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每逢阴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都要在江河湖海上举行赛龙舟,还要吃粽子、戴香袋、踏青采艾蒿等,这些活动已成为千古不变的习俗,从古至今一直在沿续着。
若说到端午节的来历,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爱国诗人屈原。相传战国时,楚襄王宠信奸佞,屈原因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秦国趁机进攻楚国,楚地千里疆域毁于一旦。眼见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屈原抱巨石投汩罗江而去。当地百姓闻听屈原投江,纷纷前来救助,他们顺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未寻见屈原的尸体,湖面上舟船往来穿梭百舸争游的场景蔚为壮观。这一日正是阴历五月初五日。后来,每逢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意在怀念屈原。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水里,只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尸身不被吞食。
清明既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重要传统节日。
“清明”含义是气候暖和,草木萌发,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与其他节气不同的是,清明还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相传,先秦已有设坛祭墓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化为坟前祭拜。至隋唐时,寒食上坟的习俗在民间已成为风习。因寒食节是在清明的前几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两节合一,就形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直到现在,上坟扫墓的日期规定也不是很严格,清明前后时间都可以。清明祭扫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后人记起先人,感恩先人,不忘先人的恩泽。
春天最重要的节日当然是春节。描写春节的诗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的意思是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正月初一:又称大年初一,也就是我国的农历春节,民间俗称过年。
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传统习俗有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地方的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清明既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重要传统节日。
“清明”含义是气候暖和,草木萌发,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与其他节气不同的是,清明还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相传,先秦已有设坛祭墓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化为坟前祭拜。至隋唐时,寒食上坟的习俗在民间已成为风习。因寒食节是在清明的前几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两节合一,就形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直到现在,上坟扫墓的日期规定也不是很严格,清明前后时间都可以。清明祭扫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后人记起先人,感恩先人,不忘先人的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