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汉园三诗人人物介绍

趣爱秀 2021-08-26 01:07:43 原文链接:网络
卞之琳

[公元1910年-2000年,当代著名诗人]

?

  卞之琳(1910~2000),出生海门市三厂镇(原汤家乡),曾用笔名季陵,祖籍江苏溧水。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大批诗作问世。抗日战争初年,访问过延安、太行山区前方,亲聆革命领袖的教诲,广交革命作家,深入战士和群众之中,写出了有重大意义的《慰劳信集》和《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一年来战斗小史》及战地报道、杂文和短篇小说等。先后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教员,四川大学讲师,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副教授,天津南开大学教授。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作研究员。1949年回到北京后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研究、评论和翻译。他还任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世纪50年代,他积极参加思想改造、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政治运动,上山下乡,深入群众,写出了不少佳作。即使遭到不公正的批评,也能坚持工作,毫无怨言,直至1958年终止写作,转向翻译和研究工作。“文革”期间受到冲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忙于带研究生,不断进行研究和著译工作。其中《断章》一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成为千古名句而广为流传。

  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既写自由体诗,又写新格律诗,在新诗格律化问题上进行持续不断探索,著有诗集《三秋草》、《鱼目集》、《汉园集》(与李广田、何其芳合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1930~1939)、《布莱希特戏剧印象记》、《山山水水》、《人与诗:忆旧说新》等。

  是一位杰出翻译家。早在1936年他的翻译文集《西窗集》就为文学青年竞相传诵,而其代表译著《莎士比亚悲剧四种》更成为中国莎氏作品翻译的最高成就,研究著作《莎士比亚悲剧论痕》是中国莎学研究中的里程碑。他的主要译著还有《英国诗选》、《纪德:浪子回归集》等。

  还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外国文学卷》的英语和爱尔兰语部分。曾撰文评述“现代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形式主义和现代性的关系。在他90高龄时,献出了文集、译文共6卷。这些成果对学科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评卞之琳著作的有《卞之琳——中国现代诗研究(荷兰)》、《卞之琳著评研究(香港张曼仪)》、《卞之琳与诗艺术(北京袁可嘉等)》、《卞之琳评传(苏州陈丙莹)》。

  2000年1月,卞之琳被中国诗歌协会授予“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

  卞之琳一直在外地工作,但有很浓郁的乡情,时刻想念家乡。1936年10月,在青岛突然接到母亲薛万芝病危的电报,当赶回家时,母亲已病故,他痛不欲生。1946年6月从昆明转道香港、上海回到家乡,探望已阔别10年之久的父亲。最后一次是1972年,时处“文革”-时期,卞之琳回到家乡,心情十分忧郁:“到了目的地,却见改名大新镇的汤家镇早不存在,因受江水威胁,已内迁二三里外,只剩下一些零星住户,家屋还未拆完。”满目荒凉,飞鸟无踪,池水污染,游鱼绝迹。然而他还思念着家乡,1984年,他得知编纂《汤家社志》时,欣然写了2000多字的代序《读志志感》。1991年应约为《江苏县邑风物丛书·海门卷》写了4000余字的《沧桑琐话》的序言,字里行间,充分反映了卞之琳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和寄予厚望。

  2000年12月3日,有关方面为其举办《卞之琳文集》学术研究会和新闻发布会时,这位著名学者盎然长逝。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汉园三诗人人物介绍李广田

[公元1906年-1968年]

   李广田

  (1906—1968)

  李广田,号洗岑,笔名黎地、曦晨,码头乡小扬家村人。1906年10月1日生,本姓王,排行第四,名锡爵。因生活拮据,被过继给草庙村舅父,改姓李,取名广田。广田自幼苦读不懈,博览群书。1921年,考入齐东县立师范讲习所,成绩优秀,未及毕业,便被县立高等小学聘为教员。1923年考入山东省第一师范学校,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与同学组织书报介绍社,因介绍鲁迅、郭沫若的书籍及苏联作品,被军阀逮捕入狱。判为死刑。舅父李汉云卖掉家中果林、田园也未能将他赎出。北伐军打到济南方获释出狱。拒绝国民党齐东县党部的高官厚禄,到陵县任小学教员。继到曲阜二师附小任教。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在《未名》半月刊终刊号发表处女作《狱前》。从此,走上革命文学创作道路。1931年入北大外语系,攻读英、日、法文。与同学卞之琳、何其芳结为挚友。1934年出版诗集《汉园集》,人称“汉园三诗人”。同时,开始散文创作。

  1935年,北京大学毕业,到济南省立第一中学任教。先后出版《画廓集》、《银狐集》,成为30年代著名的散文作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学校迁至泰安,旋即-南下。1938年12月,徒步去四川,两年-,一边上课,一边宣传抗战。沿途目睹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接触了一些共产党员,思想有很大进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现在似在向另一个方向转移,我是正要在另一个方面充实自己,而这切实的努力,将会给予我将来的文艺生活一大助力。”-中创作了散文集《圈外》,再版改为《西行记》。1940年,先在四川罗江六中任教。因在学生中传播进步思想被解聘,后经卞之琳介绍转西南联大叙永分校任教。1941年到昆明西南联大以马列主义观点讲授文艺理论。与闻一多、朱自清关系密切。先后出版散文集《回声》、《欢喜图》、《灌木集》,诗论集《诗的艺术》,长篇小说《引力》等。

  1945年,昆明发生“一二·一惨案”,李广田怀着革命义愤,投入了民主革命运动的洪流,写下了许多揭露和讽刺国民党法西斯暴行的文字。1946年7月,李公朴、闻一多先后遇害。他在黑暗中更加警醒感奋起来,决心踏着烈士血迹前进。他在《闻一多选集》序中说:“他的血并不是只是梁成一朵无名的野花,也不仅仅染了他脚下的枯草,而是梁红了无数人的数。使千百万人站起来,为民主,为和平,为一个新的人民中国而斗争”。

  “李闻惨案”后,李广田到天津南开大学任教,在“反饥饿、反内战”运动中,站在进步学生一边,慰问被特务打伤的学生,发表斥责国民党法西斯暴行的演说。挥起战斗的笔,指向黑暗、落后、腐败的反动势力,受到国民党反动当局的通辑。经朱自清邀请,转至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迎接北京解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后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是年7月,出席全国第一次文代会,被选为文联委员、理事。同期出版了散文集《日边随笔》、文学评论《文学枝叶》、《文艺书简》、《论文学教育》等著作。

  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被任命为云南大学校长兼党组书记。并兼任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1956年,列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1962年,李广田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学的整理与研究,整理并出版傣族传说《一滴蜜》,长篇叙事诗《线秀》,重新整理修订撒尼族长诗《阿诗玛》,并担任同名影片的文学顾问,对民间文学的挖掘整理做出了显著贡献。1966年,李广田受到批判,失去人身自由。1968年11月2日,李广田被破孩致死,终年62岁。1978年秋,平反昭雪。1982年5月,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汉园三诗人人物介绍何其芳

公元1912年-1977年,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

   何其芳(1912年2月5日-1977年7月24日),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是“汉园三诗人”之一。著作主要有散文集《画梦录》(成名作),《一夜的工作》诗集《预言》,红楼梦的研究也颇有建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1957年在对胡风的政治运动中,措辞激烈,与胡风激烈交恶。最后在文革中也不能幸免,被打为“走资派”,1977年7月24日病逝。

汉园三诗人人物介绍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