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盾是晋献公,晋灵公,晋成公三朝元老,其父是晋文公重耳的重臣赵衰。
赵衰的家族赵氏在晋国是一个大家族,并享有封地和爵位。赵衰的父亲赵公明死后,赵氏到了各个赵夙手中。赵夙死后,又到了赵夙的儿子赵共孟手里。到赵共孟早逝膝下无子,赵氏家族才被赵衰继承。
当时晋献公征战四方,初现霸主地位,当他征战骊戎回来时,带回两个美女:骊姬和少姬,但晋献公更宠爱骊姬,为此还残害了自己的儿子申生,重耳和夷吾。赵衰便是此时跟着重耳外逃。
赵衰是个能人,危难时刻能生死相随,晋文公很是感动。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晋文公与他作了连襟,娶一家姐妹二人叔隗与季隗,并让赵衰作了姐夫,娶了姐姐叔隗。这个叔隗给赵衰生了个儿子,就是赵盾。
后来,为了躲避追杀、谋求归国,赵衰又跟随文公离开了翟国,要周游列国,就把赵盾和他的母亲留在了翟国。文公继位后,为了表示对赵衰的嘉奖,又让他作了自己的女婿,将女儿,后被称为赵姬者嫁给了他。虽说赵衰是小了一辈,但此一时、彼一时,重耳当年是落魄公子,如今是掌权国君,能娶到公主那是莫大的恩宠啊。
当时,赵盾和母亲还在翟国,可驸马赵衰怕公主不高兴就自动遗忘了他们。不过,赵姬这位公主却是大人有大量,主动提出接赵盾和他的母亲回晋国。又因见赵盾出类拔萃,她干脆好事做到底,向文公请求立叔隗为正妻、立赵盾为嫡子,让自己的三个儿子:同、括、婴,以兄长事之。这样,赵盾就成了赵氏宗族的合法继承人。
到赵衰去世时,赵氏一族在晋国已颇有势力。所以说,赵盾这爹拼得可有实力。他一接班,就被晋襄公委任为中军佐,相当于军队二把手,在军中仅次于中军元帅——狐射姑。仅能拼爹,那极限也就是仅次于。可赵盾却不止一能,他是复合型人才,不但能拼爹还有才能,注定要天下无敌。
他的父亲赵衰是一个温和的人,他的母亲叔隗也贤惠持家。在翟国这样一个戎族长大,赵盾有着豁达而又强悍的性格,同时,他从父母身上继承了善良和温柔,这两种差异极大的性格在他身上奇异的融合了。不到一年,他就登上了中军元帅之位。
这事说起来,赵盾要感谢大夫阳处父。阳处父是极得晋襄公信任的高参,但在晋襄公任命三军统帅时,他正出使卫国,没能参与决策。他原是赵衰的部下,本来就念旧情,又拜倒在赵盾的卓越才能下。
所以,阳处父归来后见到这样的人事任命,就一直在想办法变更。于是,他就逮了个机会向襄公进谏:“狐射姑刚而犯上,绝非将才。赵盾,贤而有能,才是上将之选。使用贤能,才对国家有利!”襄公很是赞同,狐射姑的犯上他也有所感受,别的还可将就,这可是思想上的大毛病,不能姑息。
于是,就采纳了阳处父的建议,将狐射姑与赵盾的位置对调。赵盾就成了中军元帅,而狐射姑却成了中军佐。
自此,狐射姑与阳处父、赵盾结下了梁子。但也是自此,赵盾开始执掌国政,他整肃纲纪、举任贤能,使晋国大治,国人悦服。并在晋国国内进行了大力的改革,维持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就在任命赵盾为中军元帅的同年秋天,晋襄公病逝了,并立夷皋为君。
可夷皋不过七岁幼童,晋国大臣们大多都不赞同,他们希望迎立一位年长的国君,才能稳定晋国国政,不至于权臣独掌大权。赵盾认为晋文公之子公子雍“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故好也。”同时,赵盾也认为“立善则固,事长则顺,奉爱则孝,结旧好则安。”赵盾的想法,我们也都能理解,就是他觉得只有立一个好的国君,国家才能被治理得很好,大家才会信服。
