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一个佻巧浮滑的人如何变成独守北疆为国捐躯的义士?

趣爱秀 2021-08-27 19:40:34 原文链接:网络

创造成语“闻鸡起舞”的两个人,一个是中流击楫的祖逖,另一个就是吹笳退敌的刘琨。

一个佻巧浮滑的人如何变成独守北疆为国捐躯的义士?

刘琨很了不起,但后人有点吹过了,称之为杰出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军事家云云。个人观点是,他本就是一个艺术范儿的人,文学和音乐的成就不低;说政治家有点勉为其难,不如说是忠臣烈士他更爱听;要说军事家,很遗憾他不好入选,恐怕及格都难。

所以,今天不说刘琨天赋异禀的文学和音乐才华;也不说“颇浮夸”的他年青时候喜欢干谒豪门,厕身于以贾谧为核心的金谷园“二十四友”之中;也不说他攀附权贵,像墙头草一样先后追随贾南风、司马伦、司马冏、司马虓(xiāo)和司马越;再把《晋书》对于他的评价“佻巧”也放在一边,他一生的目标和志向是与汉赵及后赵作战,那我们就主要议一议他的军事才能。

一个佻巧浮滑的人如何变成独守北疆为国捐躯的义士?

刘琨首次参与的军事行动打了一个开门黑。那是在“八王之乱”期间的301年,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等讨伐司马伦,31岁的刘琨被司马伦任命为冠军将军,与孙会领兵三万出战,结果在黄桥大败而回。

三年后,刘琨给司马虓当司马,张乔来攻,刘琨的父母皆被俘。过了两年,刘琨从幽州刺史王浚那儿借了八百骑兵,战败刘乔,才把父母救出来。随后,他率军斩杀司马颖麾下大将石超,又收降荥阳守将吕朗,这两次交手使刘琨扬眉吐气,声名鹊起,也正因为有此功绩,他被封为广武侯,食邑二千户。

一个佻巧浮滑的人如何变成独守北疆为国捐躯的义士?

306年,当权的司马越派刘琨出任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请注意,刘琨此时,爵号是广武侯,职务是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为一方最高军政长官,另有领护匈奴中郎将,“领”的意思是以地位较高的官员兼理较低的职务,中郎将本是四品,低于刘琨的官职品级,但有“拥节”的特权,负责处置南匈奴事务。

一堆名号挺唬人,好像大权在握,其实刘琨当时只带了可怜的一千余人辗转半年才北达晋阳(今山西太原)。战乱过后,晋阳近乎一座空城,“府寺焚毁,僵尸蔽地”。没有给养,没有后援,左右强敌环伺,离石只有三百多里,刚建立“汉”朝的刘渊虎视眈眈,快马一夜就可赶到。刘琨迅速展开安抚流民的工作,恢复生产,并加强防御。

一个佻巧浮滑的人如何变成独守北疆为国捐躯的义士?

这个时期,显示出了刘琨的优点,决断果敢,处事有条不紊。其时,寇盗常来袭掠,百姓“负楯以耕,属鞬而耨”,只能边打仗边生产。幸赖于刘琨领导有方,没几年,满目疮痍的晋阳,“鸡犬之音复相闻”。仅此一点来看,刘琨若遇盛世明君,倒可能成为治国能臣。

但在军事方面的扩展并不如人意。刘琨命族弟刘希在中山聚集兵众,幽州刺史王浚认为刘琨手伸得太长,侵占了他的领地,双方兵戎相见,自相残杀。王浚数次带兵前来攻打,刘琨兵少将寡,抵抗不住,结果刘希被杀,代郡、上谷、广宁三个郡的百姓被王浚掳走。

一个佻巧浮滑的人如何变成独守北疆为国捐躯的义士?

这个期间,河南来了一个叫徐润的势利人,喜欢出入权贵之门,有点音乐方面的小才能,刘琨是大行家,两人比较投机,刘竟然让他当了晋阳令。徐润小人得志,骄横恣肆。另有一位奋威护军名叫令狐盛,性子耿直,看不惯徐润的得瑟劲儿,多次劝谏弃用徐润,刘琨不听。想不到徐润倒打一耙,一句话竟让刘琨起了杀心——“盛将劝公称帝矣”。这句话真是比鹤顶红都毒,刘琨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心里最忌讳的就是这个,一怒之下,竟然把令狐盛给杀了。

枉杀老子,当然激反了儿子。令狐盛的儿子令狐泥当即投奔了刘聪。

一个佻巧浮滑的人如何变成独守北疆为国捐躯的义士?

