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赐履按:这回讲魏文帝曹丕。我们先看两条史料。
第一条,《资治通鉴》载,秋七月,冀州大蝗,饥。
第二条,《三国志·文帝纪》载,秋七月,冀州大蝗,民饥,使尚书杜畿持节开仓廪以振之。
这两条史料讲的是同一件事,都是公元222年冀州闹蝗灾。只不过,《通鉴》给我们的感觉,在曹丕治下,百姓民不聊生。但《三国志》则表明,蝗灾之后,曹丕专门派督导组赶赴灾区,带着皇帝的信物,开仓振灾,给老百姓送去政府的关怀。
司马光记载的是事实吗?是。
司马光记载的是全部事实吗?不是。
然而,缺少了全部事实与部分事实之间的那部分,就会让人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冀州闹蝗灾,曹丕决定得了吗?不能。但曹丕可以决定救,或者不救。于是,他让尚书杜畿持节开仓振灾。
这个,司马光不记。说明什么?
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司马光在黑曹丕。
司马光和曹丕有仇吗?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司马光姓司马。篡了曹魏政权、建立了西晋王朝的司马炎,也姓司马(司马光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的后代。而司马孚则是司马懿的亲弟弟,司马炎的族叔祖)。
黑篡了汉的曹丕,就是给篡了魏的司马氏洗白。这个,就是人性逻辑,也部分地体现了政治逻辑。
可见,在涉及切身利益时,以士大夫道德楷模闻名的司马光,他那管儿史笔,也是一笔写不出两个“司马”来。
【司马光:衣赐履,你诬蔑!】
所以,我们读史,要慎而又慎。史官记录的,不一定是编造,但可能与事实有偏差。这个偏差,可以送一个人上圣坛,也可以送一个人上耻辱柱。
我不姓司马,所以我指出司马光这个恶意的不记录。如果我姓司马,可能对此就视而不见了。
这一回,我们给曹丕作个不完全小结。
不着调还是善纳谏?
公元220年,十月,曹丕接受汉献帝刘协的禅让,成为大魏朝的皇帝。一时间,满朝大臣都称颂魏朝的功德,对已经灭亡的汉朝,嘲笑的,批评的,诋毁的,回荡在曹丕经过的每个角落。只有散骑常侍卫臻不断向大家解释禅让的大义,称赞汉朝的美德。
曹丕好几次见到卫臻,一看他打算说话,就抢先开口:
老卫,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说的都是对的,汉朝确实很有美德,因此,普天下的珍宝,我都一定跟山阳公(献帝刘协)共享。
***
有一次,曹丕对侍中苏则说:
老苏啊,跟你说个事儿,你以前攻破酒泉郡、张掖郡的时候,西域曾派使臣到敦煌郡,他们贡献的珍珠太特么炫了,直径有一寸诶!你说,这么大的珍珠,咱还能买得到吗?
【这哪是珍珠啊,明明是健身球嘛!】
苏则面无表情,说:
如果陛下以教化润泽中国,使恩德远播沙漠(应指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珍珠这样的东西,自会有人送来。如果要向人求取才能得到,还能算得上珍贵吗?
曹丕默然。
***
曹丕征召中郎将蒋济为散骑常侍。早前儿不久,曹丕给征南将军夏侯尚下了一道诏书,说:
你是我的腹心重将,所以对你委以重任。你可以作威作福,有杀人和赦免人的特权。
夏侯尚看了诏书,乐得直冒鼻涕泡儿,忍不住就想嘚瑟,正好碰到蒋济,夏侯尚就把诏书拿出来显摆。蒋济抵达京城,曹丕问他有什么见闻,蒋济说:
陛下,我真没看到什么值得称道之处,只听到了亡国之语罢了。
曹丕一听,脸色大变,强忍怒气,问蒋济何出此言。
蒋济说:
“作威作福”,《尚书》中清楚地将它写作戒律。天子无戏言,古人对这一点非常慎重,还请陛下明察!
