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区

导航
趣爱秀 >原创专区 > 小孩 > > 成长 > 关键 > 父母 > 应该 > 怎么 >

3岁小孩的成长关键期,父母应该怎么做?

趣爱秀 2017-12-26 16:08:55 原文链接:网络

孩子长到三岁之后,父母们普遍反映孩子好带多了,不会动不动就哭闹了,能很好地表达自己了,能自己独立完成很多事了……同时父母也对孩子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孩子能自己穿衣、吃饭、收拾玩具等,甚至还会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性活动。

  同时很多父母也反映,这个阶段的孩子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如入园的问题、同伴交往的问题等,不知该如何应对。今天的文章,我们就结合的父母问题,一起来谈论一下3-6岁孩子的成长关键点。

孩子入园,父母要耐心陪孩子度过

  与3岁前相比,“入园”是3-6岁孩子避不开的一个大课题。因为3岁以后,孩子们有了社会化的需求,开始走出家庭、进入集体(幼儿园),有了集体生活——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大转折点。当然也是孩子的一大挑战。

  一位妈妈说:“我家宝宝从进幼儿园开始就哭闹着不肯去,一开始的时候,每天回来连吃饭睡觉玩游戏都没有兴致,缠着大人闹着不去幼儿园。老师反映孩子在学校看到陌生老师特别胆小、也不怎么跟别的小朋友玩,还动不动就哭。但是在家里或平时我们带他出去玩的时候,他从来不认生的。孩子必须得上幼儿园吗?他这么痛苦,我们想干脆不让他上幼儿园了,不知可不可以?”

  应该说,每个人在面对新事物时内心都会既期待又忐忑,这是人类的本能反应。入园焦虑反应也是如此,只是因为孩子的情绪反应更为直接,内心里的不安、担忧、恐惧也会被无限放大。

  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案例中,妈妈自己的焦虑显而易见。若是父母总担心孩子小无法适应幼儿园生活,或忧虑孩子吃不好睡不好,怕孩子受欺负……无形中会加剧孩子的焦虑反应。这是因为,父母的焦虑孩子是能感受到,并会传递给孩子。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出现入园焦虑,只是每个孩子的反应时间不等而已,有的是几天,有的是几周,有的可能需要一两个月甚至更长。这是孩子成长过程的阵痛。如果父母前期给予了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好,那么孩子适应入园就会更加容易、适应期也就更加短。

  面对孩子入园时出现的分离焦虑,父母最该做的是,一方面要经常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并做好孩子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桥梁;另外,每天多跟孩子互动,关注孩子的积极表现,多鼓励夸奖孩子;另一方面,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在孩子闹脾气的时候多共情,并做积极引导。再则,多跟孩子聊一些幼儿园开心的事,帮孩子与老师、小伙伴熟识起来,可跟小朋友相约一起上下学、一起做活动等。

  额外需要提醒的是,孩子入园后,的确父母会比以前轻松很多,但父母不能就自认为完全放松、可以把孩子全部交给老师了。父母与老师的随时沟通非常重要。

  我们需跟老师及时反映孩子的一些特点或者遇到的一些问题,同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其中,家长尤其需要留意老师对孩子的反馈和评价。因为在孩子心中,老师的地位是至高无法上的,老师的话更是举足轻重。有时候,老师给孩子的评价并不一定客观,此时很容易给孩子带去负面影响,这就更需要父母及时的、分别去在老师和孩子中间做好沟通、解释、正向引导工作。

  当然,家长与老师方面的沟通要注意技巧,不可仅凭孩子的一些话就对老师产生主观上的敌意,因此产生不必要的误会。要在尊重老师的基础上,用客观的、请教的口吻跟老师沟通,这比用批评、责怪等方式更容易让老师接受。

所谓“问题”,其实是孩子在探究自身与世界的关系

  很多父母反映孩子不听话、没规矩、脾气比较拧,不听大人劝,不好管教等问题,这是因为,随着孩子慢慢成长,他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这个时期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标志就是标准和规则,表现为:孩子很重视生命中重要他人(如,父母、老师)的一言一行、重视他们的评价,高自尊,喜欢跟他人比较,缠着父母开始会寻根究底问“为什么”、问理由,这些都是孩子在探究自身与世界关系,并试图纳入到自身世界观中的一部分。