赵盾的想法没错,可是有两个人都反对他,一个是赵盾的政敌狐射姑,一个则是晋襄公的妻子穆赢。狐射姑想要迎立公子乐,即晋文公和文赢之子;穆赢则要立自己的儿子夷皋。
赵盾的口才明显更胜一筹,狐射姑嘴上说不过,心里更愤恨,不肯善罢甘休。所以,当赵盾派出先蔑、士会赴秦迎立公子雍时,狐射姑也派人赴陈迎立公子乐。但此时的赵盾,在晋国已经可以胆大妄为了。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立即派人在半路结果了公子乐。狐射姑出离愤怒了,但在实力上明显无法与赵盾抗衡,索性就将一腔怨气都对准了阳处父。因为,他认为,让他失势、让赵盾得势的人正是阳处父,而且阳处父一族在晋国没什么势力。
于是,他就派狐鞫居暗杀了阳处父。可这一报仇之举,自己没能痛快成,倒给仇人赵盾提供了打击报复的机会。赵盾以此为借口,杀了狐鞫居,削弱了狐射姑的势力。狐射姑见大势已去,为了保住性命,逃奔翟国。
再说,晋襄公留下的寡妇穆赢自知赵盾等人欲废太子后,就日日怀抱太子夷皋到朝堂上号泣,并对众大臣说:“先君有何罪?太子又有何罪?你们想废了太子,别立他君,将置太子于何地?”
每每散朝之后,穆赢又会抱着太子跑到赵盾家对他哭诉:“先君临终之时,将太子托付于你,曾说‘此子若成材,是受卿之赐;若不成材,也要归罪于卿’。君虽已去,但言犹在耳,你为何要违背君命呢?”
自从除了狐射姑后,在晋国赵盾已经不畏惧谁了,穆赢也不在话下。而穆赢这一哭倒提了醒:不立小太子,也不能杀,只能留着他日后与自己为敌。所以,眼下的形势,这个小太子倒是不二人选。当机立断,赵盾改变了原计划,决定扶立太子夷皋继位,是为晋灵公。
而此时,先蔑、士会保着公子雍,在秦国大军的护送下,正奔晋国而来。众臣都慌了神,纷纷向赵盾请示:“失信于秦,如何谢罪呀?”赵盾不愧是赵盾,很平静地说:“如果立公子雍,那秦国就是上宾;如果不立,那秦国就是敌国。我们已经决定不立了,如果派人去谢罪,那就是承认错在我们,秦倒有理由打晋国了。所以,为今之计,应当以兵拒之。”
对于晋国的反复,秦国必不肯善罢甘休,战争势必爆发。既然终归要打,那就要占据主动,打得理直气壮。所以,赵盾理所当然地将秦国认定为敌国,主动出击,带领部队,连夜出袭,大胜秦军于令狐。令狐之战,是赵盾扶立晋灵公之后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这次胜利,不但让晋国再次扬威天下,也让赵盾彻底扬威于晋国。而秦国,却自此一蹶不振,开始了沉沦岁月。所以说,世上本没有对与错,赢得胜利了才分得出对与错。这一点,赵盾看得尤为透彻!
令狐之战后,晋与齐、宋、卫、郑、曹、许在扈结盟,晋仍为盟主。在此次会盟中,各国君主拜会的皆是赵盾,而并非晋灵公。可见,在当时的晋国,国君已成了摆设,赵盾已成了掌权者。
有人曾这样问赵盾的政敌狐射姑:“赵盾与赵衰相比,二人孰贤?”狐射姑答道:“赵衰乃冬日之阳,赵盾乃夏日之阳。冬日之阳赖其温,夏日之阳畏其烈。”
【关于赵盾之父赵衰的生平与个人传记,有兴趣的可回看往期的这篇:晋国大夫赵衰:敦厚处世也能建功立业 谁说敦厚不能建功立业称王称霸?晋国此人就是】
狐射姑对赵盾的评价,很精辟。赵盾,执政风格强硬,说一不二,对不顺从自己的人,常给予严厉打击,绝不手软。在他执政时期,晋国上下无不感受到“夏日之阳”的强烈!
