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海防建设开始于明代
中国有一个朝代是有着来自海上的威胁。
啊对,这就是大明。
为了应付来自海上的倭寇侵袭,大明在经年累月的对抗中,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海防系统。
这套系统,直到清代末年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时依然大放光彩,为近现代的海防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
明代的海防建设起源非常早,早在洪武年间,朱元璋就因为倭寇犯边而派出自己的老兄弟汤和巡视。
老朱同志虽然生性残暴手段残忍,但是在一般老百姓看来那可是大大的好皇帝。腐败零容忍,欺压百姓也零容忍。这位草根皇帝对于草根们有着浓浓的特殊感情,所以,弹丸之地的小小倭寇亦敢犯我子民?
朕揍死他们。
领命的汤和随即奔赴沿海诸城,开始了海防体系的初步建设。
当时的总思路是“倭海上来,则海上御之耳,请量地远近置卫所,陆聚兵,水具战舰,错置其间,倭寇不得入,入亦不得登岸,则可制矣”。这套系统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御敌于海上,二是固防于海岸,三是严守于城池。
这套系统在实践中遇到了些许小问题,让明朝的海防人员意识到了这套系统其实是大有讲究的。
首先,如果想要御敌于海上,那么就需要一套反应迅敏的预警体系,否则,等海军意识到敌人来了,然后才整队出发,到达战场之时倭寇早就溜之大吉了。
其次,固守于海岸,海岸那么大,怎么守?让战士们不分昼夜地驻扎?
但是俗话说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一点,明军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预警系统。第二点,则是聚落系统的建设,海岸作为一个整面确实难以防守,但是划分为数个点建立村落,就易于防守了。
在烽燧系统之中,各个烽燧的间距在视觉有效可达范围内,连点成线,形成连贯的视觉流。烟墩之距,约为十里。这套系统反应灵敏,缺陷则在于受天气影响大,且传递信息少。
因此,明军还建设了驿路系统,驿路系统由驿站和驿城组成,与烟墩选址于山峰高耸处不同,驿路往往选址于平原处,以便骑兵能够迅速跑完全程。至于驿站的相距,《飘海录》一书曾提及“陆驿相距或六十里,或七八十里。”不过,实际情况则略有不同,在战事前沿,为了迅速传递信息,驿站之间的距离往往只有三十公里。
烽燧和驿路两套系统相辅相成,完全能够满足明军对抗倭寇的需求。
除却预警系统,还有海防的聚落系统建设。相邻聚落具有协防的责任,聚落系统中的一点遭受入侵,则邻近聚落予以救援,防御力量与传统系统相比
假道伐虢的故事告诉我们,糊里糊涂,目光短浅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而死,孟达的下场有多惨?
太监净身过程是怎样的?揭秘你不知道的阉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