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枢密使 >

“枢密院”到底是干什么的,“枢密使”怎么成为了军界一把手?

趣爱秀 2021-08-28 14:22:47 原文链接:网络

宋朝的枢密院,是地位等同于中书省的军务机构。

《通考》记载:

“唐末,诸司使皆内臣领之,枢密使始与宰相分权矣。降及五代,改用士人,枢密使皆天子腹心之臣……其权重于宰相。太祖受命,以宰相专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主武事,副使佐之。”

“枢密院”到底是干什么的,“枢密使”怎么成为了军界一把手?

枢密使是枢密院的最高领导,主管该机构的大小事务,也就是全国的军务。在其之下,还有一位枢密副使担任副手。当然,按照封建王朝的惯例,皇帝还会在这个机构中安插两名“承旨”,负责“承宣旨命,通领院务”。

他们的身份相当于中央下派到地方的巡抚,名义上是协同机构长官进行日常工作,实为皇帝之耳目。因为,枢密院是国家最高军事机构,所以,皇帝一定会对此部门严防死守,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唐朝时期,枢密使的地位还没有那么高,主抓的并不是全国军务,只是军事情报,甚至,还有宦官担任枢密使的情况。

不过到了宋代,枢密使的地位水涨船高,俨然成为军界一把手。

“枢密院”到底是干什么的,“枢密使”怎么成为了军界一把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宋代的阶级矛盾自建国之初便相当尖锐。先是农民领袖李顺、王小波兴兵作乱,后有西夏、契丹威胁边防。处理内忧外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调兵遣将,用压倒性的军事力量解决问题。所以,大宋王朝迫切需要一支强军,以此来弹压民变、击退侵略者。

于是,枢密院便成了领导这支强军的机构。与此同时,宋初的统治者还考虑到枢密院可以制约相权,所以又酌情增加了枢密院的权柄。自此,枢密院成了直属于皇帝的集权机构。当然,与翰林学士不同,枢密院所集的是兵权。

在改写了宋代官僚史的元丰改制中,枢密院的制度被保留下来。不过,两宋时期,枢密院与中书省的关系始终不睦。《挥麈录》记载:“枢密使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所言两不相知,以故多成疑贰。”

战争之前,宰相主张进攻,枢密使主张防御,朝中文武两大首屈一指的人物无法做到将相和,想要打赢战争自然是不可能的。这种因相互制约、牵制、倾轧所导致的误国弊端,直接影响了北宋的对外战争。

南宋统治者汲取了前车之鉴,所以试行了军政合一的政策,设立了“平章军国奏事”一职。

“枢密院”到底是干什么的,“枢密使”怎么成为了军界一把手?

聊宋代枢密院时,总是绕不开“三衙”。

杯酒释兵权过后,赵匡胤给予石守信等人不错的待遇,让他们安心放下兵权,在朝堂上养老。为了安抚这些一块出生入死的老兄弟,赵匡胤可谓下了血本,连女儿都许配出去,称这样可以让君臣之间两无猜忌。

这些资历比较老的老兵油子被调度到地方担任节度使,可是,中央主力军仍需有人统领。于是,赵匡胤便在军队里提拔了一些没什么资历、没什么主见的家伙,让他们来指挥禁军。即便如此,赵匡胤仍对这些手握兵权的武将放心不下,所以出台种种政策对他们进行制约,还以文官监军,变相削弱武将的权柄。

在此前的王朝中,军队由一人统领的情况比较常见。例如:宋初的禁军,便是由殿前都点检来领导的,在其之下仅有一殿前副都点检来担任副手。显然,这种情况是赵匡胤不想见到的。所以,他将殿前都点检及殿前副都点检全部废除,设立殿前都指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三职,由他们分别统领禁军。这三个职务,便是“三衙”,你带步兵,我带骑兵,互不干涉,互不统属。

从这以后,禁军之中便再无“元帅”,皆直接听命于皇帝本人。

“枢密院”到底是干什么的,“枢密使”怎么成为了军界一把手?

为什么宋神宗进行改革时,保留了有发兵之权的枢密院,这下大家明白了吧。枢密院虽然是宋朝军界首屈一指的机构,可调配京都禁军,看起来权势滔天,但是,枢密院且没人有资格统兵。就算他们来到军队,也没办法调兵遣将。

有资格调兵遣将的,便是殿前都指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这“三衙”,可是,他们只能听从“上面”的调配,没有发兵的权力。

因此,不论是“三衙”还是枢密院,想独自掌兵绝无可能。

至于两个机构该如何协调发兵和统兵之权,并不在皇帝的考虑之中。宋朝皇帝所思考的,只是如何维护集权罢了。

“枢密院”到底是干什么的,“枢密使”怎么成为了军界一把手?

到了元代,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事务、边地防务,并兼禁卫,太子兼枢密使虚衔,枢密副使掌实权。战时,在主要战役方向设行枢密院,作为枢密院的派出机构统辖一方军政事务。枢密副使极少用汉人,仅极少数为蒙古人非常信任的汉人任过该职,如:王约曾任副枢首近7年(1315-1321年)为任该职最长的汉人。

元末,朱元璋称吴王时,沿元制仍设枢密院,青州府寿邑吴氏始祖江阴侯吴良初封枢密院院判,之后,这一机构被朱元璋给废了,改设大都督府统军。

参考资料:

【《旧五代史》卷149《职官志·内职》、《枢密院》、《通考》、《宋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