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普通人家一般的生活是离不开火的,但是火也不能随便就点,也不能让他一直燃烧着,有时候家里人要去田里干活,家里是没有人看守的,火自然也不能就这样让它一直燃烧着,这样是极不安全的,万一不小心把整个家里给烧了,那可是损失巨大。并且古代的房屋很大一部分都是木质的居多,所以一旦失火的话,那么短时间内是很难救过来的。所以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用火,就要使用到一种在古代比较常见的工具,也就是火折子了。我们在古代的很多文献和资料中都能看到人们用火折子的记录,这是当时使用的比较多的一种引火的工具,并且也有着很多的优点,最大的特点就是便携,能够让人在使用的时候使用,在不用的时候收在身上,一般情况下可以保存几天的时间,也足够人们平常的使用了。这个火折子一般用纸制作的,是装在很小的竹筒中的,主要就是利用纸张的宜然特性,把它装在一个密封的环境,但不会完全熄灭,只要有氧气就还能燃烧的一种储存的好办法。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火折子的制作方法
在古代火折子的制作方法大同小异,主要的区分就在于他们制作的材料上的差别,制作工艺基本差不多,有钱的人家可以用个更好的材料制作,保存的时间更长些。
过去的火折子出了易于携带之外,在某些场合还能作为简便的照明工具来使用,但是更多的场合还是用来当取火的用具。而火折子在很早之前的南北朝时间就已经出现了,发明人不详,应该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
火折子的主要制作方法,是用土地上种植的红薯蔓,把它给浸入水中泡软、泡松,然后取出捶扁,之后再泡加棉花、芦苇缨子再捶。然后把这些东西一起放到太阳之下晒干,之后再另外加硝、硫磺、松香,樟脑等易燃物,同时和多种香料混合在一起制成。然后折成长扁筒或拧为绳,最后在把它给点燃,然后把明火除去,看似然之似无火,最后放在竹筒里。当需要用时就竹筒中取出一晃即燃,这样加了料的火折子是很易燃的,主要是有钱人家和王公贵族使用的比较多。
如果是一般的火折子,它的制作的材料只是普通未打孔的纸钱,也可是草纸。制作时把纸裁成比竹筒还长的长度来剪下来,在卷起来,松紧度适中,卷成于竹筒内般粗大小,最后插 进竹筒里。之后点燃,并盖住通风的盖子。到需要用时,把盖子拔掉,然后对着火折子轻轻吹,当然要吹的有技巧才行。这样的火折子主要用于普通百姓家里生火做饭使用居多。
火折子的用途
火折子的用途广泛,既可以日常使用也可以长途使用。
一般火折子的保存时间并不长,多则几天短则一天,据要看它的制作工艺和材料而定,时间越长其所花费的制作工艺越复杂,成本也就越高。日常的火折子使用大多数情况下,是普通百姓家里用来生活做饭或者取暖生火的情况比较多。百姓家里一般大都备有生火做饭的柴火,需要使用的时候就取来火折子在柴火下面引燃,然后使用做饭,用过了则放回身上,等到下次在使用。
还有就是过去有些老百姓喜欢抽水烟,在这种时候也需要用火折子来引燃烟丝,抽烟的时候使用的比较频繁,一个火折子可能半天就被用完了,所以需要多准备几根。
然后就是长途旅行和外出时需要携带火折子用来生活。一般古人出去的时间都比较长,所以时常会露宿野外寺庙或者荒地,这个时候就需要生火取暖和做饭,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安心,毕竟晚上还是很冷的,离不开火的取暖,一根火折子就可以解决火种难保存的问题,所以使用的还比较多的。哪怕是刮风下雨的特殊天气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的。
综上所述,古代的火折子是一种十分便利的工具,用在很多地方,是外出居家必备的东西,主要用于生火做饭和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