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后,姜维、杨仪遵照遗命,不敢举哀,依法成殓,并令心腹将卒三百人守护。随后以魏延断后,使大军分批退去。后又因魏延不肯断后,改由杨仪领兵扶灵柩先行,以姜维断后。退入栈道口,三军才更衣发丧,扬幡举哀,随后将灵柩扶送至成都。但丞相灵柩安葬何处?便再无交代了。
而《三国志》的记载则是这般:诸葛亮死后,费祎等人秘不发丧,整军撤退。同时遵照诸葛亮遗嘱:“葬于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定军山武侯墓
《三国志》后,历代文人多方考察定军山,都认可陈寿的说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里则记:“诸葛亮之死也,遗令葬于其山(定军山),因其山势,不起坟茔。”魏晋南北朝时,梁朝刘登《梁州记》则言:“入(定军)山十余里有诸葛武侯墓,今松柏碑铭伊然。”
定军山在古代沔阳县境内,沔阳在魏晋时属汉中郡。汉代沔阳县城,据传乃系刘邦还未称帝时,谋臣萧何所筑。如今的沔阳辖境大约相当于今日的陕西勉县。传说中的定军山则位于勉县城南十里,北对沔阳故城。因峰对峙,山上平板,可驻万军,故名定军山。
定军山武侯墓至今尚存,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武侯墓为东西向,封土高5米,呈覆斗形,四周有砖墙护围,周长60米。墓前碑亭向东,内存明代所立“汉丞相诸葛武侯之墓”的石碑、清代果亲王于雍正年所立“汉诸葛武侯之墓”石碑各一通。
很多人会有疑问,那么,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回成都安葬或迁葬成都呢?在定军山武侯墓殿内,这样一幅楹联:生为兴刘尊汉业;死犹护蜀葬军山。这副对联便体察了诸葛亮“遗令”葬于定军山的隐衷:诸葛亮之所以要“遗令”葬在汉中定军山,是因为北伐壮志未酬,想让后人不忘北伐曹魏的夙愿。不过也有说法是当时定军山距成都路途难行,不便护送遗体,因此便就地埋葬了。
孔子则言“君子坦荡荡”,诸葛亮在人格上几近完人,只求蜀军能平安退去,纵然此后定军山被魏军所控,似乎也并不在意身后坟茔如何。实际上,魏军确实久仰诸葛亮之美名,因此从未对武侯墓进行破坏。传记记载,几十年后,钟会领军路过此处,还特意停留祭拜,可见诸葛亮在当时是很得人心的,即使是敌国军士。
如今的武侯墓周围古木荫翳,柳绿花红,引得八方游人前来凭吊。而他复汉安民的宏愿,在神州大地也早已实现,武侯神灵当可宽怀了吧。
假道伐虢的故事告诉我们,糊里糊涂,目光短浅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而死,孟达的下场有多惨?
太监净身过程是怎样的?揭秘你不知道的阉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