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我选蒙恬,就从以下四方面来谈蒙恬吧。
横扫匈奴
蒙恬的祖辈世代为将,战功显赫,到蒙恬这一代更是达到鼎盛。在统一六国的战斗中,蒙恬积累了足够的作战经验,他的屡战屡胜,也赢得了秦始皇的称赞和赏识。秦统一后,蒙恬并没能坐享荣华富贵,而是被赋予了更加艰巨的使命——北定匈奴。秦始皇统一中原的过程中,匈奴趁机越过黄河,占领了河套,直接威胁到秦都咸阳的安全,成为秦朝最大的边患。
面对匈奴的挑衅,秦始皇选择了蒙恬。
首先,蒙恬青年时期就长年守卫在北方边境,对匈奴的作战方法比较熟悉,这些经验是那些长年征战中原的老将无法与之相比的;
其次,蒙恬是秦军里最富有进攻精神和野战能力的将领,秦朝的其他将领经常作战的是中原地区的攻坚战,并不具备在塞北草原上与匈奴进行野战的经验。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在黄河之滨,蒙恬统领一支三十万的秦军北击匈奴,秦军以步兵为主,匈奴以骑兵为主,两军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蒙恬果真不负众望,以破竹之势,在黄河上游地区击败了匈奴各部大军,迫使匈奴望风而逃,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在这一战中,蒙恬重创彪悍勇猛的匈奴,使其溃不成军,四处狼奔逃跑,此后几十年,匈奴都不敢进汉地。
为加强河套地区的防线,蒙恬统率重兵坐镇上郡,在河套黄河以北地区建立亭障、修筑城堡等,以此作为黄河防线前哨的阵地。蒙恬的英勇善战,出奇制胜,一次次打败匈奴,为北方带来了十几年安稳的社会环境,也为开发河套地区创造了便利条件,成就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绩,被人们称赞为“中华第一勇士”。
人箭合一
蒙恬抗击匈奴取得巨大成功,大大削弱了匈奴的实力,巩固了秦朝大厦的根基,蒙恬一时成为秦帝国名驰朝野的大将。蒙恬抗击匈奴,从军事角度分析,与后来汉朝反击匈奴的战法截然不同。此时的秦朝还没有汉朝那样数量庞大的战马,骑兵的数量也远远少于汉朝。除了作战技巧外,作战工具同样重要,尤其是在野外沙漠上与匈奴作战时。秦军在战场上有一个非常核心的武器一弩,这是一种当时中原人所特有的武器。
匈奴人并没有弩,这种作战工具代表了当时军事技术的高峰。蒙恬在使用重装战车战术时,为体型高大的战车配备各式各样的弩箭,一发射起来密集如雨,其效果如同现今的坦克。而当时匈奴主要使用单一的兵种,遇到奇特的作战工具时难免慌神,这也一定程度加速了匈奴的落败。一百多年后的汉武帝,为解除匈奴的威胁,倾全国之力,数次远征,前后足足花了二十年的时间。而蒙恬只经此一役,就重创匈奴。
蒙恬的军事指挥才能得以在击退匈奴一战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固然因其出身将门,经验丰富。但更不可忽视的是早年驻守边防时,他对匈奴作战战术的细心研究,这些都为他打败匈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精修秦道
蒙恬打败匈奴、拒敌于千里之外后,并未一劳永逸,而是继续带兵坚守边陲,同时寻找制服骑兵的新战术。通过长时间的地形观测,蒙恬研究出了“用险制塞”,以城墙来抵挡骑兵的方法。在得到秦始皇的批准后,蒙恬调动几十万的军队和百姓,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防护城墙全部连接起来,并进行整修和加固。从此,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长达五千多公里的城墙,阻挡住了匈奴南侵的铁骑,使北方农业区域不再受到掠夺。
蒙恬在修筑万里长城这一壮举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这延绵万余里的长城现在已经成了举世闻名的旅游景点,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连毛泽东都发出这样的感慨:“不到长城非好汉”。为了减轻徭役,蒙恬和公子扶苏曾经多次上书请求秦始皇,商议如何合理安排人力,以达到减轻徭役的效果。
另外,蒙恬还派人修筑了从秦国都城咸阳到九原的宽阔直道,解决了九原原本交通闭塞的局面,也极大地加强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战事频发的秦国,此条直道的修筑对于调动军队、运送粮草器械物资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风风雨雨、烈日寒霜,蒙恬驻守九郡十多年,其威名令匈奴闻风丧胆,不敢越雷池一步。
“大”字当前
俗话说:“一头狼带领一群羊,结果羊都变成了狼;一头羊带领群狼,结果狼都变成了羊。”
蒙恬死后其统帅的三十万秦军顷刻间散不堪。军队的衰败,使秦帝国更快地走上灭亡之路。这也从反面证明了蒙恬的将领之才,体现了他不可或缺的地位。蒙恬好比秦帝国的一根强大支柱,支柱一旦倒下,大厦必定是难以矗立长久的。总结为一句话即“将军神武,‘大’字当前”。
大将蒙恬的“大”字,首先来自他的大谋大略。仅凭“蒙恬”二字,就足以令肆无忌惮的匈奴闻风丧胆;只要蒙恬在,“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抱怨”,这是何等的神气和威风。大将蒙恬的“大”字,也来自他的大武大勇。尽管屡次为国建功立,但遭受冤案时,蒙恬对使者的回答朴实而诚恳。他说他并不怕死,也甘心一死。他想告诉胡亥,面对死亡,我并不怯;但我希望让你不要再昏昏噩噩、忠奸善恶不分。从那段简朴的临终之言中,我们领略到了他的义胆侠肝和宽阔胸襟,令人肃然起敬。蒙恬含冤死后,三军将士感其贤达明良,怀愤含泪。他们用战袍撩土将他安葬在绥德城西大理河川,其坟形成了现在的小山丘,与扶苏墓遥遥相望。
后人有诗赞云:“春草离离墓道浸,千年塞下此冤沉。生前造就笔干枝,难写孤臣一片心。”
假道伐虢的故事告诉我们,糊里糊涂,目光短浅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而死,孟达的下场有多惨?
太监净身过程是怎样的?揭秘你不知道的阉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