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而且,明天正式列阵之前,他想着弄个晋将来祭祭旗,这员楞头青晋将正合适也不过了。楚庄王亲率左广30乘亲卫杀出楚营,往赵旃冲来。赵旃唱得起劲,此时正好把一个调唱到高潮处,猛然见楚营战车滚滚而来,吓得把琴一扔,跳上车,快跑快跑哇。
是的,装逼失败了。赵旃心里头那个悔啊,肠子都青紫了。
而此时,晋军中军元帅荀林父听说赵旃居然也去挑战了,心里那个急啊,他都可以不管任何人,可赵旃那可是公族与赵族两个身份,无论哪一个都可能会将他压死。“快救赵将军。”荀林父命令道,发出这道命令时,他根本不知道楚庄王马上要动手了。
于是,一部兵马出兵去接应赵旃。楚庄王的部队刚一出动,令尹孙叔敖便密切关注晋军动向。当他发现晋营出动了兵马时,他马上命令:大王去追赶敌人,仅带左广护卫,晋军已经出动,大王犯险,兄弟们,保护大王,冲啊。
在这里,孙叔敖发布的战场动员是这样的:“进之。宁我薄人,无人薄我。”意思就是与其让敌军先迫近我军,不如我军主动迫近敌军。从中可见孙叔敖的战术修养。后来东汉末年,曹操说“宁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再到后来美国人拿不出什么理由去打别的国家,就会以“先发制人”为理由,这应该都是学了孙叔敖的名言。
孙叔敖不知道晋军是来救赵旃的,他以为晋军已经出动了,在楚庄王只身犯险的情况下,他作为军师,果断发布了全军进击的命令,第一时间赢得了战场的主动权。
楚三军早就按捺不住了,孙叔敖一声令下,楚军全线压上,迅速冲向晋营。
晋军顿时大乱,这是一场根本没有列过阵的战役!晋军将士哪里曾想到过,自己这边领导们还在研究该不该打,那边敌人如狼似虎地就扑过来了。荀林父大急,情急之下,也忘了自己是中军元帅,是要整支晋军部队负责的当时最高指挥官,见楚军将晋军砍得人仰马翻,居然下了一个命令:兄弟们,别玩了,快跑啊。
往哪里跑?只能往黄河边上跑。于是,荀林父的命令又加了一条:先渡过河者有赏。
晋军那是六七万之众,一时哪能渡得了河?如果荀林父正常一点,不需要他是什么名将,哪怕是一般的将领,在晋军突遭袭击的状况下,头脑冷静,指挥将士抵挡一阵,然后再有序撤退,肯定不会遭到大败。
但荀林父的格局就是他只想到了自己的中军部队,那是他的部队,他想要保的是自己的部队,其他的什么上军下军,那是人家的部队,这个命令,本意是让中军快撤退。
但这是一个发昏的命令,让晋军此时,哪还分什么三军?人人争先,个个恐后,生怕渡不过河去。军中佐先縠是第一个逃跑的,别看他的父亲是威震江湖的一代名将,他也是把干掉楚军叫得最凶的一个,但真的打起来了,他就成了先跑跑。
好嘛,主帅下令逃跑,领导带头逃跑,晋军谁不跑谁傻瓜。
晋军渡河而来,当然是准备了渡船的,也安排了部队负责全军渡河的。但由于晋军败兵排山倒海般过来,负责渡河的将领一看,这全乱了套,忙命令:快快,我们自己先渡。
这下好了,你负责渡河的将领居然下令将渡船优先给自己的部队用,那后面上来的部队怎么办?只剩下不多的渡船了,那是保命的船啊。于是,闹剧开始了,一开始是争加吵,然后便是动手,再然后便了动兵器。乱成了一锅粥!
先行到达黄河边的是中军,中军本就是与楚军先行接触后溃败的,残军一路逃来,都是被杀红了眼的。此时见渡船多数被人占用了,打楚国人的劲没使上,正好用于打自家兄弟。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抢渡战便在晋军内部展开了,中军荀林父的部队和先縠的部队争抢渡船。然后便是下军也赶到了,立即加入渡船抢夺战中。
已经上船的想要开船,却被后面的晋军死死把住船舷,哪只手抓船舷就砍哪只手,顿时黄河染红,史料记载,船上被砍下的晋军将士的手指可以用手捧起来。
假道伐虢的故事告诉我们,糊里糊涂,目光短浅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而死,孟达的下场有多惨?
太监净身过程是怎样的?揭秘你不知道的阉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