赵盾不知道,立夷皋为君这件事,为自己后来的命运,以及晋国的命运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夷皋继位后,是为晋灵公,晋灵公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他昏庸无道,淫靡奢侈。赵盾曾多次直谏,遭到了晋灵公的厌恶,而惹来杀身之祸。
晋灵公早就厌烦了赵盾对他的处处制约,也担心总有一天赵盾会对他不利,就决定先下手为强,派出了力士鉏麑去暗杀赵盾。
要趁早下手哇,鉏麑一大早就潜入了赵盾的府第,内室之门已大开。虽为时尚早,赵盾却装束已毕,正襟危坐。鉏麑能够担当此任,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忠君,但其实,他也爱国,敬爱那些能为国办事的人。
赵盾早就把晋国当成了自己家的,每天都从早忙到晚呢。鉏麑见赵盾如此勤政,跟晋灵公说那个阻碍社会发展的旧恶势力也不太相符,爱国主义情操油然而生,不忍下手,但不下手又违背了忠君的信条。纠结来纠结去,他决定纠结死自己,一头撞到树上死了。
晋灵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宴请赵盾,却暗伏甲士,准备袭击他。赵盾的车右提弥明跟随赴宴,察觉不对,就走上前对灵公施礼:“臣侍君宴,酒过三巡而不告退,非礼也!”言罢,就扶着赵盾走下殿来。灵公要将杀害进行到底,怕人力不济,又唤出猛犬追咬赵盾。提弥明拦住猛犬,徒手将其打死。
看来,关键时刻还得用人,赵盾不由感叹:“弃人用犬,虽猛何为?”
但他想错了,灵公也没忘了用人,很快又派出甲士追击赵盾。提弥明保护着赵盾,与追兵展开搏斗,但终因寡不敌众,力尽而亡。
就赵盾认为已在劫难逃时,戏剧性的一幕却上演了。追兵中的一人,突然对其他人倒戈相向。这个倒戈的人掩护着赵盾,杀出了重围。之后,赵盾问他:“何故如此?”他答道:“我乃桑林中俄倒之人!”赵盾又问其姓名、住处,他却不愿再说,就逃亡他乡了。原来这个人曾经饿了三天,恰巧遇到狩猎的赵盾,赵盾给他吃饱了,还满足他的要求也给了他家中的老母饭吃。
此处也是各种戏曲影视剧“赵氏孤儿”的出处。
赵盾脱险后,匆忙出逃。不久,赵盾之弟赵穿就在桃园杀了晋灵公。赵盾未及出境,就被迎接回来了。国君没了可以再立,反正晋文公儿子多,只要自己安然无恙就行。返朝后,他派赵穿赴周迎回了晋文公的小儿子黑臀,扶立他继承君位,就是晋成公。赵盾依然是正卿,重掌国政。
稳定内政之后,赵盾开始倾力争霸。当时,能对晋国构成威胁的国家主要是楚国,和它那位也堪称豪杰的执政者——楚庄王。晋楚两国,在赵盾、楚庄王这两位豪杰人物的领导下,展开了多年的戮力角逐。值得赵盾欣慰的是,在他的有生之年,晋国始终未落下风。
不难看出,赵盾虽身为臣子,但其平生所为却非臣下能为。可以说,他是不在其位而谋其政。故而,他的一生也颇受非议,而最大的非议,就是“弑君”之罪。
关于晋灵公被杀,晋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其君,并将此记载公示在朝堂之上。赵盾当然不悦,毕竟他没有亲自动手。
可董狐却说:“你官居正卿,逃亡而不越境,返朝又不讨贼,弑君之人舍你其谁?”赵盾无语相对,只能惋惜自己因为不舍得离开家而招来了骂名。但他虽大权在握,但除了这一点惋惜,最终还是选择了尊重董狐的职业操守。
所以,孔子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赵盾谥宣),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境乃免。”
假道伐虢的故事告诉我们,糊里糊涂,目光短浅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而死,孟达的下场有多惨?
太监净身过程是怎样的?揭秘你不知道的阉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