叔叔还要跪在他的脚下俯首称臣,这口气实在压不下去。
朱允炆感到了叔叔的不满,自己的皇位岌岌可危,为此他必须拿叔叔们开刀,证明自己是爷爷最合适的继承人。
其次,朱允炆削藩是为了收回皇帝的权力。
朱元璋册封藩王不是让儿子们去玩的的,每个儿子都有任务,他们要镇守一方,统领大军抵抗外来入侵,平定叛乱,保卫大明江山。
为了更好的发挥作用,朱元璋下放了很多权力给他们。
例如镇守太原的晋王和北平的燕王就获得的小事自决,大事上报的权力。并且每一位藩王身边都有一支护卫,少则千余人,多则上万。镇守大宁的宁王朱权手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实力已经赶超朝廷的军队。
这些藩王和朱允炆的关系逐渐疏远,如果朱允炆不把权力收回的话,这些藩王即使不造反也会慢慢脱离朱允炆的控制,到时候大明朝极有可能就会像周朝春秋战国一样四分五裂无法控制。朱允炆这个皇帝也会变成光杆皇帝。
最后,朱允炆削藩是受到了大臣的蛊惑。
他的亲信黄子澄和齐泰是坚决的削藩支持者。他们每天鼓动朱允炆削藩。
这两个人理想是好的,削藩确实是必须的,但是这两个人削藩夸夸其谈,并没有给出合理的切合实际的削藩规划。
朱允炆考虑削藩的困难,黄子澄没有给朱允炆分析问题,相反讲述西汉平定七国之乱的故事,这让朱允炆感到了盲目自大认为即使藩王造反也无所畏惧,于是一上台马上削藩。
齐泰和黄子澄还意见不统一,对于怎么削藩也不统一,以至于削藩政策失误,最终给了朱棣可趁之机和时间从而起兵造反。
假道伐虢的故事告诉我们,糊里糊涂,目光短浅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而死,孟达的下场有多惨?
太监净身过程是怎样的?揭秘你不知道的阉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