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万贵妃,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印象都是一个恶毒到极致的女子。她霸占着比自己小十七岁的皇帝,还不让其她嫔妃生下孩子。如此善妒的女子在旧社会一定要休了她,残害皇室血脉就应该废了她。可是昏聩的朱见深竟然纵容她在后宫作威作福二十多年,简直是瞎了眼了。但是万贵妃真的有这么坏么?朱见深真的有这么伶不清么?不见得。
万贵妃原名万贞儿,最初生活在小康之家,衣食无忧。四岁时她的父亲万贵因为亲属犯罪被牵连而被谪居霸州,临行前也不知是怎么想的,竟然把女儿万贞儿送进宫。四岁的孩子遭逢家中巨变已经很不幸,还要在懵懵懂懂中前往吃人的皇宫,若是混不出来,只怕再也见不到家人了。现在四岁的孩子去幼儿园都有很多不适应,当年只有四岁、身后无一人可以依靠的万贞儿,如何熬过最初那段惊慌无助的日子?
幸好,万贞儿乖巧可爱聪明伶俐,机缘巧合之下就得到孙皇后的喜爱。朱祁镇登基后孙皇后升级为孙太后,十九岁的万贞儿被指派照顾两岁的太子朱见深,可见孙太后对万贞儿的信任。万贞儿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接受这个任务,她也知道若是完成的好,自己一生就安稳了。
但命运再次和她开了玩笑,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钰称帝,朱见深这位前任皇帝的儿子就碍眼了。后来朱祁钰更是直接换了太子,朱见深的日子与囚徒无益。
谁都知道朱见深没希望了,这时候不来踩两脚都算有人性,更不要说尽心照顾。但万贞儿没有对朱见深待价而沽,她陪着毫无政治价值的朱见深走过了八年暗无天日的生活。这时的万贞儿,是在拼命照顾一个毫无未来的孩子。这时的万贞儿,是值得尊重的。
后来朱见深再次成为太子,万贞儿也终于熬出头了,但她的劣迹也由此开始。徐娘半老还专宠、生活奢侈、提拔娘家人,最最可恶的事情,是她残害皇室血脉。后宫只要有女子怀孕她就去送堕胎药,后来的明孝宗是在整个后宫的保护下才留住一条命,万贵妃还害死了他的母亲。这些事一一数下来,万贵妃所犯的罪馨竹难书。但这些都是真的么?
很多历史人物都被人肆意涂抹,万贵妃也是如此。想要弄明白历史人物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一定要看第一手资料。当然史官在写这些史书时也有很多个人感情色彩,甚至会基于某个原因歪曲事实。但没关系,《史记》也有很多不合常理之处,可它们的史料价值,总比野史强吧。我们只要把一个人物放到当时的背景下,结合史书方方面面的记载不要断章取义,就会大致还原出一个相对真实的历史人物。
来看万贵妃,最早记录不利于她的史料是《宪宗实录》,这部由明宪宗的儿子明孝宗主持编撰的史书对万贵妃并不友好。这套书指出了万贵妃四大罪状:专宠、吃穿用度奢侈、娘家人因为裙带关系被封官、笼络一群太监小人帮她干坏事。
专宠、奢侈这两点真的不算什么,每一个得宠的妃子都会这么做。只要没有奢侈到劳民伤财的地步根本没有提出的必要。提拔娘家人也无可厚非甚至是历朝惯例,并且万贵妃的娘家人也没有嚣张跋扈到杨国忠的地步。至于她笼络一群太监小人帮自己干坏事,我认为这件事即便是真的,只要做的坏事并非伤及无辜到穷凶极恶的程度就可以忽略不计,身处高位,谁还没有几个小弟?这些事在政治圈都是常态。
万贵妃的名声之所以这么臭,是因为她自己没有儿子还残害皇帝子嗣,差点把老朱家这一支弄绝种了。她知道自己年纪大了再生孩子不太可能,就要打掉后宫中所有将要出生的孩子。