曹丕释然,立即下令追回给夏侯尚的诏书。
衣赐履说:这里解释一下。作威作福,现在表示妄自尊大,滥用权势,只是形容一个人牛逼闪蛋的作派而已,但以前不是的。据说,周武王灭掉商纣之后,请商朝遗臣箕子介绍治国思想。箕子说,只有天子才有权给人以幸福,只有天子才可以给人以惩罚,只有天子才可以吃美好的饭食,而臣下没有权力给人以幸福和惩罚,也没有权力吃美好的饭食。也就是说,“作威作福”这个事儿,只有天子能干,臣子是不能干滴,臣子干了,就是僭越。所以蒋济有此一说。
注:《尚书·洪范》载,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
又一次,曹丕要迁徙冀州籍士兵的家属十万户,充实到河南郡(河南省洛阳市东白马寺东)。当时大旱,又闹蝗灾,百姓饥馑,朝廷各部门都认为不可以,而曹丕态度却很坚决。侍中辛毗和朝廷大臣请求晋见,曹丕知道他们要说这个事儿,就板起面孔等着。大家见皇上脸色不好,都不敢说话。
辛毗说,陛下要迁徙士兵家属,理由是什么?
曹丕说,你认为不对?
辛毗说,确实不对。
曹丕说,我不和你讨论。
辛毗说:
陛下认为我不算个蠢才,所以将我安排在身边工作。我的职责就是提供意见建议,陛下为什么不和我讨论呢?我说这些话,对我个人并没有什么好处,完全是为国家着想,陛下又有什么理由对我发脾气呢?
曹丕也不答话,站起身要走。辛毗三步并作两步赶上前,一把拉住曹丕的的衣襟。曹丕用力夺回衣襟,头也不回地走入内室。过了好一阵子,曹丕又出来了,对辛毗说,佐治(辛毗的字),你搞什么搞嘛!你这样逼我有意思吗!
辛毗说,强迫移民,既失人心,又没那么多粮食,所以我不得不力争。
曹丕于是把迁徙的数目打了个对折,只迁徙了五万户。
【这哥们儿没事儿就给曹丕上眼药】
又一次,曹丕外出打猎,对官员们说,射野鸡,可真爽啊!
辛毗在旁边说,对陛下来说,是爽了;对我们这些臣子来说,可是真不爽诶。
曹丕再次默然,以后就很少出去打猎了。
衣赐履说:上面的这几件事,散见于《三国志》相关传记里,司马光都给拢到公元220年曹丕称帝这年了。分开看,没啥感觉,拢到一起,立即感觉曹丕这个货整天不着调,不是琢磨着再弄点大珍珠,就是带着文武百官满世界打野鸡,怎么看也不像是个有为之君啊。
我们换个角度看,卫臻、苏则、蒋济、辛毗这些人,跟皇上说话,怎么都跟训傻小子似的?他们就不怕,曹丕被训急了抽他们,甚至砍了他们?要知道,曹丕可不是挼货诶,他杀起人来,那屠刀也是冒着寒气的诶。以前我们讲过,公元219年,身为魏国太子的曹丕处理魏讽谋反案,一次就诛杀了几千人,他是下得去狠手的。那苏则、蒋济他们还敢这么对曹丕说话?只能说明,曹丕这人,是讲道理的,是听得进劝的。臣子们敢于批评,并非臣子们胆大,而是曹丕给了臣子们批评的空间。
这是优秀帝王应该具备的一个品质——从善如流。
九品制与察举制
公元221年,曹丕下令,各郡、封国人口满十万的,每年举荐孝廉一人。对特别优秀的人才,不必拘泥于人口。
衣赐履说:这条命令很短,但字字都浸透了老百姓的血泪。我们对比一下汉和帝时的一道诏令:
……自今郡、国一律每二十万人每年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举二人,六十万举三人,八十万举四人,一百万举五人,一百二十万举六人。不满二十万的二年举一人,不满十万的三年举一人。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和帝时,二十万人举荐一人,一个郡的人口或超过一百二十万。到了曹丕时代,十万人就举荐一人,是曹丕打算扩招公务员队伍?当然不是。而是因为人口锐减,各郡根本凑不到二十万人啊,那种人口超过百万的郡,恐怕已经绝种了。为什么呢?因为,一是百万人口的郡岁举孝廉十人,这是不可能的;二是上面我们刚说了,曹丕要从冀州迁十万户到首都洛阳来(河南郡),也即,东汉时人口稠密、最为繁华的首都洛阳地区,已经荒无人烟,到了要从外地移民的地步了。从一个简单的察举命令,我们就可以推测,连年的战争,致使生灵涂炭,多少百姓死于战火。
