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高俅 >

历史上有高俅这个人吗(高俅是怎样的一个人)

趣爱秀 2022-11-10 20:39:14 原文链接:网络

靖康之变前夕,钦宗初登帝位,试图中兴宋朝,多有革新。太学生陈东鉴于情势危急,挺身而出,联合其他爱国太学生上书,论:“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陈东等人的正义行动,很快就得爱国文臣武将、百姓的衷心拥护,在朝野中形成了巨大的声势,蔡京、童贯等“六贼”恶名遍穿天下。

而名著《水浒传》却将高俅与童贯、蔡京和杨戬四人并称为四大奸臣。他以一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场,因为具有很高的蹴鞠技术,被尚在潜邸的端王所赏识。在端王登基成为皇帝后,高俅便飞黄腾达,很快官至殿帅府太尉。书中的作恶程度超过蔡京和童贯,仿佛是变乱宋朝天下的第一奸臣,那么曾投在苏东坡门下、做过贴身仆人的高俅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其实在正史中,高俅的记载并不算多,《宋史》没有列传,并且对他的历史评价含糊不清,可以推论高俅并非大奸大恶。

跟《水浒传》描写的大致相当,高俅发迹前原本是苏轼身边的书吏,为人机灵,书法、诗词歌赋都不错,身怀武艺,尤其擅长蹴鞠。后苏轼将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驸马王晋卿。这个王驸马也爱好书画,与端王关系密切,两人经常在一起切磋。王晋卿派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高俅到时,端王正在蹴鞠,风云际会之下,高俅以高超的蹴鞠技术彻底征服端王,于是高俅成了端王赵佶的亲信。

不久,哲宗皇帝去世,端王登基成了徽宗。徽宗原本是一个闲散王爷,朝里没有亲信大臣,第一要务便是要重用藩邸旧人。徽宗有心提拔高俅,文官要位列台阁须有进士出身,而高俅没有功名,文官这条路走不通;徽宗就让高俅走武将之路,武将不求出身,只求战功,大名鼎鼎的狄青就是囚犯出身。史载高俅发迹史:“先是诜、端王邸官属,上即位,欲显擢之。旧法,非有边功,不得为三衙。时(刘)仲武为边帅,上以俅属之,俅竟以边功至殿帅。”徽宗先让高俅到边关去“镀金”,边帅刘仲武格外帮衬。恰好高俅在边关的时候,宋军在边境打了几个少有的胜仗,凭战功升任殿帅,掌管禁军。

高俅主掌宋朝军权的时候,军队早已成了地痞流氓、囚犯、饥民的聚居地,成为混饭吃的地方。史载,高俅投徽宗所好,将禁军训练搞得热热闹闹,花样百出,开始是“横列四彩舟,上有诸军百戏,如大旗、狮豹、棹刀、蛮牌、神鬼、杂剧之类。又列两船,皆乐部。”,争标之前,先是吹吹打打,后面的争标竞赛,也要搞出“旋罗”、“海眼”、“交头”等各种花样,颇为热闹,让徽宗看了十分满意。高俅还搞贪污腐败,把禁军变成了自家的建筑队,让军士们去承揽工程盖房子给自己挣外快,导致军人不训练,丧失了战斗力,到了“军政废弛,人不知兵,无一可用”的地步。不过按照宋朝皇帝的观点,一百个官员贪污也没有一个武将造反的危害大,而且自北宋中后期开始,禁军的战斗力就一天不如一天,就连范仲淹和王安石也束手无策。

高俅发迹之后对他有过提携的人知恩不忘。之前有刘仲武在边关对他的提携,之后他与刘仲武家一直保持密切关系。刘仲武在政和五年打了败仗,但他的仕途却没有受到影响,因为有高俅在朝中替他说了好话。刘仲武死后,高俅又极力向徽宗推荐其子刘锜担任大将。蔡京等残酷迫害苏轼及其家属,同为一殿权臣的高俅对苏轼一家并未落井下石,而是伸出了援手,史载,他“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恤甚勤”,颇为时人赞许。高俅并非蔡京童贯一党,在金兵攻打汴京的时候,宋徽宗就带着他和蔡攸、梁师成、童贯等人逃了出去,在逃跑的路上,童贯安排高俅留守在泗州,但高俅不仅没有留在泗州,反而返回了危险的汴京。后来,宋钦宗以东京被围,闻之而去的罪名,把跟随宋徽宗逃跑的大臣通通处死或者流放而高俅在家中去世,得以善终。

盖棺论定,时人对他的评价是大节无亏,总体上尚算是一个好人。金圣叹在评《水浒》时说过:“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作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将高俅塑造成祸国秧民的角色或许是他因善于蹴鞠获得高官厚禄来得过于容易,更重要的需要有人替徽宗受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