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田芳先生的评书《隋唐演义》中,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程咬金的三板斧,招式是:劈脑袋、掏耳朵、小鬼剔牙和捎带脚。
起初很唬人,程咬金的招式如下山猛虎般将敌人打得抬不头来,可是三招过后,程咬金就没辙了。原来三招之后还是这三招,等敌人回过神来,程咬金就难以取胜了。三板斧的诀窍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在评书中,程咬金多少有些不靠谱,但在正史中,程咬金是个十分可靠的将领。
众所周知,武则天在掌权初期,为了稳固权力,杀了不少宗室成员和文武大臣,其中更是有来俊臣、周兴等酷吏压场,无数官员惨遭毒手。
王皇后、萧淑妃被武则天所杀,上官仪、裴炎等人也先后死于武则天手中。程咬金同样是前朝老臣、位高权重,那么为何武则天没杀程咬金呢?
作为深受深受李世民、李治信任的大将,程咬金在隋末乱世,先在李密手下做事,李密失败后,程咬金又归附了王世充,王世充人品不好,随即程咬金和秦叔宝才投奔了李世民。之后,程咬金就成为李世民手下一员猛将,跟随李世民攻灭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屡立战功。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秦王集团和太子集团剑拔弩张,为了皇位,李建成准备对李世民不利。一方面准备暗杀计划,其次,在李渊面前诋毁李世民身边的文臣武将,意图削弱秦王集团的力量。作为大将,程咬金也成了太子集团的眼中钉,因此程咬金被外派为康州刺史。程咬金的态度很坚决:“大王的左膀右臂正在被翦除,如此这般,怎么能保全自身?我老程有死而已,必定坚守在大王身边。”
史料记载:“又谮左一马军总管程知节,出为康州刺史。知节谓世民曰:“大王股肱羽翼尽矣,身何能久!知节以死不去,愿早决计。”
可见,为了李世民,程咬金可以连命都不要,可见君臣关系有多么铁,当然了,李世民待程咬金也不薄。贞观年间, 程咬金任职左领军大将军,封为卢国公,程咬金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名留青史。
在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期间,命程咬金留守长安,皇帝在外亲征,留守京城的人必定是亲信中的亲信。李世民去世后,程咬金率领飞骑军护卫李治回长安即位,从这几件事可以看出,李唐皇室对程咬金的信任,远非一般大臣可比。武则天并非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皇家子弟,在经历无数腥风血雨后,她才逐步掌握大唐权柄。对于程咬金这种忠心耿耿的股肱之臣,武则天不敢动也不能动。
而且,程咬金和武则天之间还有一定的“同盟关系”。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李治想要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也是武则天掌权的关键时刻。为了增加筹码,李治便找到了开国大将李勣,李勣坚定了站在了李治身后,并支持李治废立皇后的决定。
在这关键时刻,程咬金在做什么呢?当年的五月十四日,程咬金被任命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去讨伐西突厥的沙钵罗可汗。史料记载,“癸未,以右屯卫大将军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以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
此时的程咬金正在进攻西突厥。由此,我们看出,程咬金还是坚定地站在李治这一边的,或许程咬金没有明确支持武则天,但支持李治,就好比站在了武则天这一边。李勣在政治上支持皇帝,而程咬金在军事上为国家开疆拓土。从本质上,李勣、程咬金已经和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军功集团划清了界限。
当然,作为武将的程咬金,在其有生之年并未过多的参与朝廷的争夺,在武则天掌权期间更是如此。“癸未(初十),任命长孙无忌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掌管尚书、门下二省事务。” 由于长孙无忌掌握大权,所以 李治即位初期,朝政大事他都做不了主,凡事都要征求长孙无忌的意见,只有长孙无忌点了头,这事情才能办。
李治并不糊涂,作为皇帝,皇权他当然是要拿到手,可是只凭他一人势单力薄,所以李治找了不少帮手,其中最得力的就是武则天。武则天不仅是李治的皇后,而且精于权谋,于是李治和武则天“双剑合璧”,共同对付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最后,长孙无忌本人被逼自杀。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太宗朝的宿将,也是当时军方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程咬金,并没有参与其中。但如此一来,他不仅避免了陷入权力争夺的漩涡之中,更是明确的承认他是坚定地站在皇帝一边。
到了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建立周朝。而程咬金在公元665年就已经去世了。所以,程咬金是否会因为捍卫李唐的正统而与武则天正面抗衡就不得而知了。当然,也就不会给武则天杀掉程咬金的机会。
由此可见,无论是武则天掌控朝政,还是成为皇帝,都不会对程咬金动手。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假道伐虢的故事告诉我们,糊里糊涂,目光短浅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而死,孟达的下场有多惨?
太监净身过程是怎样的?揭秘你不知道的阉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