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德才兼备 > 颙琰 >

乾隆帝皇储之问题,为什么舍德才兼备的永瑆而立中庸的颙琰?

趣爱秀 2021-08-30 18:03:13 原文链接:网络

清代走向衰败和没落其实始于乾隆晚年,历经嘉庆和道光二帝中庸统治彻底的使清朝落后于世界,所以很多人就在想如果乾隆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没有选择比较中庸的嘉庆帝颙琰是不是会出现另一番结果呢。

其实了解乾隆子嗣的人都知道,乾隆帝除了颙琰,还有一位儿子永瑆也是比较有能力有才华,而且为人还比较有德行,所以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乾隆帝在继承人问题上舍弃了德才兼备的永瑆,而立了比较中庸的颙琰?

乾隆帝皇储之问题,为什么舍德才兼备的永瑆而立中庸的颙琰?

乾隆帝画像

乾隆帝继承人的问题其实要从三个女人说起

其实乾隆帝关于对继承人的选择从很早就开始了,而他的继承人选择主要还是从这一生跟他关系最亲密的三个女人说起。

这三个女人分别是乾隆一生所册立的三位皇后,第一位是乾隆的原配皇后孝贤皇后富察氏,她算是乾隆一生之中最挚爱的女人,富察皇后早逝以后,乾隆非常悲伤,而且富察皇后的去世也对乾隆的性格和情绪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史书记载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乾隆经常对着富察皇后的牌位自言自语,可见乾隆对富察氏爱恋之深。

第二位是乾隆册立的第二位皇后辉发那拉氏,富察皇后去世后,乾隆认为辉发那拉氏人品比较好,可以统率后宫,于是册立了辉发那拉氏,据史书记载,乾隆在册立辉发那拉氏前一晚,曾经对着富察皇后的灵牌自言自语很久,就好像在征得富察氏同意才册立的辉发那拉氏。但是后来辉发那拉氏不知为何得罪了乾隆,使得帝后失和,从此辉发那拉氏失宠于乾隆,虽然乾隆没有废后,但是在辉发那拉氏死后,乾隆没有以皇后葬礼安葬她,而且以贵妃之礼与苏贵妃合葬一起,因此实际上辉发那拉氏不废而废。

第三位就是乾隆帝的令贵妃魏佳氏,其实令妃生前没有成为皇后,因为辉发那拉氏失宠后,令妃成为后宫嫔妃之首,实际后宫嫔妃里以令妃地位最高,辉发那拉氏失宠之后没几年就抑郁去世,从此乾隆不再立后,所以令妃成为了当时后宫实际权力最大的贵妃,权摄后宫,虽然名义上不是皇后,实际令妃在那时有着皇后的待遇和权力,在令妃去世后,乾隆帝下诏追谥其为孝仪纯皇后,以皇后之礼将她和富察皇后都陪葬在乾隆的陵寝,所以令妃在死后实际成为了皇后。

乾隆帝皇储之问题,为什么舍德才兼备的永瑆而立中庸的颙琰?

历史上令妃画像

所以乾隆帝在继承人选择上肯定是要围绕这三位他曾经深爱过的女人所生儿子里选择。

其实乾隆一生最挚爱的是富察皇后,也因此乾隆在乾隆元年即公元1736年就通过秘密立储方式选择了富察氏所生的嫡长子永琏为太子。可惜的是仅被立为太子两年后,年仅9岁的永琏就因病夭折,乾隆和富察皇后为此悲痛不已。

经历丧子之痛的富察皇后在几年后终于又为乾隆生下了第二个儿子,也就是乾隆的嫡次子永琮,乾隆十一年即公元1746年富察皇后生下永琮,乾隆当即再次采用秘密立储的方式将永琮的名字写好藏于正大光明匾之后。结果很可惜,两年后,年仅两岁的永琮再度夭折。

富察皇后接连承受丧子之痛,最终被击垮,在永琮去世几个月后,富察皇后也因悲伤过度去世。

乾隆帝皇储之问题,为什么舍德才兼备的永瑆而立中庸的颙琰?