明孝宗朱佑樘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两个小人物动了恻隐之心。第一个小人物是一位宫女,当初万贵妃得知朱佑樘的生母纪氏有孕后派这名宫女送堕胎药,这名宫女看到纪氏微微隆起的肚子实在不忍心,她在纪氏门口站了一会什么都没做就回去了,给万贵妃的回话是“纪氏生病了并非怀孕”。几个月过去朱佑樘出生,万贵妃听到消息后马上派人去处理孩子,但这次的太监依然是一位有良知的太监。此人叫张敏,他看到小皇子后实在下不去手,就把孩子偷偷藏了起来。之后朱佑樘就在全体后宫人员的保护下平安成长,直到张敏有一天给皇帝梳头看到一根白头发,又听到皇帝无限悲哀的说自己膝下无子,这才说出了朱佑樘的存在。接下来朱佑樘被带到皇帝身边又被封为太子,万贵妃知道此事后疯狂报复,朱佑樘生母纪氏死了,张敏死了,朱佑樘也差一点就被毒害,还是太后出面才得以保全。因此万贵妃就是十恶不赦的毒妇。
以上是众人熟知的故事,万贵妃狠毒之名也是这么传出来的。但是我们结合史料分析一下这段话有多少不合常理之处。首先就是朱佑樘的生长问题,万贵妃既然已经处理了很多未出生的皇子公主,就证明替她办事的宫女太监都是心狠手辣之徒。这些人为了得到万贵妃的欢心早就不知道良知是什么东西了,怎么可能一个两个全都隐瞒这件事。退一步说,即便万贵妃这两位办事员遇到纪氏全都良心发现选择隐瞒,朱佑樘得以在后宫中健康成长,但是这件事有没有可能隐瞒六年呢?几乎不可能。尤其是史料中还说后宫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孩子的存在,之前的废后也出面抚养,但是万贵妃就是不知道。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人性是最不可以考验的东西,即便皇宫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好人,但总有那么几个人为了向上爬不择手段吧。这些人可以向万贵妃告密,还可以向皇帝朱见深报喜,无论怎么做,一通封赏都是少不了的。但是诺大的皇宫中一个去告密的人都没有,这就说不通了。
张敏向皇帝朱见深禀告此事后朱见深是什么反应呢?直接就把孩子领回来又立为太子。但皇室血脉何其重要,一个太监指着一个孩子说皇上这是你的血脉,皇上就会信么?即便基因关系长得像,皇上在心里相信这是自己的种,可是满朝文武会相信吗?一番求证是少不了的,但是这些故事中都没有。
再来说史料,编修史料的都是一群老学究,他们一定看不惯万贵妃这个老妖婆独得二十几年圣宠。《宪宗实录》又是宪宗去世后由明孝宗编写的,明孝宗的母亲纪氏若真的被万贵妃害死,明孝宗怎么可能不报仇?《宪宗实录》怎么可能不记载?但是这本书中就是没写这方面的内容。
我们再来想一下,其实万贵妃也没有残害皇帝血脉的理由。她自己快四十了,这个年龄在明朝都能当祖母了,自己生孩子的几率几乎为零,把皇帝的孩子都杀了对她有什么好处?等着大臣选一个宗室子弟继承皇位来欺负自己么?正确的做法是自己年龄大了生不出来就赶紧抱养一个皇子,然后凭借圣宠让皇帝封他为太子。这样自己与小皇子在朝夕相处中感情深厚,才能保证以后的荣华富贵。
种种理由都表明万贵妃确实专宠,甚至跋扈,但她绝没有残忍到令人发指的地步,那么万贵妃这些劣迹是如何出现的呢?万贵妃残害皇室血脉这件事最早出自万历年间的《谷山笔尘》一书,这是一本很明显的野史。这本书的作者大概是怕担责任,即便是野史也在书中强调这件事不是自己说的,是一位太监对我说的。“万历十二年一老中官为于道说如此”就是这个意思。之后《谷山笔尘》的观点被明末清初的学者“毛奇龄”引用到自己的作品《胜朝彤史拾遗记》中,这也是一本野史,但万贵妃的恶名已经进一步扩大。后来清朝修《明史》毛奇龄又是编修人员之一,万贵妃残害皇帝血脉和杀害明孝宗生母这两件之前只出现在野史笔记中的事,就这样原方不动的被录入《明史》中,从此广为流传。
若是万贵妃没有残害过皇子公主,没有伤害过后宫嫔妃,那么她是不是可以被视为一个相当励志的女子,被后世大书特书呢?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帘外西楼
假道伐虢的故事告诉我们,糊里糊涂,目光短浅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而死,孟达的下场有多惨?
太监净身过程是怎样的?揭秘你不知道的阉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