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记录中国四千多年的历史,总共约有4700万字。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全套二十四史,一共四千七百万字,最长的网文也有两千多万字,那也就两部网文的体量。不过,阅读速度肯定是要比看网文要低得多。一是文言文,而且是各个时期的文言文、且夹杂着春秋笔法。二是,价值上太重要了。所以,必须细读、慢读。甚至还要精读。
通读一遍《二十四史》,按照正常人一个小时可以阅读两万字的速度,而读古文就至少需要用两倍的时间。每天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不间断。总共需要七年才能读完一遍。
除非是狂热的二十四史爱好者,应该没有多少人会做这样艰巨的一件事。
而且也没必要。如果是搜集史料,因为现在的信息,很多都打破了过去史书上所记载的。如果是锻炼史观,传统的儒家史观和官方意志也大大落后于现代。
所以,个人比较推崇喜欢哪段历史,就集中看哪些史书。然后再结合相关领域的权威,就能有对于那段历史的更完整的认识。
如果只是看个热闹,不如看蔡东藩的历代演义,如果觉得低级,那也有《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续通鉴纪事本末》。
如果觉得不全面,不妨再看看外国人是怎么看中国历史的?比如《燕行录》、《哈佛中国史》《剑桥中国史》《讲谈社中国史》,分别代表古代朝鲜、美国、英国、日本。而且编写方法又有不同,对历史写作者,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阅读次序
二十四史中的几部史书,有重复交叉的几部。尤其是在分裂时期,这种现象更显著。所以,在阅读前,最好还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来了解其中的叙事线索。
《史记》从五帝本纪到汉武帝,《汉书》主要是西汉历史,但并非史记的续作,所以汉朝初年的历史,两书有重复。
《三国志》主要记述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晋书》记述两晋历史,兼述五胡十六国的政权兴替。而魏书与晋书是有部分重复的。主要是以草原民族鲜卑族视角,来看待这段历史。
可以说,从这时起,就分成了双线并叙了。
晋书之后,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形成一条线。
魏书之后,北齐书、北周书、隋书,成为另一条线。
但之后又有了南史和北史,综合叙述这段历史,也就是南北朝。
之后的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则是从各自的角度,分别编著。
《宋史》,因为包含北宋和南宋。但北宋与辽同时存在,南宋与金同时存在。这样,历史的叙述线就又有了交叉。不仅看历史的人觉得混乱,连当时编写者也很困惑,因为这还涉及到尊奉哪个朝代为正朔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皇权正统性。
这样的问题争执了很多年,在元朝最后一任皇帝元顺帝,才解决。那就是“各与正统”。这无疑也是最能体现元朝开放包容的胸怀。不过并不能认为这是少数民族独有,而汉族就不可能有的。毕竟元顺帝是一个接受了很深的汉族教育的人。在汉语水平上,应该是比朱元璋要高的。写的诗文,朱元璋这种泥腿子打死也写不出来。
之后就是真正的大一统王朝了。《元史》因为资料多而驳杂。《明史》算是比较好的一部史书。因为编著历时长达九十年,在行文、体例、史料上都超过前面几部史书。
史家与史官
早期的史书,都是独自完成的“一家之言”。而写史的人,也大多是不得志的儒生士人。有些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见解,借助史书。有些是感觉要继往圣之绝学,不能让历史中断。毕竟后世称颂孔子,就有编著《春秋》这项功绩。个人修史从孔子开始,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是文人的一个出路。个人修史,而入《二十四史》的,都是质量好的。直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才下诏官修史书——《晋书》。
而官修出现之后,修史者成了记录员和编辑,质量有好有坏。但这两种史书所表达的意志(官方意志、儒生士大夫思想)有时候又是重合的。这,不可不查。
举个例子,五代十国,只有五十三年。却有两部官方正史,叙述这段历史。
官修的《旧五代史》以中原地区王朝的兴亡为主线,以十国的兴亡和周边民族的起伏为副线。十几个周边小国和少数民族政权收录在《世袭列传》、《僭伪列传》、《外国列传》里。
本来《旧五代史》的作者也是大家,史料更充足。但欧阳修就是觉得,有些地方得改。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五代十国的人都臭不要脸,“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得好好羞臊一下这些人。让后来者有警觉。达到孔子所说的“《春秋》作而乱臣贼子惧”的目的。