富察皇后历史画像

由于是秘密立储,所以当时朝廷内外都不知道乾隆曾经先后两次秘密册立富察皇后所生的的两个孩子为皇太子,这件事是之后乾隆悲伤丧子和丧妻之痛,向富察皇后之弟小舅子傅恒以及一些朝臣诉说内心的悲痛之时才说了出来。

永琏和永琮死后,乾隆决定暂时不打算立储,一直到了乾隆三十八年即公元1773年63岁的乾隆才再次决定秘密立储。

乾隆再次决定立储时还剩下五个儿子有资格立储

在乾隆再次决定立储时也就是公元1773年,当时他还有七位儿子健在,但是这其中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已经被乾隆分别过继给两位叔叔允裪和允禧为孙子,继承了乾隆这两位叔叔的爵位,所以他们俩已经自动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权利。

剩下享有继承权的五个儿子分别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颙琰、皇十七子永璘。

其实这五人之中其实以永璂身份最为尊贵,他是皇后辉发那拉氏的儿子,可惜当时帝后已经反目,所以永璂也就失宠于父亲乾隆,不可能再被立为太子了。

而剩下的永璘当时年纪非常幼小,所以不可能被立为太子;皇八子永璇举止轻浮,放荡不羁,因为他浮躁的性格,曾多次遭受到乾隆严厉的斥责,所以在所有人眼里永璇也不可能有资格成为太子。

最后只剩下永瑆和颙琰,永瑆为人宽厚,德行比较高尚,且擅长书法和文学,算是非常有才华;而颙琰平时表现比较中庸,各方面能力并不是特别出众,但是为人比较谦谨,也算深孚众望。

在乾隆决定秘密立储时,所有的朝臣也都认为必定会在两人之中择其一而立。但是这个秘密一直到乾隆六十年决定退位时才真正揭晓。

乾隆帝皇储之问题,为什么舍德才兼备的永瑆而立中庸的颙琰?

嘉庆帝颙琰历史画像

舍德才兼备的永瑆而立中庸的颙琰

其实在乾隆再度秘密立储之后,朝廷一度都猜测究竟永瑆和颙琰谁能胜出,因为在表面上所看永瑆和颙琰在诸皇子之中待遇是最高的两位,乾隆在世时抛去过继出去继承宗室爵位的皇子以外,只有《还珠格格》里五个永琪和永瑆以及颙琰三位皇子被册封为亲王爵位,而永琪早逝,永瑆和颙琰是当时诸皇子之中待遇最高的两人,所以朝臣们也都不敢瞎站队,都怕站错队,更多的都是在猜测。

其实永琪如果不早逝,他是最有希望成为皇太子的人选,因为永琪太过于优秀了,尽管他的母亲愉贵妃在后宫地位并不高,并不受乾隆帝宠爱。

但是由于永琪才华非常全能,所以乾隆帝忽略了其母亲,而格外宠爱永琪,主要在于永琪才能是非常的全面,他工于书画,精通各种少数民族语言,而且还善于弓马骑射,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品行还非常高尚,而且最关键的是非常孝顺。

圆明园曾经着火,诸皇子之中只有永琪第一时间不顾危险冲进大殿背出了父亲乾隆,由此乾隆认为永琪乃是至纯至孝之子,所以意欲立为皇太子。

在永琪活着的时候,乾隆就册封他为荣亲王,这个爵位不是一般的王爵,顺治帝曾经想追封董鄂妃夭折的儿子为皇太子,结果被孝庄皇后所阻拦,顺治只得追谥其为荣亲王。所以在后来清代的荣亲王爵位都象征着与皇太子之位挂钩的王爵。

而且乾隆在后来接见英国使臣马嘎尔尼时,曾经毫不避讳的在外国人面前直夸对永琪的喜爱,并且直接当着已经被他秘密立为继承人的颙琰面对马嘎尔尼说曾经想封永琪为皇太子,可惜永琪早逝。

所以永琪也可能是命不好,英年早逝,得了与他十三爷爷胤祥一样的病,死于骨结核病,年仅25岁。

乾隆帝皇储之问题,为什么舍德才兼备的永瑆而立中庸的颙琰?

