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隋朝 >

隋朝皇族“隐士”杨智积

趣爱秀 2021-08-20 22:51:57 原文链接:网络

杨智积是杨坚弟弟杨整的儿子,也就是杨坚的亲侄子。北周武帝时期,杨整在和北齐的战斗中牺牲,杨智积也因此成为烈士子女。杨坚称帝建立隋朝后,追封自己的弟弟杨整为蔡王,爵位由杨智积继承,又加封杨智积为开府仪同三司,同州刺史,杨坚给自己的这个侄子的赏赐待遇十分优厚隆重。

隋朝皇族“隐士”杨智积

虽然杨智积贵为亲王,但他的生活却十分的简朴平淡。在担任同州刺史期间,杨智积既没有外出旅游或者打猎,也没有呼朋唤友、花天酒地。每天除了忙工作(处理政务),就是读书。

杨智积对”朱门酒肉臭”的贵族生活似乎一点也不感兴趣,内心表现的很是清心寡欲。他结交的朋友都是一些文学爱好者,平时招待朋友也就是几盘点心水果,几杯酒而已。家里养的歌妓也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会出来表演下歌舞。杨智积真的是一个奇怪的人,放着内容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不玩,美酒不喝,美女不享受,却偏偏要过一种隐士类型的生活。他的这种行为要是被“诗仙”李白看见了,一定会被李白骂作傻子的。因为小李的人生格言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但杨智积偏偏要在贵族圈子里过着平淡如水,没有一点油腥的生活。

杨智积不但对物欲没有过多的追求,还对皇权充满了恐惧和担心,生怕皇族内的政治斗争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别人劝他置办点产业,增加些个人资产,但他却引用平原君暴晒发霉财物的故事,说道:“平原君晾晒发霉财物那是为财物多而发愁,我幸亏没有什么财物值得去烦恼,还经营产业干什么呢?”为了避免自己的儿子们“坑爹”,给家族带来灾祸,杨智积只让儿子们学习《论语》和《孝经》,平时也不让他们结交很多的朋友。目的就是不让儿子们有过高的才能,不让他们接触太多的人,以免招来灾祸。杨智积这样的做法多少有些因噎废食 ,现在的父母估计很难会赞同他的做法。现在的父母巴不得孩子能多学几门功课,多交些朋友,以便掌握更多的技能,从而在社会上立足。可是,人家杨智积也有自己的苦衷。毕竟政治斗争是冷酷血腥,六亲不认的。孩子的发展是被毁了,以后在社会上可能表现的窝囊点,但起码他们的生命安全有了比较大的保障,给家里带来政治灾难的概率也会小很多。

可见,皇族家里的孩子也不一定生活幸福快乐。

杨玄感叛乱攻打东都洛阳,结果打了几个月也没有打下来。于是,他放弃了洛阳,又准备向西进攻隋朝首都长安。为了阻止杨玄感向长安进军,给镇压叛乱的官军争取时间,时任弘农太守的杨智积想了一条妙计。

一天,正在快速向长安进军的杨玄感半路上被一些突然冒出来的老百姓拦住了。这些老百姓向杨玄感提供了一个重要情报:弘农城防守空虚,城里还有大批粮食物资,只要去攻打就可以打下来。杨玄感一听还有这么好捏的软柿子,十分高兴。他决定搂草打兔子——捎带着,先去把弘农打下来再说,长安嘛?不着急打。毕竟军队这么多人是要吃饭和找个地方住的,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军事据点自然再好不过。不过,有一个人却着急了。这个人就是成语“牛角挂书”的主角——李密,现在是杨玄感的高级参谋。他认为现在当务之急是把长安攻打下来,在关中站稳脚跟,否则弘农城一旦攻打不下来,政府军追上来,大家就全部完蛋了。但杨玄感没有听从李密的建议,执意要去攻打弘农城。可是,杨玄感没有想到,这是杨智积

给他下的一个圈套。

杨玄感带领部队来到弘农城下,杨智积已经站在城头等候多时了。还没等杨玄感开口,杨智积劈头盖脸地就冲着杨玄感骂了起来,真是什么难听骂什么,估计把杨玄感的祖宗都问候了一遍。杨玄感是个尊严感极强的人,哪里受得了这等侮辱,他下令军队全力进攻弘农城。看到杨玄感向自己大举进攻,杨智积开心地笑了。他知道,被愤怒冲昏头脑的杨玄感已经落入了自己的圈套里面。只要把杨玄感牵制在弘农,就能给政府军争取几天时间。一旦镇压叛乱的政府军追上来,杨玄感就将插翅难逃,他的失败也会注定。

然而,此时的杨玄感已经被愤怒的情绪绑架,现在他的脑子里只想着一件事——拿下弘农城,杀掉杨智积。但李密已经看穿了杨智积的阴谋,他苦口婆心地劝杨玄感放弃攻打弘农,赶紧向西进军长安。可杨玄感一点也没有听进去,还是固执地要求全军向弘农城发起冲锋。几次攻打都没有效果之后,杨玄感索性让人放火烧城门。看着城门下熊熊燃烧的烈火,杨智积没有害怕,也没有慌乱,他淡定地笑了笑,随后也命人在城门内侧放火,而且火势比城门外面的还要大,整座城门变成了一道熊熊燃烧的火墙。可见,杨智积逆向思维能力确实很强,把对自己的不利条件变成了有利条件。

杨玄感这下子傻眼了, 别说人了,现在连只老鼠都钻不过去。就这样,杨玄感在弘农城下了三天的苦功,却都被杨智积变成了无用功。

这时,一路追赶杨玄感的各路政府军终于追了上来。没把弘农城打下来,追兵又赶了上来,没办法,杨玄感只好带领部队仓皇向西逃窜,但他的灭亡已经注定。不久,杨玄感被征服军团团包围,落得个兵败身死的悲惨下场。

可以说杨智积为平定杨玄感叛乱立下了大功,按理说,杨广应该好好奖赏下自己的这位堂兄弟杨智积。但是,《隋书:蔡王杨智积》里面却没有提到杨广对杨智积的奖赏。按照杨智积的性格,估计他也会拒绝一切赏赐的,还会把功劳推给别人。

三年后,蔡王杨智积跟随杨广去了江都(今江苏扬州)。当时杨广因为三征高句丽失败,在雁门被突厥人围困,全国各地起义不断,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绝望,对周围的亲人也变得很不信任。杨智积为此担忧焦虑,心里很不安生。后来卧病在床,杨智积拒绝了医生的治疗

,因此病情不断加重,不久就去世了。临终前,他对身边的亲人感慨道:“现在我才敢说保全着脑袋入土为安了。”和杨素一样,为了避免政治灾祸,杨智积选择了变相“自杀”,他在临终前说的话不禁让人唏嘘感慨。

纵观杨智积一生,他对于物质生活没有过多的追求,也不祈求儿子们飞黄腾达,只想着平平安安地过一辈子,就像隐士一般,只不过他是一个皇族“隐士”。

- 临终前,杨智积庆幸自己保全了声誉和脑袋,得以善终。我突然觉得他的一生多少有些可怜。按照他的才能和身份,在历史的舞台上本来可以大有作为的,但他却选择了成为历史长河中一名默默无闻的人。不过,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杨智积选择过一种平淡无奇的生活,这也符合他内心的追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