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掌握了数的除法运算。最早使用是在先秦时期,或更早一些。形成于那个年代的《筭数书》中,关于除法的表示方式共有7类19种,涉及55条。
自公元前春秋战国时代之前,我国出现了用“九九”表计算乘法以后,人们也总结了用口诀来计算除法的方法。《孙子算经》上说:“凡除之法,与乘正异。”当时我国主要是用算筹和口诀来计算除法的。
【除号的来源】:
我们现在除法运算所使用的除号“÷”被称为雷恩记号,是一位瑞士学者雷恩(Johann Heinrich Rahn,1622—1676)于1659年在一本代数书中首先使用的。1668年,该书被译成英文,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得以流行起来,直到现 在。
因为“÷”号在欧洲大陆曾长期被用来表示减法,为了与减法区别,后来一位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G.W.Leibnitz,1646—1716)主张用“∶”作除号,与当时流行的比号一致。现在世界上有些国家仍然用“∶”做除号。
除号“÷”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该符号代表除法以分数的形式来表示,一的上方和下方各加“‧”,分别代表分子分母;另一种说法是,不以分数表示时,横线上下的“‧”是用来与“-”区别的符号。
喜欢一个人,恋上一座城
那个少年,我很抱歉
真爱,如空谷幽兰,如诗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