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是郡守的尊称,太守对应的是实行郡县制的政权,起源于秦国,发扬于两汉,只有在实行郡县制的秦汉时期,才有太守这个官职。
郡县制是郡制和县制的结合,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秦国实行的是郡制,楚国实行的是县制,之后逐渐合并为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天下前,县大于郡,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郡大于县。
太守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将整个天下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的长官是郡守,也就是太守,县的长官是县令或县长,大的县叫县令,小的县叫县长,理论上秦朝有36个太守,只不过秦朝不叫太守,叫郡守,之后秦朝的郡陆续有所增加。
也就是说秦朝实行的是中央--郡--县这样的三级行政区域管理,与今天实行的行政区域是不一样的,今天实行的是中央--省--地级市--县这样的四级行政区域,严格来说,秦朝时期的郡守,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市长。
秦是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封建王朝,实行郡县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中央直接管理郡与县,郡和县的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命,郡虽然是秦朝的一级行政区,但是郡管理的范围并不小,比今天的省小,比今天的地级市大或差不多,郡更像今天的地级市,郡守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市长。
但是汉朝的情况与秦朝不太一样,汉朝虽然继承了秦朝制度,但又有所区别。汉朝实行的是郡国制,行政区域划分比较乱,既实行阉割的分封制,又实行完整的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县制的地方主要是中央直辖区,汉初的郡守与秦朝一样,只不过在汉景帝时期,将郡守这一官职改为太守。
但是汉朝到汉文帝时期,发展出了刺史制度,因来原来负责监察的御史失职,汉文帝另设刺史外派出地方,巡视并监督地方官,并将整个天下分为十三部,每部各设刺史一名,这个部不是行政区域,而是监察区域,并在东汉演变为州牧制度。
东汉时期,十三个刺史部演变为天下十三州,州变成了行政区域,州的长官叫州牧,成为郡守的上司,这样在东汉时期的全国行政区域就变成了中央--州--郡--县四级行政区域,太守原来的职责都不变,只不过多了一个上司-州牧。
东汉时期的中央--州--郡--县四级行政区域与今天的中央--省--地级市--县四级行政区域非常类似,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东汉的郡对应着今天的地级市,太守也就对应着今天的地级市市长。
三国时期和之后的大一统的晋朝,同样继承了东汉的中央--州--郡--县四级行政区域,所以三国时期和晋朝的太守也是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市长。
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由于处于乱世,社会动荡,又多是胡人政权,因为行政区域没法说得清,直到隋唐时期中国才重新统一,但隋唐时期实行的不是郡县制,也没有太守这一官职,包括唐朝之后的朝代也是这样。
所以太守这一官职,只存在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大一统的秦朝、西汉和东汉、三国时期和晋朝。
假道伐虢的故事告诉我们,糊里糊涂,目光短浅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而死,孟达的下场有多惨?
太监净身过程是怎样的?揭秘你不知道的阉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