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三十四岁的蔡锷为何死在日本福冈却可以享受国葬待遇?

趣爱秀 2021-08-22 19:46:00 原文链接:网络
三十四岁的蔡锷为何死在日本福冈却可以享受国葬待遇?

文/王国栋

他是中华民国最年轻最有才华的上将,也是第一位享受国葬待遇的爱国将领。因为其功绩和声望,被国人称之为中华民国第一将。这位誉满天下的将军就是护国军总司令蔡锷将军。

蔡锷,1882年12月18日出生,原名艮寅,字松坡 ,汉族,湖南邵阳人,近代伟大的爱国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 ,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其遗著被编为《蔡松坡先生遗集》 。

1895年,年仅13岁的蔡锷考中秀才。两年后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谭嗣同,并受到该学堂中文总教习梁启超的赏识,并建立起深厚的师生友谊。

三十四岁的蔡锷为何死在日本福冈却可以享受国葬待遇?

1899年,蔡锷赴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学校。由于感受到晚晴政府的无能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威胁,依然投笔从戎,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1902年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与蒋方震、张孝准为同学,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

1904年,学成回国的蔡锷先后在湖南、广西、云南等省教练新军。由于其不但英俊潇洒,还文武双全,被成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在训练新军期间,秘密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1911年,时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旅长)的蔡锷在云南领导起义。起义成功后,被推荐为云南都督。蔡锷在云南进行了一系列经济、军事、教育改革,卓有成效,使云南成为仅次于广东、上海的革命圣地。

1913年,袁世凯将声望颇高的蔡锷调入北京,升迁为昭威将军,授予高等军事顾问、参政院参政等闲置,加以监视和控制。蔡锷见袁世凯倒行逆施,窃夺国家权力以私用,并准备登基称帝,遂设计潜逃回云南,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三十四岁的蔡锷为何死在日本福冈却可以享受国葬待遇?

1915年12月,蔡锷就任护国军总司令,率云南、贵州、广西诸省军队,兵分三路向北进攻袁世凯军。1916年春,护国军攻占四川,进军湖南,袁世凯在惊恐和病痛中去世,护国运动取得成功。西南诸省都邀请蔡锷去当都督,北京黎元洪也邀请蔡锷去国务院担任要职,蔡锷成为了国民英雄。只可惜此时的蔡锷喉癌已至晚期,连说话吃饭都无法进行了,只能草草将军政要务交给部下打理,赴日本治病。

1916年11月8日上午,蔡锷因病在日本福冈去世,终年34岁。蔡锷在遗嘱中写道:“我统率滇之护国军第一军在川战阵亡及出力人员,恳饬罗佩金等核实呈请恤奖,以昭公允;锷以短命,未能尽力为民国,应为薄葬。”

消息传到中国,护国军旧部肝胆俱裂,痛哭祭拜者比比皆是。北洋政府第一时间向蔡锷家属发出了慰问电,并不顾蔡锷要求薄葬的遗嘱,坚持为其举行国葬。要知道,即使袁世凯去世后,都没有资格享受国葬待遇,可见蔡锷在当时的声望,确实犹如救世主一般的存在。故时人称其为中华民国第一将,还是非常中肯的。

三十四岁的蔡锷为何死在日本福冈却可以享受国葬待遇?

1917年4月12日,蔡锷魂归故里,北洋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蔡锷也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民国要人纷纷为其撰写挽联,孙中山的挽联为:“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梁启超的挽联为:“知所恶有甚于死者;非夫人之恸而谁为”?

蔡锷生前的政敌,民国初年的大才子杨度挽联为:“魂魄异乡归,于今豪杰为神,万里河山皆雨泣;东南民力尽,太息疮痍满目,当时成败已沧桑”。

难得的是帮助蔡锷逃出北京的名妓小凤仙,也托人写了两幅挽联:“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美人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彰显红颜知己的一份真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