  如,一位妈妈这样说:

  “我家孩子是个捣蛋鬼,到处搞破坏,一会儿将玩具拆了,一会儿又把杯子打碎了;一会儿将小猫的胡子拔了,一会儿又招惹邻居家小孩儿了。每次说他、让他改正,他总是找各种理由,要么就是想看看玩具车是怎么走的,要么就是很喜欢那个杯子,想要给它画只恐龙。为此,我很冒火,有时候会忍不住对他发火。”

  孩子犯了错,大多数父母下意识的行为是“对还是错?”“该不该?”这是典型的结果导向性思维,而对孩子来说,他们常常注重的是过程,正如上文妈妈所说的那样“每次说他、让他改正,他总是找各种理由。”在妈妈看来,孩子是在找借口,是在拒绝承认错误。对此,父母的态度常常是说教、打骂、甚至体罚,结果是父母发泄了情绪,孩子的问题没有解决,还伤害了亲子感情。

  要知道,孩子的学习是在不断试错中进行的,孩子要成长,不可能不犯错,父母应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允许孩子尝试。否则,孩子会害怕犯错,不愿意去尝试,这样的孩子大都比较胆怯、害怕失败,事事依赖他人;要么总是跟父母对着干。

  其实,对于孩子的捣蛋行为,父母只要找到恰当的方式,是能正面引导的。如,在孩子拆了玩具后,爸爸可陪孩子一起尝试修复,甚至创造机会,找出家中久而不用的物件,如闹钟、电话、八音盒等,交给孩子,请他帮忙修补……

所谓“不听话”,是孩子的自我意识未能得到父母尊重

  3岁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快速发展,越来越像个小大人了。这个时候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孩子常常会和大人唱反调。大人的话孩子经常不愿意听。一方面孩子需要更多体会自己做主的感觉,另一方面家长又有必要给孩子定立一些社会规范、行为规则。这两者之间发生冲突在这个年龄段非常多见。

  比如,一位家长这说:

  “我孩子四岁了。他玩的时候就要一直玩,玩到够为止,否则怎么都请不动。比如,洗澡之前,怎么叫他都不愿意,好不容易洗澡了吧,又在澡盆不肯出来,出来之后上床看书或玩玩具,也得一直持续到他喊停为止。说去小朋友家玩,他死活不去,去了又不愿意走;小朋友来家里玩,他不乐意,等人要走了他又哭着不让人家回去!”

  3-6岁阶段,是孩子规则意识建立的关键期。要知道,有规则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否则就是过度宠爱与放纵。父母在尊重孩子的选择、顺应孩子个人意志的前提下,因势利导,这样孩子才能自发地遵守规则,如果可能,父母最好让孩子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另外,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所以在要求孩子的同时,最好能做到以身作则,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正如,很多父母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但却又处处打断孩子的注意力;很多父母要求孩子对人有礼貌,却动不动就对孩子非训即骂、非打即罚。

  具体就上面的例子来说,可以想见,孩子正在玩的时候,父母突然打断他,让他去做另一件事,孩子肯定是十分不愿的。与其强制要求孩子马上带着负面情绪去做某事,不如跟孩子设定一个时间限制,一是给孩子一定的预留,二也是给孩子一个期限。如,父母可跟孩子说:“你还可以再玩五分钟,之后我们必须得去洗澡了。”洗澡之前,父母可先跟孩子说好:“水差不多凉了就要起来了”,至于孩子如何玩,父母就不要过多限制了;看故事的时候,父母事先跟孩子约定好可以看几本书,看完就睡觉。经常这样做,孩子就能有一定的时间意识,知道需要遵守一定的约定才能继续下去。跟朋友玩耍也是一样,到时间分离,就开心地欢送朋友,并约好下次玩的时间。