电视剧《还珠格格》里永琪的形象

话归原题,永琪早死不算了,那么为什么乾隆没有选择德才兼备的永瑆,而非要选择比较中庸的十五子颙琰呢?其实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上面所述,乾隆选择皇储势必要在他一生所挚爱的两个女人也就是富察皇后和令妃所生的孩子之中去选,富察皇后母子俱已早逝,所以那就要从令妃所生的孩子里去选了。

令妃为乾隆生过两个儿子,一个是颙琰,一个是永璘。而永璘年幼,肯定没有办法继承大统,所以中规中矩还比较能服众的颙琰就成为了乾隆心目中的首选。

另一方面则是永瑆自己本人的问题,永瑆确实非常有才华,工于书画,尤其是永瑆书法造诣非常深厚,他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为乾隆时期书法四大名家。

但是永瑆的为人性格有点像三国时期曹操之子曹植,虽然才华横溢,心地纯善,却放荡不羁,他身上那股书生的酸腐之气非常严重,且他专攻文学,不重弓马,体质羸弱不堪,这些都不为乾隆所喜。

而且永瑆骨子里有着很严重的汉族儒生文人习气,这一点是最让乾隆反感,乾隆曾经为了改正儿子永瑆身上这股书生酸腐习气严厉呵斥过他,可惜永瑆比较固执,依旧故我。

所以大家想一想当年曹操为什么逐渐厌恶曹植,而更加喜爱曹丕,这就是当时乾隆逐渐喜爱颙琰而厌恶永瑆的道理了,因此乾隆内心那杆天平逐渐偏向颙琰。

乾隆帝皇储之问题,为什么舍德才兼备的永瑆而立中庸的颙琰?

永瑆历史画像

而乾隆逐渐厌恶永瑆的说法在朝鲜史书中也得到了印证,在乾隆三十八年秘密立储之后,很多人都好奇在猜测乾隆究竟是选择谁当继承人,其中属清朝的附属国朝鲜李氏王朝对此最为好奇,朝鲜史书曾经记载,朝鲜的使臣回国以后向李氏皇帝阐述永瑆和颙琰的为人,朝鲜使臣对永瑆评价是“为人恺悌,最著仁孝,但,柔而无断。”

对颙琰的评价则是“饬躬读书,刚明有戒,长在禁中,声誉颇多,勤於学业,而人望所在。为人沉重,处事刚明,皇帝宠爱,朝野想望。”朝鲜人还记载,乾隆曾对朝鲜使臣当面夸奖颙琰为“度量豁达,相貌奇伟,以类己,最爱,中外属望焉。”

从朝鲜史书记载来看,永瑆虽然德才兼备,但性格比较柔和且文人气太重,属于柔而无断的人,所以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皇位继承人,因此在乾隆内心逐渐越来越不喜欢永瑆而喜欢颙琰,最终选择了颙琰。

写在最后

历史上的嘉庆帝颙琰确实碌碌无为,平庸至极,在位期间连续爆发了天理教起义和白莲教起义,清朝国力日趋衰退。可以说嘉庆皇帝的二十多年统治,是在一日日的抱怨、迷惑、痛苦、尴尬中渡过。

二十多年间,嘉庆帝虽然经常心灰意懒,但是他从来没有放松过权柄,一直到去世前一天,他还在孜孜不倦地处理政务。不过,他看似勤政的背后其实是另一种懒惰,他的勤奋其实只是一种惯性,成了一种“懒惰”着的勤奋。

表面上,嘉庆一天到晚,一刻也不休息。实际上,他已经习惯于不动脑子,让祖宗为自己动脑子。“体皇考之心为心,本皇考之治为治。”只要祖宗说过或做过的,他都依样画葫芦地执行贯彻。

所以嘉庆是一位既没有政治胆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没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于作为性格的平庸皇帝。

可是要把清朝的衰败算在嘉庆的头上也有点过了,其实清朝之衰亡主要在于封建制度的衰亡,和封建保守顽固派的衰亡,即使把嘉庆换作他的哥哥永瑆在这个位置上,永瑆也未必能比嘉庆做得更好,因为即使永瑆有革新意识和想法去做出政治上的改变,但是他未必能拧得过当时封建保守的顽固派阶层人物。

毕竟皇帝不是说革新就能革新,即使如日本明治天皇的革新变法也是建立在暴力流血之上。所以清朝之衰败是败在制度和权力阶层,除非乾隆的后继之君是一位非常具备革新意识和胆略的人,既要有革新意识,也要敢动用武力排除一切阻挠,很明显从历史上永瑆和颙琰的性格和胆识都不具备这些要求,包括连乾隆在内都不具备,所以乾隆晚年错过了与世界交流和革新清朝制度的机会。

也许乾隆抓住这次机会,嘉庆继续按照他的思路下去没准清朝会走向强盛,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文/小岛知风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