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导航
趣爱秀 >生活百科 >

古时候辽国有几个民族?(古时候辽国有几个民族组成)

趣爱秀 2022-12-11 09:44:05 原文链接:网络

历史上的大辽国是多民族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主体民族是谁?

现在一般写的是汉族,又说辽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我们研究历史,应该去从当时历史的角度去看,如果以现在的中国国家体制,是汉族为主体民族,其他的民族是少数民族,现在的观点是对的。但把现在的观点当成古代人的观点,显然不妥。

现在看,大辽国或契丹国居住着多民族,有契丹族、奚族、女真族、渤海族、阻卜、汉族等,个人认为应该是契丹族为主体民族,理由有以下几点。

1、从国名上看,大辽是在中原地区使用的朝代名,就当时而言,实行的是双国号,就是大辽国和大契丹国同时使用,大契丹国的国号更正规一些。从国名上看,就表现出契丹国就是契丹人的国家。而同时使用大辽国号,则更多是对汉族和宋朝而言,使用了汉人习惯的国号。我们从国号中,就可以判断这个国家统治者宣布的这国家主体民族是契丹族。

2、从国家建立和发展看,辽国或契丹国一直就把本民族发展的历史作为辽国或契丹国的源头,或说是建国前历史,契丹的早期历史。大辽或契丹国是契丹族作为主体创建。一般把耶律阿保机称帝作为建国开始,实际上,这只是国家制度走向比较完备,但这之前,不论你是否承认他们是否属于国家,政权和制度一直存在。

大辽国的历代皇帝及皇后都是契丹人,关键部门主要官员也是契丹人,掌握国家大事决定权的是契丹人。所以大辽国或契丹国从其源头一直到结束,契丹人占主导地位的事实,从没有改变。

3、从文化上,从历史上,在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中,契丹人是一直保存自己文化,而且是保存自己传统文化比较好的。因为大辽实行一国两制,契丹人的文化、生活习俗和政治法律制度都是按本民族的文化和体制进行。

辽国实行的一国两制,也非常重视一国,就从一国的整体上,契丹人的文化体制是居主体地位,契丹语叫国语、契丹服饰叫国服。契丹的民俗叫国俗。契丹的一切文化都与这个国家等同起来的。

现在我们国家的56个民族平等的国家,但因为汉族是主体民族,所以在文化等方面,带国或中字头的基本是指汉族的传统文化。如国学,国外也叫汉学,主要就是汉族的传统文化。研究满族历史文化的叫满学,研究蒙古历史文化的叫蒙古学,研究藏族历史文化的叫藏学,一般不会把满学、蒙古学、藏学叫国学。再比如中医,主要就是汉医,日本就称汉医。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一般都另外冠上本民族名称,如蒙医、藏医、苗医、满医等。现在说中文,指的就是汉文,一般不会把少数民族文字如蒙古文、藏文、朝鲜文、满文等叫中文。现在常说的国画,是中国画简称,是汉族传统的绘画艺术,而比如藏族的唐卡绘画艺术,一般也不会称为国画。

4、历史上中原人看法,历史上无论是史书还是文学作品,一般常说辽人,就指契丹人,金人,就是指女真人。当然,当时中原人也知道那里有很多汉人,只是具体说的时候,才会谈到某人祖籍是汉人。但要笼统的说辽人,一般指的就是契丹人。而且很多文学作品和历史书上把抗辽英雄讴歌为民族英雄或称爱国英雄,也就是在一般文学作品和历史书上,也是把辽等同于契丹,而不认为辽是汉族为主体的国家。

5、现在认为辽朝主体民族是汉族,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汉族人口多。但现在看,辽朝疆域非常广阔,而汉族主要是居住燕云十六州,汉人的主要人口就是在燕云十六州,但历史上,燕云十六州也居住了大量胡人,如唐朝时候控制这一带的安禄山史思明等都是胡人。现在怀柔有好几个冠渤海的地名,那以前就是渤海人的居住区。燕云十六州长期处于边境地带,一直的胡汉杂居。

这样看,从居住面积上看,汉人主要聚集地占的不大。即便是汉人主要聚集的燕云十六州,有是胡汉杂居。因为辽朝是多民族国家,缺乏对很多民族统计,所以从辽朝人口总量上,汉人并不一定占有绝对优势。

而且现实中,存在人口多的民族不算主体的情况。比如新加坡,现在来说是一个移民为主的国家,据有关部门统治,汉人占了人口的74.2%,马来族占13.3%、印度裔9.1%和欧亚裔/混血占3.4%。但因汉人等属于后去的移民,马来族占的虽少,确是这里的原著民族,所以把马来语确定为国语。

在国内的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区,如内蒙古,也是汉人占绝对优势,但因为这里原著民族是蒙古族,所以实行为蒙古族的自治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