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厕所文化 >

趣说厕所文化

趣爱秀 2021-08-19 00:15:23 原文链接:网络

别不好意思,也请不要将我和屎尿诗人贾浅浅联系到一起。人家可是大诗人,教授,我不是。但我知道,凡为动物,都是离不开吃喝排泄的。区别就在于文明与否。

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知道害羞,为了遮丑、保护隐私和自尊,认为不能随意乱拉乱排,所以才有了方便之地“厕所”。

厕所,古称溷(hùn)藩、圊(qīng)、轩,因古时农家的厕所一般都是用茅草来遮蔽,故又称“茅厕”。从字形上看,厕,半边亮,从广,像屋,即半边敝开的建筑。“厕”字里面的则,谐音为“侧”,与正室相对,可引申为“房子旁边的侧屋”。

趣说厕所文化

《说文》释义:“厕,清也。”《释名》:“溷,为浊;圊,为至秽之处,宜常修治使洁清也。”《周礼·天官》:“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为其井匽(yàn,清代王念孙认为“井匽”就是隐蔽的厕所),除其不蠲(juān,积存的意思),去其恶臭。”,可见我国早在两三千年前,就有专人负责给周王等贵族打扫房间卫生、冲洗厕所。《墨子·旗帜》:“于道之外为屏,三十步而为之圜(huán,围墙的周长),高丈。为民溷。″说的又是古人往往还在路边道旁修建为人所方便的厕所。古人管上厕所叫“如厕”,又叫“出恭”,非常文雅。那今人呢?其实,今人上厕所的说词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情况,男士们便会说:“我去方便方便” 或“我去解手”, 女士则多为“我去一下洗手间。”

厕所虽然登不得大雅之堂,但与之有关的糗事还真不少。《晋书·刘寔传》:西晋时的富翁石崇,家里的厕所装潢考究,超级豪华,有如仙宫;设有绛纹帐,裀褥甚丽;两婢持香囊,方便后还要换上新衣服。朝中重臣刘寔去如厕时,还以为进了石崇的卧室。因不习惯,最后还是找普通厕所进行了方便。东晋大将军王敦第一次上妻子武阳公主家的豪华厕所,也闹了个大笑话:厕所内放着用来塞鼻子的干枣,王敦以为是供如厕人食用的,全吃了;走出厕所,婢女端来一盆加香的皂角水,又被当作茶水一饮而尽。接着,吐出一口白沫,让旁边的美女"皓牙明眸",笑到叉气。

记得前些日子,有“摊上大事”的,在接受调查时,谎称上厕所,意欲找点刺激。这种事,在古时也有,不过,人家可都是为了逃生。如当年刘备投靠刘表,刘表忌贤妒能,有暗害之心。一日,刘备觉察到刘表手下的蔡氏兄妹要对自己下黑手了,便借口内急,偷偷从厕所溜出,骑着的卢马跃过檀溪,逃之夭夭。《晋书·王戎传》:"八王之乱"时,成都王司马颍想拉王戎一块儿造反。王戎不想干,借口内急,跑到厕所,故意踩垮蹲坑木板,假装吃了“五石散”引药性发作,掉进粪池,虽喝了几口粪水,熏得半死,但却躲过了一劫。

要说“斯文”和“雅”点的,不能不提联语。如“来也匆匆,去请冲冲”。清代文人魏善伯,曾写有厕联“成文自古称三上,作赋于今过十年”。一联两典故。“三上”源自欧阳修的治学经验:“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十年”则是指左思作《三都赋》事:“在门庭,在厕所置纸笔,有得辄记之”,耗时十年。品读之,可谓是书香四溢,高雅至极。

民国时期,徐悲鸿:“到此方不中饱去,问谁非为急公来。”用以讽刺国统区的官僚:只有到了厕所这样的地方,才不会中饱私囊,下联是说真正为国为民而忧虑的人实在太少。亦为佳话。

顺此,再信手捏来几幅:

站立观瀑布

蹲下听涛聱

欢迎领导常来蹲点

喜接平民复往净身

宽衣解带求轻松

一切尽在不言中

大开方便之门

解决后股之忧

这联还有个横批:众屎之地

如果不加解释,恐怕没有人能知道厕所的另外一个别名“雪隐”吧?这也是我写这篇文字的动因,即受此启发的。

近些年,在杭州生活,偶于拱墅区(原下城区仓河下)的一处公厕,不只看到了“雪隐”的介绍,同时还看到两幅厕联。

趣说厕所文化

趣说厕所文化

先说出处。有谓这与宋代名僧雪窦明觉(山)隐居灵隐寺有关:掌便所役三年而大悟。意即担任打扫厕所之职三年,达到了极高的精神境界。“雪隐”二字,是分别取自雪窦明觉的“雪”和灵隐寺的“隐”组合而成。“雪”为洁净之意,“隐”为隐处;合而为一,乃有净洁隐处之意。只是这为佛家的厕所,仅为该寺所用,后被通用,成了“厕所”的代名词。

公厕的对联甚觉有趣,是写在五块木板上,除“得大自在”无对(疑为横批)外,其余四句,我是这样排列的:

临池得轻松

面壁求解脱

东西南北同一道

古今中外不二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