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嘉道二帝的名字避讳

趣爱秀 2021-08-17 12:26:31 原文链接:网络

我是奕昊,为大家简说历史,点击上方“关注”,为您分享有趣和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延续上一篇文章的话题,我们今天继续来讨论嘉庆和道光两位皇帝的名讳问题。为了更好地讲述名字避讳的这个问题,先为大家普及一下关于清帝的字辈问题。首先,在清朝前期的四位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帝、康熙帝),爱新觉罗家族按满族习惯,从名字上分不出辈分。他们并没有字辈之分,名字可以根据老皇帝的心情或者意愿随意起的。入关以后,受到汉文化正统影响较深的康熙帝,给子孙取名时才开始采用辈分字,而且大家也会发现一个规律,就是第一个字是相同的,比如:康熙帝的儿子们都是“胤”字辈,(至于雍正帝登基后,为兄弟们改名,已在另文中有过阐述,在此不作赘述。),第二个字虽然不同,但他们具有相同的偏旁即“礻”旁,比如:皇长子胤禔,皇次子胤礽(废太子)、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雍正皇帝)等等。再说雍正帝的儿子是“弘”字辈,第二个字都带“日”字,为什么弘历不带日字,已在其他文章中分析过。乾隆帝开始就为儿孙辈及以后几辈,想好了相应的字辈即“永绵奕载”,后续的字辈将在以后进行分享。他给儿子辈起名时,第一个字是“永”字,第二个字是带“王”字,比如: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嘉庆帝,他的名字是爱新觉罗.永琰,就带王字旁的。

嘉庆帝的子辈是“绵”字,第二字都是“忄”,但唯独道光帝的第二字没有用竖心旁,这可能和当时雍正帝给乾隆帝起名时的想法有相同之处(此为笔者臆测)。道光帝的名讳是爱新觉罗.绵宁。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一些问题,什么问题呢?所有史书中在写嘉庆帝、道光帝的名字的时候,并没有用笔者上述所用到的两个名字,而是另一种写法——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那为什么同一个人,他们的名字会有不同的写法,难道是史书记载有误吗?

嘉道二帝的名字避讳

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

嘉道二帝的名字避讳

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

其实不然,这就涉及到一个名字避讳的问题了。要说明白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乾隆帝身上,他自己是一个毫不“避讳”的皇帝,他的名讳不存在避讳的问题,但觉得如果将来儿孙想要天下人再进行避讳,那就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想到这里,乾隆帝随即下旨,还对后世皇帝的避讳改名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朕以为与其改众人之名,以避一人之名,莫若改一人之名,使众无可避,较为妥善。”也就是说,乾隆帝认为,与其让天下人为了一个人的名字的避讳问题改变,还不如就皇帝一个人把名字改了,使众人无可避讳,这样更为妥善。个人觉得,乾隆帝这种做法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处处为别人着想,不要因个人的一己之私去损害普通大众的利益,仅此而已。

我们具体的来看一下,如果不对皇帝进行改名的话,会存在哪些麻烦之处。比如:诗人写诗,诗名叫《咏某》,当中的“咏”就犯了皇帝的名讳,需要避讳。您觉得这么一系列的操作,诗人还有诗兴写诗吗?再比如:写一篇文章关于游泳的,其中的“泳”字你要避讳,否则就不能发表,甚至会坐牢,这可真的得不偿失。干脆还是不写为好。道光帝的名讳是爱新觉罗.绵宁,他的名字中的“绵”,和“棉”、“锦”、“帛”等等相似,天下百姓在写的时候都会产生很大的不便。所以乾隆帝此举可谓大大地方便了天下百姓,也是为天下百姓考虑,值得点赞。但是并不是说,嘉庆帝和道光帝的名讳就不用避讳了。史官在撰写史书的时候,对皇帝的名讳还是要进行一定规范的避讳,那究竟要怎么避讳呢?我们先来说一下,嘉庆帝名字的避讳,把“永”字改成不太常用的“颙”,并且最后一笔是不写的,“琰”字虽然不改,但是最后一笔也是不写的,具体在史书上不同的写法见下图。

嘉道二帝的名字避讳

嘉庆帝的名讳

道光帝名字的避讳,把“绵”字改成不太常用的的“旻”字,旻字中点是不能写的,“宁”字就有所不同了,繁体字宁字中间是个心,避讳写法也做了相应地调整,具体在史书上不同的写法见下图。

嘉道二帝的名字避讳

道光帝的名讳

不仅如此,紫禁城还有一道门,也因为道光帝的名讳而改名,它就是广宁门,现在的名字叫广安门,就是为了避讳而改,但从侧面让我们了解到广宁门改名的具体时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写在结尾

通过几篇文章的解读,我们大致把清朝前期和中期的几位皇帝的名字避讳问题讲了大概,不能说十分完备,聊以慰藉,下一篇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分享有趣的历史故事,敬请期待!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