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推恩令 > 藩王 >

明知推恩令可解决藩王问题,为何建文帝却不采纳?

趣爱秀 2023-03-23 19:57:21 原文链接:网络

推恩令未必能解决藩王的问题,还会自毁长城为北元南下做“贡献”。更何况建文帝名儒实法是一名刻薄寡恩的皇帝,明太祖的封建制度,使他有绝对的优势削藩,故而他对推恩令采而不纳。



第一、以德取胜有外患,一劳永逸为“上策”。

建文帝继位后,与众臣商量削藩,多数人的意见,是简单粗暴的削藩,“返聘”的前前军都督府左断事高巍和御史韩郁则建议:不要用西汉晁错的削夺之谋——削藩,采用西汉贾谊、主父偃的高见——推恩之策。不仅如此,他们两个想出了更高明的加恩(明史原文为加恩)之策——北方诸王的子弟封到南方,南方诸王的封到北方。如此,加恩就是削藩,这是不削而削的妙招。

独巍与御史韩郁……曰:“贾谊曰:‘欲天下治安,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

对于这个妙招建文帝非常满意,点头称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建文帝对此妙策是采而不纳,赞而不用。小姐姐讲史认为,建文帝可能考虑有外患的问题。当时,元朝初灭,北元虎视眈眈,有南下反攻之心。九大塞王削弱之后,会造成边疆隐患。建文帝的高见是,让塞王叔叔们保卫边疆,先从邻王(不是边塞的王爷们)叔叔们下手。如此一来,先南后北,先易后难,而且还要稳、准、快、狠,不给他们一喘息或准备,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第二、建文帝这么做,是有这方面的信心、准备和实力的!

从洪武31年七月到建文元年6月,这不到一年的时间,建文帝将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等五位王叔全部废为庶人,逼的湘王自焚。他这不是削藩,而是灭藩,削是削弱,灭是灭绝。建文帝刚一继位,之所以就在削藩上效率这么高,效果这么好是因为他有这方面的信心和实力的,得益于朱元璋在分封制度上的大手笔。

塞王虽然兵强马壮,但外有北元反攻之心,内有地方和朝廷的监视以及制衡。制衡方面,主要是塞王兵马归属于兵部,钱粮由朝廷所出。建文帝在处置关内五王时,也是做足了功课。建文帝还是皇太孙的时候,就像他的爷爷明太祖朱元璋表露削藩之意。给他皇爷爷出难题,他直接向朱元璋提问,蒙古找事儿有皇叔,皇叔搞事为之奈何?朱元璋知道建文帝担心皇叔们对他不服,但又不想让儿孙相残,就把球踢过来,反问你怎么看?朱允炆只好表示先礼后惩,实在不行再发兵。



惠帝为皇太孙时……谓子澄曰:“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对曰:“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明史.列传第廿九》

而对他的老师黄子澄,这名皇太孙提出忧虑,黄子澄对诸王比较藐视,对朝廷很有信心,同时也有削藩之心。

对朱棣也许是打草惊蛇,但更多的是杀鸡儆猴。诸王不是反抗而是等死,他们知道反抗就是找死,而且会早死。就是朱棣起兵靖难,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成功有很大的运气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建文帝虽然太狠,雷厉风行,但因为轻敌还有李景隆大坑才导致的大败。至于历史上记载的“毋使朕负杀叔父名”,从逻辑上说不过去,湘王都自焚了,也没挡住建文帝削藩的脚步。



平保儿……建文中从军与王师战于白沟河,保儿枪几及上,马忽蹶,乃免。

上面这段话是跟王阳明、唐伯虎同时代王鏊记载的。王鏊曾是侍讲学士、日讲官(跟皇帝讲历史的官员),后任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是个好官。王阳阳、唐伯虎是他的铁粉,王阳明说他是“完人”、唐伯虎说他是“”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他这段话说,要不是平保儿的突然人仰马翻,朱棣靖难之役就成为了遇难之役。事后,平保儿还后悔。

平保儿是谁?平保儿叫平安,其父亲是平定,干爹更厉害是朱元璋。平保儿的部将火耳灰差点要了朱棣的老命。

燕王乃身自迎战,安部将火耳灰挺槊大呼,直前刺王。马忽蹶,被擒。——《明史·卷一百四十四》

明史给的答案,跟王鏊的讲述不同,但也说明建文帝实力强,也够狠,并非是妇人之仁的君主。建文帝不采用推恩令就是他“恃强凌弱”,采取“先易后难”的灭藩,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他还是太自信、太心急、太心狠了,如果实行推恩令,一定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家亲的其乐融融景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