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趣事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趣闻趣事 > 存在 > 理论 >

缸中之脑真实世界存在吗?

趣爱秀 2024-01-13 07:13:34 原文链接:网络

缸中之脑真实世界存在吗?

缸中之脑是一个哲学思想实验,由哲学家希尔勒尔(Hilary Putnam)提出。它描述了一个想象中的情境,即一个人的大脑被移除并放置在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透明缸中,通过电脑模拟的方式,将所有外界的感知输入直接传输给大脑。

在这个情境中,大脑无法分辨自己是否处于真实的物理世界中,因为它所接收到的信息与真实世界的感知相同。因此,缸中之脑思想实验探讨了认识论和现实的本质问题。然而,从科学角度来看,目前并没有实际存在的缸中之脑。

缸中之脑理论

“缸中之脑”是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1981年在他的《理性,真理与历史》(Reason、Truth、and History)一书中,阐述的假想。与“缸中之脑”假想相似的最早记录,是中国古代的“庄周梦蝶”。

《庄子·齐物论》记载:“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就是说,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感到无限的自由舒畅,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醒后惊惶地发现自己是庄周,却又不知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这就是他物与自我的交合变化。这个看似荒谬的故事显示了庄子不同凡俗的思维方式,以及其超越常人的精神与生命境界的思维。

缸中之脑到底多可怕?

可怕之处在与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

从生物学的角度讲,个体对于客观存在的认知或判别取决于他所接收的刺激,假设缸中脑生成一系列“测试用”反应用于检测自身的认知,同时“系统”又能及时给予相应的刺激作为回应,此时问题的结症就不在于缸中脑对于世界的认知,而在于“观察者”自身对于世界的认知。自身存在的客观性被质疑,在一个完全由“刺激”创造的“意识世界”中将形成一个悖论。

缸中之脑是不是缸连缸?

缸中之脑不是缸连缸。

缸中之脑只要重新接入新的躯体,无论是人体还是机械,就可以继续生存,重新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所以反过来说缸中之脑可以被理解为一个残疾人,只不过残疾程度极其严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