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卢纶 > 清廉 >

明朝卢纶:刚直清廉劾权宦

趣爱秀 2021-08-28 19:16:13 原文链接:网络
明朝卢纶:刚直清廉劾权宦

选自《广州历史人物廉洁事略》

广州市纪委监察局、 广州大学历史系编

简介

卢纶(1475—1564年),字朝言,别号望峰,明代广东广州府增城县人,明弘治年间进士。一生历任行人、吏科给事中、四川按察使等职。明武宗时,曾弹劾权宦刘瑾,以刚直不屈著名,与湛若水、汤文经并称“增城三贤”。其事迹多见于《广东通志》《广州府志》《增城县志》等。

生平

参劾权宦 纠举不法

卢纶自小聪慧,十二岁时学会写文章,可以日诵数千言,家乡中的长辈都视他为神童。弘治八年(1495年)卢纶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考中进士。

卢纶考中进士后不久,因其相貌丰神俊朗、言辞得体,便被朝廷授予行人司行人一职。不久,卢纶就因为工作能力出众,被朝廷委派出使安南国(今越南)。朝廷对他在出使任务中出色的表现感到非常满意,特意提拔他为户科给事中。后又针对了他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历练和培养,先后调卢纶到吏科、兵科各科任给事中一职。

正德元年(1506年),明武宗正德皇帝即位。没过多久,正德皇帝就开始宠信以刘瑾为首的被人称为“八虎”的八个大太监。在“八虎”的教唆之下,明武宗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由于弘治时期的政治还算清明,给武宗留下一套非常刚正廉洁的大臣班子,这些大臣不顾身家性命,联名上书请求严惩“八虎”。那时候明武宗刚刚即位,还缺乏驾驭群臣的能力,见到如此声势浩大的进谏,有些支持不住,便想与群臣妥协,除掉“八虎”。但刘瑾在皇帝面前的哭诉,使武宗的态度又发生改变。明武宗不仅没有铲除“八虎”,反而惩治率先进谏的大臣。

在此情形下,唯有卢纶没有畏葸不前,为了尽到给事中的职责,他亲自撰写折子,独自一人继续参奏弹劾刘瑾。此时的明武宗并无意处置刘瑾,他看到卢纶的折子后极不耐烦。卢纶仍不屈不挠,继续进言,结果,明武宗大怒,拂袖而去。

正德三年(1508年)六月,东厂太监刘瑾收到一封匿名信,上面写着那些曾经弹劾过自己的官员名字,卢纶赫然在列。刘瑾大怒,责令百官全部在奉天门外下跪,接着又将参与弹劾的三百多名官员交给锦衣卫审讯。当时天气炎热,正是酷暑时节,被下诏狱的官员中很多都因为身体虚弱、中暑脱水而被折磨致死,而卢纶却是神清气爽,如有神助,居然保住一命。没多久,刘瑾又找借口,让卢纶去核查大同等地方的军饷,将他调出了京城。

此时,明朝北方的蒙古分支鞑靼人逐渐强盛,对明朝的边防构成巨大的威胁。检查军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能否圆满完成,涉及到国家社稷的安危。卢纶一到大同,就检举出大量的不法侵蠹事件,而且铁面无私地一一依照法律进行查办。他查办案件时候的铁腕手段“声震一时”,让贪官污吏闻风丧胆。卢纶在处理贪污的同时,也整肃边防重镇的风气,使得军纪肃然,士气大振。

为民担责 平治四川

卢纶在大同检举不法的举动,自然也得罪了那些贪吏背后的势力。结果,卢纶回到京师后,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嘉奖,反而遭到了不少别有用心的奸臣的弹劾,被外放为四川参议。卢纶深知刘瑾一党不会善罢甘休,接到任命后,他便离开北京,星夜兼程前往四川赴任。

参议是明代各省布政使的下属官员。布政使掌管一省的政务,参政、参议分守各道,并分管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抚名等事。从给事中到地方参议,卢纶虽然失去京官资格,但是在品级上却由七品京官变为四品地方官。四川虽然在历史上被称为“天府之国”,但上任不久的卢纶却发现四川各地的土质差异较大,有的非常贫瘠,有的极为肥沃,而当时负责民政与财政的地方官却无差别地对所有地区派发同等的差役,征收同等的税款。卢纶认为,长此以往,民力必然枯竭,也不利于地方的长治久安。他一方面令人重新核查反映各地土地面积、肥沃贫瘠情况的图册;另一方面又调派人前往各地进行实际考察,将反映上来的情况重新加入到图册之中。在一番权衡和调整之后,卢纶亲自制定新的地方课税条令,使征税和派役工作更加贴合实际。新的条令无形减轻很多负担过重的农民的压力,他们都对卢纶感恩不已。

在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时代,农民的生活是极不稳定的。就在卢纶就任四川参议的当年,四川因粮食歉收而发生大饥荒。饥荒蔓延得很快,饥民流离失所,十室九空。在此情形下,一些官员便向四川的行政长官巡按请示开仓放粮。可是巡按却是一个刻板得只知道按章程办事、又害怕担责任的老官员,他表示只有等上报朝廷允准后才能开仓赈济。目睹饥民惨状的卢纶急道:“饥民旦夕将死,如果案牍辗转拖延,他们岂不是陷入无法挽救的绝境了吗?”于是卢纶自作主张开仓放粮,并担保倘若朝廷降罪,自己将负全责。他启用库银,向外省购买粮食,并传令将各县交出的赃罚银款全部纳入到购买粮食的专门款项之中,购得粮食数万石分发给灾民,饥民因此而获救者达数十万人。

不久,朝廷对卢纶在四川参议任期内的政绩进行考察,随后颁下文书,提升他为四川按察副使,负责巡察辖区的兵备、学政、海防、清军、监军等事务。

当时四川夔州一带流寇众多,并成为四川治安的心腹大患。而负责清剿的明军指挥官文献并不用心,且在私底下招揽亡命之徒,似有谋反的不轨企图。卢纶就任按察副使后,通过调查,掌握文献意图谋反的确切证据后,通过一番严密策划,率兵诛杀文献,一一平定各处流寇,四川境内由是大治。

名言

民旦夕且死,若案牍辗转延缓,则索之枯鱼之肆矣。——卢纶

参考文献:[1]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百七十六。[2] (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百二十五。[3] (清)康熙《增城县志》卷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