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句古话:“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提到江南很多人联想到的肯定就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多以私家园林为主,始建于春秋吴国建都在姑苏城。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
苏州自古留下来的园林有多达一百七十多处,现在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目前只有十九处。
到苏州游玩如果你是第一次来,没有比拙政园更好地选择了。
这栋建筑在历史上换过很多主人,不由自主被分成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
花园分布在住宅北侧占地六十多亩是苏州最大的私家园林。
拙政园在布局设景中,严谨有序地用对景、借景、幻景等等造景手法创造了堪称经典的园林风光。
拙政园中部布局利用原来自然的溪池走向,让整个风景显得镜花水月。
水池是长长的,从东向西看,园外北寺塔身姿耸立,眼前美丽的镜花绿植和远处的高塔是一种景色的对比,而高高的塔身恰好又倒映在水池之中,这是借景的妙笔。
在水池的四周,山上、岸边、池端、廊道都建有各色小亭,这些亭子和周围的环境组成一个个画面,又都按着造景的要求,造成了一组组对景。每一个亭子正对着另一个亭子,在空间布局上是对峙的,在景观上是对视的,在外形上是相仿的,方亭对方亭,长方亭对长方亭,六角亭对六角亭,但细细观察又各有特点。
这些亭子从题名额匾和周围种植的树木花卉也可看出造园者的匠心。“雪香云蔚”——植梅,春景;“荷风四面”——植莲,夏景;“待霜”——植枫,秋景;“绣绮”——植蜡梅,冬景。这是四季景色的对应。
拙政园香洲
香洲是旱舫,隔河相对的是倚玉轩,两房相对,香洲内装有一面大镜子,将对岸的景色映现出来。沿路走过去是得真亭,亭内正面壁上镶有整片的镜子,使走过的游客都会造成幻觉,以为前面还有一片深邃的花园,这里都是运用的幻景手法。
拙政园倚玉轩
在拙政园的水池东南面是一组院落,把大空间划分成一组小空间,用房、廊、墙相互分隔成不同的景致,而这些院落又是连通的,组成封闭安静而又有意境的景色。这里有“海棠春坞”观花弹琴,“听雨轩”纳凉赏雨,“玲珑馆”“嘉实亭”尝果看竹。
往西另一侧的“玉兰堂”、“志清意远”以及“小沧浪”,那是品茗待客的地方。整个园林是大园和小院的对比,是开敞和隐蔽的对比,组成不同的景区。
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
园名是园主王献臣所起,用拙者之为政也之意。“拙”,实指不善在官场中周旋的意思,是陶渊明“守拙归园田”中的“拙”。也是儒家一贯提倡的道德标准,与“巧言令色”、“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等相对,“拙”还有挖地种菜的意思。
主厅远香堂,实际上是四面厅,造型稳重又舒展、通透。堂额取《爱莲说》中“香远益清”句意。赞美莲花的清香、洁净、亭立、修整的特性与飘逸、脱俗的神采,也展露了作者思想深层的佛学因缘。所以,“香远益清”指的是君子高尚的品德、美好的声誉,恰如莲之暗香潜溢,流芳远播。
拙政园从建园、输园到归园有着数不清的故事。当时大画家文徵明与园主人王献臣是好友,曾为此园作记并画图。王献臣的儿子不争气,父亲去世后赌博成性,一夜之间便把这座拙政园输掉了,成为后人的话柄。明代崇祯四年(1631),拙政园东园荒废,被侍郎王心一买去,他叠山理水,建亭造楼,名“归田园居”。拙政园在清代,变化甚多。曾有一段时间做过朝廷“驻防兵将军府”,后来又落入吴三桂的女婿王永宁手中,吴三桂反清失败,拙政园又落入清官府。这座私家园林迎来送往,前前后后经历了将近三十多位主人。
拙政园还与《红楼梦》的诞生不无瓜葛。相传康熙末年,园的一部分为曹寅购得,曹雪芹就诞生在园内,少年时也常在园中游玩,所以大观园的许多景致描写取材于拙政园。
西部花园呈现的是一派西洋风格,其中最重要的建筑就是卅六鸳鸯馆了,精美华丽,南部叫“十八曼陀罗花馆”,北部叫“卅六鸳鸯馆”此匾额为清末状元洪钧所题写。据说洪钧曾把赛金花安置在园内,住的便是这卅六鸳鸯馆。园内现在还可看到一株年代久远、盘根错节的香木,据说是赛金花手植的。
南厅十八曼陀罗花馆的曼陀罗花即山茶花。“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此馆匾额是晚清苏州的另一个状元陆润庠所题。陆状元和洪状元在苏州话里洪、陆谐音“红、绿”这一红(洪)一绿(陆)同邑两状元为同一建筑写匾额,为厅堂增色不少。
假道伐虢的故事告诉我们,糊里糊涂,目光短浅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而死,孟达的下场有多惨?
太监净身过程是怎样的?揭秘你不知道的阉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