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晋恭帝 > 司马德文 >

东晋亡国之君晋恭帝司马德文是个怎样的人?

趣爱秀 2022-06-22 21:25:59 原文链接:网络

司马德文是晋朝的末代皇帝,晋宣帝司马懿第六世孙,晋孝武帝司马曜(字昌明)的次子,安帝司马德宗的胞弟,生母为淑媛陈归女(安德太后)。司马德文出生后不久便被册封为琅琊王,年仅十余岁的时候便入朝为官,先后担任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侍中、司徒、录尚书六条事、车骑大将军等职务,跟叔父司马道子、堂兄司马元显一样,都是手握实权的皇族。


1


根据正史记载,晋安帝跟祖上晋惠帝一样,都是货真价实的白痴,竟然能蠢到连冬夏、温凉的区别都分不出来。但跟哥哥不同,司马德文聪明睿智、洞悉时局,是一位很有能力的王爷,更被朝廷内外视作唯一能振兴晋室的皇族成员。不过,司马德文年轻时却性情残忍、轻浮急躁,在琅琊国就封的时候,经常命令擅长射箭的人射杀马匹,并以此为娱乐。



某位僚属看到后忧心忡忡,便劝谏司马德文道:“马是国姓,而大王却命人杀死它们,这是非常不祥的事情,恐是亡国之兆啊!”司马德文猛然醒悟,非常后悔自己的行为,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僚属的话最终竟一语成谶(“帝幼时性颇忍急,及在籓国,曾令善射者射马为戏。既而有人云:‘马者国姓,而自杀之,不祥之甚。’帝亦悟,甚悔之。”见《晋书·卷十》)。

晋安帝在位期间,国家的形势岌岌可危,先有司马道子父子的专权害国,后有权臣桓玄的篡位,司马德文尽管百般努力,但依旧无法挽回注定的败局。大亨元年(403年)底,桓玄废黜晋安帝并自立为楚帝,随后便将晋安帝、司马德文兄弟驱逐出建康,迁往浔阳幽禁。幸好不久将军刘裕举兵攻灭桓玄,并将晋安帝兄弟营救回建康,才让本已灭亡的晋朝,侥幸地“死灰复燃”。



不过,刘裕并非一心为国的将领,他之所以营救晋安帝兄弟,不过是为了取代桓玄,由自己完成终结晋朝的使命罢了。所以,刘裕在击灭桓玄后,便将军政大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成为晋朝新一代权臣。在此期间,司马德文虽然担任大司马、司徒的职务,但手中却没有半点权力,他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在刘裕的许可范围内,做一些小修小补的动作而已,根本无法改变全局。

随着功业和名望的与日俱增,刘裕篡位称帝的想法越来越强烈,而且此时已无人能阻止他这样做。按照权臣篡位的固有套路,刘裕应该逼迫晋安帝禅位,然后建国称帝。然而刘裕却鉴于民间盛传着一句谶语“昌明之后有二帝”,所以为应和它,便派人毒杀安帝,然后立司马德文为皇帝,时在义熙十五年(419年)一月。



司马德文虽然被捧上帝位,但他深知自己的真实身份,所以为了免于遭到刘裕的毒手,他只能无条件地配合后者完成篡位大业。所以等到刘裕的心腹傅亮手持草拟好的禅位诏书,入宫逼迫司马德文誊抄,然后以他的名义颁行国中时,晋恭帝很爽快地便答应下来,并没有表现出悲伤、愤恨的情绪(详情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九》)。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晋恭帝正式把皇位“禅让”给刘裕,后者由此建国称帝,史称刘宋。刘裕登基后,按照魏晋两朝的惯例,将司马德文册封为零陵王,并允许他保留天子的名号、威仪,享受外国君主的待遇。但是不久之后,刘裕便公然破坏规则,指使褚淡之(司马德文的妻兄)率军潜入零陵王府,用棉被闷杀司马德文。司马德文遇害时,年仅35岁。



在刘裕之前,汉魏两代亡国君不仅能保住性命,而且还享受各种优待,子孙承袭爵位甚至可达百余年时间。然而从刘裕开始,凡是“禅位”的君主便再也无法保住性命(宋朝除外),有甚者还要被灭族。当然,作为首开弑杀“禅位”之君恶例的刘裕,他的子孙自然也难以逃脱厄运,在亡国时均被权臣萧道成残杀,这也算是一种“报应”吧。

史料来源:《晋书》、《资治通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