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朱熹 >

朱熹也有胡说的时候

趣爱秀 2021-08-27 02:09:36 原文链接:网络

朱熹也有胡说的时候!《论语》有一句话“鲁卫之政兄弟也”,啥意思呢?按一般理解,鲁国祖先周公和卫国祖先康叔是兄弟,都是周武王的弟弟,两国距离又近,风俗啥的都一样,所以说“鲁卫之政兄弟也”。

可朱熹是怎麼解释的呢?戴上理学家的有色眼镜,看问题果然不一样,总能从看似平凡的语句中看出道德的味道,他说:“(鲁卫)本兄弟之国,而是时衰乱,政亦相似,故孔子叹之。”

什么意思?说两个国家本来是兄弟之国,但当时两个国家都面临着衰败和混乱,在这方面很相似,所以称为“兄弟也”。用咱老百姓的俗话说,就是“果然是兄弟俩,一个衰败,另一个也没落下”,多么无情的嘲讽!

但回过头来再看孔子原话,老夫子说的是这个意思吗?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怎么读也读不出老夫子的讽刺的意思。再说了,鲁国是孔子的故乡,卫国是孔子居住多年的地方,他的儿媳妇也还是卫国人呢,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大概不在鲁国就在卫国,无论从感情还是从当时的形势,他能说这样讽刺两国的话吗?他敢说吗?

孔子这句话,不过是说鲁国和卫国各方面都很相似,两国关系也很亲密之类的,大概并没有什么褒贬的意味。可到朱熹那里,就成了道德评判,认为是孔子批评两国君主没有把两国治理好,导致衰败。

当然,这个意思不是朱熹首先发明的,南朝时期的皇侃就说得比他还明白:“当周公初时,则二国风化,政亦俱能治化,如兄弟。至周末,二国风化俱恶,亦如兄弟。”但汉代人却没有这个说法,汉代的注说:“周公、康叔既为兄弟,康叔睦于周公,其国之政亦如兄弟。”根本没提到衰乱的事。朱熹作为理学家,时时处处以道德的眼光来看,自然是选前者而不选后者。

朱熹的《四书集注》非常经典,但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就是理学和道德意味太浓,缺乏客观性,因此并不适合今人的口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