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在国内制造“惊喜之夜”的同时,也引发国外舆论关注。
今天上午,法晚记者在搜索引擎新闻一栏中搜索“China”,天宫二号无疑问鼎话题榜。而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文章,表达出不少外媒的兴趣点:发射天宫二号为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成功铺路。
对此,俄罗斯卫星新闻网称,中国建成空间站的时间节点,与时间接近,这意味着届时中国或将成为全球唯一一个拥有在轨空间站的国家。据说,一些欧洲的宇航员已经为此开始学习中文。
美媒此时则再次呼吁,美国应尽早与中国在太空领域开展合作,跟上发展的步伐。
国际空间站面临退役 期待中国为太空实地科研提供可能
俄罗斯卫星新闻网15日报道称,俄罗斯《航天新闻》杂志观察员伊戈尔·利索夫表示,发射天宫二号是发展中国航天计划的必要步骤,没有它就无法建成多模块空间站。
文章指出,与天宫一号相比,天宫二号更“宜居”。它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具备支持2名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30天的能力。“天宫是先行实验平台,建成大型空间站是中国神舟项目的终极目标。”报道援引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琼·约翰逊·弗里泽教授的话评论道。
随着天宫二号升空,《德国之声》看到未来国际空间合作的新契机。由于国际空间站ISS2024年到期退役后,其“身后事”尚无定论,德国宇航界希望中国的空间站能如期建成,为太空实地科研提供可能。
德中太空合作项目的负责人布朗说:“国际空间站最迟到2028年将停止使用,此后可能会出现一个不明朗的过渡期。中国的空间站或许将成为能提供太空环境下研究的唯一场所。”
国际合作是大趋势 媒体呼吁美国转变
布朗认为,国际合作是空间站领域的大趋势,因为一个国家的力量是不够的。尽管俄罗斯现在试图单独运作国际空间站后继空间站,但他们会发现这是行不通的,从资金和技术上都需要多国合作。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明确表示,将继续与加拿大、日本和欧洲合作,以期维持载人空间站的长期运作。
对此,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此次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将给中国航天事业带来重要的战略点,是未来中国空间站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而中国新空间站的建成,或许将有助整个世界航天格局的改变。
国际知名科学期刊英国的《自然》发表文章说,这个实验室上的一些科学实验设备由中国和欧洲国家联合开发,随着更多类似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中国正成为全球科研人员测试空间科学理论的“激动人心之地”。
“中国发射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强调中国建设空间站的“雄心”,随后,文章话锋一转,呼吁美国尽早与中国在太空领域开展合作。
报道表示,中国进入太空探索的时间较晚,直到1970年才发射首颗卫星,那时美国已成功登月。不过,过去40多年来,中国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资源进行相关研发和培训,未来不但打算将探测器送上火星,还计划将人送上月球。
德自称走在前沿 早已与中国联合研发
在天宫二号备受关注之际,《德国之声》则“爆料”,本国早已走在合作前沿。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布朗博士是德中太空合作项目的负责人。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天宫二号上虽然没有德国实验项目,但一款名为Kardiolab的测试装置为德国和法国联合开发,用于监控宇航员心肺系统健康状况。
布朗博士指出,在与中国进行太空合作方面,美国的立场比较保守,而德国在西方国家中处于前沿。早在2011年,神舟八号飞船就搭载了中德合作开发的实验装置SIMBOX,成为两国空间技术合作的开端。
此外,德国航空航天中心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正在就进一步的空间研究合作,包括联合开发空间站的硬件和研究设备进行准备和前期调研。
报道指出,空间实验室更像是空间站的前身,任务是为建造复杂程度更高的空间站做准备工作。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后建成永久性空间站,2022年全面运行,可在轨运行10年以上,长期驻留3人,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复活节兔子的由来 复活节兔子是恐怖的吗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 端午节的来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