此时上党太守袭醇也降了匈奴,雁门乌丸反叛,刘琨率兵去讨伐。令狐泥就带着刘聪儿子刘粲乘虚偷袭晋阳大本营,太原太守高乔献城投降。最惨痛的是,刘琨的父母因此罹难。

刘琨一步走错,竟然赔上了父母的性命。他回军奋力击败了刘粲,却“屈于力弱”,奈何不了刘聪,只能祭奠父母,“泣血尸立”。想起母亲责备他错杀令狐盛的话:你没有纵横之才,不能驾驭豪杰,这样下去,“祸必及我”。谁能想到此话在最短的时间里就应验了!即使刘琨肝肠寸断,也噬脐莫及了。

一个佻巧浮滑的人如何变成独守北疆为国捐躯的义士?

翻检刘琨在并州的战绩,总体胜少败多,但他有一个有名的战例叫“吹笳退敌”。此战《晋书》并未在其生平中言及,只在最后提到他的音乐才能时,顺便说了一句:“在晋阳,常为胡骑所围数重,城中窘迫无计,琨乃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皆凄然长叹。中夜奏胡笳,贼又流涕唏嘘,有怀土之切。向晓复吹之,贼并弃围而走。”

从兵法上来说,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属于上将之谋。但此事《资治通鉴》并没有收入,引起了作者的警觉,司马光是一个平实严谨的历史学家,他兴许认为事件过于传奇了。

一个佻巧浮滑的人如何变成独守北疆为国捐躯的义士?

个人认为,杜撰的可能性极大:一是匈奴强势,如果被包围的他们,战则死,再也回不到家乡,吹个胡笳,有可能动摇军心,正如秦末的四面楚歌;二是匈奴兵有几个能听懂音乐?他们看你吹得悲凉,还以为你要投降呢?三是匈奴五部此时已在晋地盘踞多年,基本完成了汉化的任务,连大单于都改叫刘渊了,这里就是他们的家乡,难道一曲胡笳能让他们退回大漠去吗?

事实是,晋阳已无可守,刘琨只能将驻地向北后撤至阳曲。

刘琨军事上的最大败着是被羯族人石勒所算计。

一个佻巧浮滑的人如何变成独守北疆为国捐躯的义士?

当时以石勒为首的羯族人正在迅速崛起。314年,石勒准备长途奔袭幽州王浚。刘琨本可以抄其后路,但他被石勒的一封信迷惑而按兵不动。石勒信中很诚恳检讨错误,称消灭王浚是为了报效刘琨。

很快王浚就被石勒吞并,羯族人随即掉转枪口指向刘琨。他被夹在匈奴人和羯族人之间,“进退唯谷,首尾狼狈”。这几乎是当年假虞伐虢的翻版。

次年八月,刘琨的军队在襄垣被南下攻取长安的“汉”军击败。316年冬,石勒设伏,刘琨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一个佻巧浮滑的人如何变成独守北疆为国捐躯的义士?

刘琨只有依附鲜卑人段匹磾(dī),此时的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但他决意留在北方,纵然粉身碎骨,也要精忠报国。

遗憾的是,鲜卑人连他这样一个“象征性的存在”也杀掉了。本来段匹磾很敬佩刘琨,二人约为兄弟,共辅晋室。其后,刘琨儿子刘群参与了鲜卑人内斗,作书约老爹为内应干掉段匹磾,事泄,段匹磾犹豫再三,还是下决心将刘琨绞死。汉人有留全尸的观念,段认为这是对兄弟采取的一种“厚道”杀人方式。刘琨时年四十八岁,子侄四人同时遇害。

一个佻巧浮滑的人如何变成独守北疆为国捐躯的义士?

更让人寒心的是,由于忌讳段匹磾的强大势力,东晋政府“顾全大局”,经研究决定,不为刘琨发丧。刘琨苦苦坚守北方领土十年,薄情寡义的晋国只是把他当作一枚孤悬域外的棋子,让他听天由命。

刘琨壮志未酬含恨去世,史上至黑暗的一页——五胡乱华拉开序幕。

太史叨叨令观点:已经褪去光环的皇室背景,对于一心想当皇帝的刘备刘渊等人来说,是加分项;可对于一心守护边疆,捍卫国土的忠臣刘琨来说,却是一个减分项。司马家虽然不是直接抢了你刘家的江山,但防止别人坐大是皇家第一要务,这是使刘琨成为孤臣,无法摆脱四面胡笳的内在原因。

一个佻巧浮滑的人如何变成独守北疆为国捐躯的义士?

刘琨的名句:“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一个曾经佻巧油滑的人最终变成独守北疆为国捐躯的义士,如何不能反其意而用为“何意绕指柔,化为百炼钢?”英雄不问出处,也不论成败,要看的只是胆略和英雄气概。千年之后,刘琨的名字依然在史册中发出啸傲之声,撇开那些空洞的各种“家”不提,世之英雄豪杰,晋之孤臣赤子,有这样的评价也足以使他瞑目九泉了。

参考资料:《晋书》《资治通鉴》《两晋南北朝史》《谥法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