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先秦时期,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间传说之一,同《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并称为“四大民间传说”。千百年来,这个优美的传说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对民间的伦理道德和大众的文化心理发生着重要的影响。
牛郎织女传说最早出于《诗经·小雅·大东》,是对天穹中被银河隔开的商参二星(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艺术想象。这一诗歌意象逐渐为后世民众拟人化,并被赋予了人文象征涵义,转化成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故事。
当然,据学者考证,牛郎织女的传说也是有原型的,在《行唐七十二笔古人歌》中记载:上方出的张玉皇(玉皇大帝),管天管地管人间。王母娘娘玉亭出,九个闺女九落凡。牵牛郎出在坟台里,只里出的织女仙。那么,我们先复原一下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原形:
在乾河西边有一名男青年,因养牛和勤奋而出名,叫牛郎,而在河东边,有一个以纺织出名的织里村,村中有一个因织布而远近闻名的织女。有一天,织女过河时巧遇牛郎,织女被牛郎人品深深吸引而产生爱慕之情,有意嫁给他,却因牛郎家中贫困,遭到家人的反对。无奈之下,织女只好私自跑到牛郎家成了婚。奴隶主知道后,遂派人强行抢回了织女。牛郎骑着牛追赶,当来到乾河西边时,忽见山洪暴发,牛郎被洪水挡在河边。人们对强行拆散牛郎与织女的爱情纷纷表示谴责,并找到织里与织女家人说理。在这种情况下,奴隶主才被迫同意每年让牛郎与织女见一次面。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牛郎与织女,把埋葬牛郎的地方叫作“牛郎坟”,把牛郎坟边上的村叫作坟台村。把牛郎被挡在乾河的地方叫乾犊,后又改叫“犊乾城”。由于后世人们对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深为感动,广为流传之后,逐渐成为民间百姓喜闻乐见的传说故事。
从基本内容和思想倾向看,牛郎织女传说展示了我国农耕文明下男耕女织的社会结构和封建宗法制度下婚姻不自由的社会状况。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得到民众的广泛同情,这成为传说传播和繁衍的动力,也推动了“七夕”乞巧风俗的形成。
面对这一百姓喜闻乐见、民间广为流传的传说故事,很多地方纷纷把神话故事中的情节和名称与当地联系并起名,这也造成了牛郎织女发源地异常混乱的局面。当前,共有河南鲁山县、山西和顺县、湖北郧西县、江苏太仓以及山东沂源县5个地方共同争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牛郎织女之乡”发源地的称号。
毋庸置疑,“牛郎织女传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如今,“牛郎织女传说”更是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被称为“中国情人节”。
假道伐虢的故事告诉我们,糊里糊涂,目光短浅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而死,孟达的下场有多惨?
太监净身过程是怎样的?揭秘你不知道的阉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