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吏部 > 尚书 > 天官 >

吏部尚书为啥叫天官?有什么依据或者有什么说法?

趣爱秀 2022-04-05 13:34:01 原文链接:网络

如果是明朝前期,那不用说,肯定是尚书大。如果是中期今后就不好说了。得具体状况具体分析。有可能是阁员大,也有可能是尚书大。举个比如,隆庆四年初的高拱便是天官,深得隆庆信任,连首辅李春芳都不鸟。


1


洪武13年阴历九月至洪武15年阴历七月,是太祖皇帝测验四辅官的时代;洪武15年阴历十一月,始设殿阁大学士,设置了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其间礼部尚书邵质、检讨吴宗伯、翰林学士宋讷、典籍吴沉分别为四处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等人担任,以教导太子。永乐四年,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这也是很多人认为是明代内阁准则的初步。这一时期的内阁大臣是入直文渊阁,参与机务,仍旧是皇帝的侍从大臣,没有专门的工作衙门和下僚。更没有首辅、群辅的区别,也不存在有六部官员充当。永乐五年的阁臣中黄淮这年是右春坊大学士兼侍读,胡广是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杨荣、杨士奇、金幼孜等人不过是谕德、庶子级别;四年后这几个人不过是差遣做实录的总裁关或纂修官;田澍先生认为洪武建文时期是内阁准则的萌芽期,永乐时期是创建期,洪熙、宣德、正统初年是发展期,嘉靖至万历初年是鼎盛期,万历中后期是衰落期。我个人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洪武、永乐、洪熙、宣德时期,内阁阁臣的任命都是皇帝特简,也便是钦点;正统时期,呈现了阁臣及部臣引荐等状况;廷推是弘治年间的事了。《弇山堂别集》卷18记载:“弘治乙卯曾经,内阁大臣皆特简,不从廷推”。弘治八年由于内阁缺员,皇帝命令仿照廷推其他大臣的方式来廷推阁臣,终究选中了李东阳和谢迁二人入阁。由于廷推是吏部安排,会同九卿、科道官来推选,因此从这时开端,大臣们入阁就更加看重廷推,特简被视为羞耻。



严格按照官品来说,尚书的等级更高;就常识来讲,一般大学士权势更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