关注孩子同伴交往,引导孩子社会化成长

  心理学者曾做过调查研究,发现受欢迎儿童是具有较高、积极社会技能、乐于合作,对他人友好、有独立观点的人,而那些总是被拒绝的儿童,往往表现出许多消极的行为:对他人充满敌意、自控力差、比较冲动,经常与同伴发生冲突。对3-6岁孩子来说,同伴间交往十分重要,是这个阶段孩子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习得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的“试练场”,是孩子发展社会能力、满足社交需求、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提高自尊的重要源泉。所谓,试练,就需要父母多提供机会让孩子与他人接触,多引导孩子的积极行为,并交给孩子一定的社交技巧。

  如,一位家长这样说:

  “我女儿4岁半,跟小朋友们玩有个不好的习惯,总是想要接近对方,比如她想牵小伙伴的手,她不说,紧贴着别人去牵,别人不愿意只能躲着。小伙伴不让她进房间,她非要,力大无比强行要进,拉都拉不住,对方发脾气也不管。事后我问过宝宝,你是想争赢还是想看看房间,她说我想看看。也好好和她说过要尊重别人,别人不同意的事我们忍住不要做,宝宝说会忘记,到了下一次还是老样子。”

  要知道,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了同伴交往的迫切需求、渴望得到同伴的回应,但却不太会处理交往时的问题,不知道人际交往的界限,大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如,喜欢对方就不由分说地拉着对方的手,想跟对方玩就缠着对方,不懂设身处地替对方想。这时,就需要父母教给孩子一定的交往技巧,当然不能太抽象(如上面的例子中家长所说的“要尊重别人,别人不同意的事我们忍住不要做”那样,孩子根本无法理解),最好能具体详细,如,告诉孩子喜欢小朋友,想要跟对方拉手,需要先礼貌地询问对方意见:“我们俩一起拉拉手吧?”想要玩对方的玩具,“我可以进你的房间吗?”等。

  再如,“我家女儿快四岁了,最近一有不如意的事,她就会大发脾气,具体表现在打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声说:我不跟你玩了,然后就不理人。我一般都是冷处理,过段时间再去跟她讲道理,如果打人就会严厉批评,严重会罚站,她会哭,然后说: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打人了。但是下一次可能还会有这种情况出现,这样该怎么处理好呢?谢谢!”

  应该说,每个孩子都会出现这样一个阶段,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表达自己的情绪,一是因为身体的表达比较直接,二是,孩子借助“打人”、“骂人”等来探索他人的反应(打人对孩子来说是“试验”也是“试练”,他们会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生活中,很多父母对待孩子打人的态度,要么凶巴巴地制止,要么打回去。可以想见,在与这些父母相处的经历中,我们的孩子学会了什么呢?只能是用强势、用武力压迫对方,自然地,下次面对这种情况,他还会打人。

  父母应该怎么办?首先在孩子发脾气时,理解孩子的情绪、安抚孩子的情绪,很简单,关注孩子的感受而非行为——要做到这点比较难,特别是孩子的行为是不被父母允许时,可这又正是问题的关键点。通常,孩子在觉得自己是被关注、被理解的情况下,他的不如意情绪本身就已消解了一大半。

  父母要做的是,可引导孩子换位思考、让孩子回想曾被欺负的经历、甚至通过讲故事等,帮助孩子认识到打人是不对的。在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后,还需引导孩子勇于道歉。对于学前期孩子,父母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当然,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还会面临诸如胆小、不敢/善表达自己,害怕表达自己等情况,父母除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多鼓励和表扬孩子外,还需多提供机会让孩子勇于挑战自己、发现自己。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曾这样说:“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地球的手。”孩子成长得如何,跟父母的积极引导关系重大。

  养育孩子的过程,或痛苦、或快乐、或痛并快乐着,关键在父母如何看待孩子的一系列变化和成长。如果总是将孩子看作是“麻烦的制造者”,那么“养孩子就会很累”。要知道,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孩子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台阶,是父母引导孩子成长的一次机会。父母要做的是,看到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成长契机,才可能帮助到孩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