另一个改动,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确实太混乱。各个小国家此起彼伏,划分的不太清晰。欧阳修就又从新划分了一下。而对于《旧五代史》一个朝代一段历史的写法,也被打破,直接把所有的人和事都综合起来,按照时间顺序写。这样读起来,也就更顺畅了。
作为一个文学家,欧阳修文采引人入胜,善于塑造人物,可读性更强。
但后世评价都说,欧阳修重褒贬,轻事实。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因为历史毕竟繁复。所以工作量很大,往往需要多人协力编著。这就出现了很多是父子、兄弟、甚至是几代人共同编著一本历史书的事情。比如,司马迁家族就历代是史官,班固家族父子兄弟齐上阵,编写《梁书》、《陈书》的姚察、姚思廉父子;编撰《南史》、《北史》的李大师、李延寿父子。
作者中比较传奇的。一个是司马迁,少年游历江湖,晚年著述史书。而另一个,就是李大师。名字就比较传奇。曾经参加过窦建德的起义,当过流放犯。也是晚年著述史书。
进入官方修史阶段后,国力强盛的朝代,在文治武功上的一个表现就是修史。二十四史中的八部史书,出自盛唐。
宋朝、元朝则以三部史书并列。
清朝虽然只有一部《明史》,但编写时间长达九十年。是官修史书历时最长的一部。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
如果评选水平最高的史书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现在更看重其文学性。
《汉书》作者班固出身文史世家,他的《汉书》也是在其父班彪《史记后传》基础上写成 。其中的《百官公卿表》比较著名。在思想见识上,司马迁虽然受教于大儒董仲舒,但并不局限于儒家思想之中,而百年后的班固则以儒家思想作为史观。在文学性上,就更差出司马迁很大一截。比较晦涩,难读。
两部史书,作为开创性的著作,是后世的典范。司马迁和班固,并称“马班”。
《魏书》是第一部记录少数民族政权的史书,且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中华文明的源头不止一个。
《隋书》是魏征主编。主编魏征刚正不阿,秉笔直书。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修史水平较高。
《新五代史》作为大家欧阳修的手笔,文采斐然,引人入胜。
《明史》作为编写时间最长的一部史书,也应该入选。
唐朝虽然重新编写了南朝的史书,但《宋书》和《南齐书》,却原封不动的保留了下来。
也可见《宋书》《南齐书》的优秀之处。
《宋书》作者沈约,是南朝著名文史大家。出身刘宋时期的显贵家庭。著作时离南朝宋灭亡还很近,也是所以史料最丰富。
《南齐书》作者萧子显,出身皇族,博学多识,文笔好,对南齐许多史事、王室情况是熟悉的或是亲自经历过的,加之梁朝取代南齐,未经重大战乱,许多图书文籍得以保存,都为萧子显撰著史书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果评选水平最低的史书
《元史》首当其冲。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说:“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文之陋劣,亦无如《元史》者。”
《北齐书》在流传过程中残缺严重,现在只有十七卷保持原貌,其他都是后人用《北史》等著作增补,这使《北齐书》的价值大大降低。
《周书》于根据的资料贫乏,再加上它所记载的人物多是本朝显官的祖先,因而显得单薄而不尽合事实
《旧唐书》出自石敬瑭时期,四年多修成,比较仓促。唐代晚期的史料相当缺乏。粗糙,一度被废弃。宋仁宗认为《旧唐书》浅陋
《宋史》在原来宋朝《国史》的基础上删削而成。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由于史料过多,有繁芜杂乱之称。所以,史家修史中的修,实际上更看重“修剪”。
前段时间,有个问题很火“元朝到底算不算中国?”
如果回答这个问题,直接拿出《二十四史》的《元史》就可以了。官修,历代承认的朝代,现在怎么会有人问是不是属于中国?所以,还是劝君多读书,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根本没有讨论的余地。元朝肯定算中国。
作为一个中国人,理应对自己祖先的历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二十四史,作为一部历代官方推崇的史书,无疑是“最正的”一部。
所以,回答这个问题,着实用了不少时间去查资料。也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有了一个反思。我们现在对历史的新的见解,固然可贵。但我们是否应该做足功夫,用心去回看《二十四史》呢?
假道伐虢的故事告诉我们,糊里糊涂,目光短浅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而死,孟达的下场有多惨?
太监净身过程是怎样的?揭秘你不知道的阉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