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周文王 >

周文王为何名垂青史?

趣爱秀 2023-07-22 20:39:46 原文链接:网络

我国的史家是十分苛刻的,因为所处时代和看问题角度的不同,他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就带有许多的成见和自己的标准。即使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有所作为的皇帝,如秦始皇、汉武帝,还是因为滥用民力、治国急躁等因素而遭人诟病。不过,在漫长的历史中,还是有一些广受赞誉的君王的,如周朝的奠基者周文王。那么,他为何名垂青史呢?



商朝康丁元年(前1152),周文王姬昌出生于岐周,也就是今陕西省岐山县一带。姬昌的父亲季历,又被称作公季,因为德行出众而得到了诸侯们的尊重,于是,商王文丁便将他召入朝中,封为了“方伯”、“牧师”,表面上对他十分优待。不过,实际上文丁却因为公季被诸侯亲爱而十分忌惮,于是不久便将其软禁致死。

公季去世后,方伯的爵位被姬昌继承,因为处在西方,所以人们便称他为“西伯”。据《史记》记载,姬昌“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作为领导者,善于收买人心是十分重要的品质,姬昌能够尊老爱幼、推崇仁爱,身为西伯却愿意对地位低下者以礼相待,这些都是其人格魅力的外在表现。



因为姬昌的贤名,一时间,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等贤士都前往归附,其中,鬻子就是后来南方诸侯国楚国的始祖鬻熊,而辛甲则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甚至,因为互相谦让以致最终双双隐居山林而被世人视为大义典范的孤竹国两位王子伯夷、叔齐也在听说了姬昌的事迹后心向往之。

姬昌的壮大引起了纣王的注意,在大臣崇侯虎的劝说下,纣王选择了将姬昌监禁以避免他威胁统治。不过,很快姬昌的臣子便搜集了美人、异兽等献给纣王,而喜形于色的纣王很干脆的将姬昌释放,丝毫不考虑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回到西岐,姬昌又做了一件令百姓归心的壮举,那便是向纣王请求废除炮烙之刑。



历代史家细数纣王罪行时,都离不开炮烙之刑,它是一种“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的残酷刑罚。为了让纣王将其废止,姬昌不惜用洛水以西的自己领土来换,在纣王眼里,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仅仅是取消一个自己的“娱乐项目”就能换到土地,何乐而不为呢,而对于姬昌,这是他向天下展示仁德的一大方式。

姬昌通过一系列的善举取得民众和诸侯们的信任和支持,建立了很高的威望,也在励精图治下将自己领地内治理的国安民乐、井井有条。当了四十二年西伯侯后,姬昌终于称王。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后,追谥姬昌为文王。因为对周朝建立起到的奠基作用、对历史演进起到的推动作用、对仁治思想的早期实践,以及对《周易》的演绎,周文王姬昌得到了后世的广泛赞誉,并且最终以明君、圣主的形象名垂青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