公元222年,正月,曹丕下诏说:
现在考评推荐干部,与古代推荐人才是一样的。哪怕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会有忠信贤达之人。如果先给年龄设个坎儿再推荐人才,那么,吕尚、周晋根本不可能建立后来的功业。现命令各郡、国选拔人才,不必拘泥于年龄老幼;儒生能够通晓经术,吏员能够懂得文墨、熟悉法令,就可以考试选用。有关部门要追究那些弄虚作假之辈。
衣赐履说:吕尚就是姜太公,据说八十多岁才步入仕途。周晋是周灵王的太子,聪明过人,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为政的才干。这条诏令进一步透露出,人口太少,中青年干部的选取已经非常吃力,不得不放宽选举年龄。
早在公元220年,在曹丕已经继承魏王、尚未称帝时,尚书陈群认为,汉朝任用官员,并没有把人才都选举出来,于是建议设立九品官人的制度:
在州和郡都设置中正这个职位,以确定应该选用哪些人才;中正由各州、郡里,中正贤德、能够鉴别人才的人担任,由他们鉴别人物品行、能力,分出高低不同等级。
【曹魏重臣】
衣赐履说:九品官人法始自曹丕。从曹丕专门下诏令确定郡国推荐孝廉的人数,以及取消年龄限制来看,在他执政期间,九品制和察举制可能是并行的,或者有某种程度的融合。有人说九品官人法是曹丕为了当皇帝与士家大族作的政治妥协,我坚决反对。
关于九品官人法,以后我们专门探讨。
轻刑减赋,体恤百姓
总体上看,曹丕还是比较宽厚的,对老百姓比较体恤,我们举几个例子。
曹丕称帝之后,民间常有诽谤朝廷的流言,曹丕很生气,下令凡诽谤朝廷者,一律诛杀,对举报者给予重赏。治书执法高柔上书说:
如今诽谤者杀,举报者赏,这样就使得那些犯了错的人想悔改都没有机会,又会促使诬告成风,这并非减少诽谤、教化天下的好做法。当年,周公发布文告,盛赞商朝的祖宗,而没有把小人之怨太当回事儿。汉文帝时,也曾经废除妖言诽谤的法条。我认为应该取消诛杀诽谤、赏赐举报的法令,以仁、恕之道治理天下,教化百姓。
曹丕不听。于是,诬告之风愈演愈烈。曹丕见状,下诏说:
敢以诽谤相告者,他举报别人什么罪,就给他判什么罪。
这样,诬告之风,渐渐刹住。
公元223年,正月,曹丕下诏说:
自乱世以来,战争频仍,天下之人,互相残杀。如今海内初定,敢有报私仇的,诛族。
公元224年,正月,曹丕下令说:
从今以后,除了谋反大罪可以举报之外,其余的,有关部门一律不得受理。有诬告的,以其罪罪之。
不久,又下令群臣讨论减轻刑罚,以惠百姓。
十一月,冀州发生饥荒,曹丕派使者开仓振灾。
公元225年,二月,曹丕派使者在许昌和沛郡之间巡视,过问民间疾苦,对穷困者给予救助。
此外,减税、减赋的事,曹丕也做了不少,我们就不罗列了。
衣赐履说:总体上看,曹丕在位六年时间,魏国政权稳定,百姓日子也还过得去,至少比他爹曹操时代要强多了。其实,我个人感觉,曹丕这个人不太喜欢打仗,但是“一统天下”的政治理想,或者说政治责任,促使他必须——
讨伐东吴
曹丕曾问过贾诩,是先打刘备,还是先打孙权。贾诩说,那两个家伙都挺难打,咱还是先发展自己,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为妥。
曹丕不听。
公元222年,曹丕从洞口、濡须、江陵三个方向同时攻打孙权,小胜,但没有取得战略性突破(可参详拙文《夷陵之战后,曹丕对孙权发动了全面进攻》)。
公元224年,七月,曹丕打算进攻东吴,侍中辛毗劝谏说:
现在国家初步安定,土地虽然广阔,人口却很稀少,在这时动用百姓,为臣看不出有什么好处。武皇帝(曹操)多次出动精锐,也只不过刚刚到达长江,就无奈退兵。现在,我们的军队在数量和质量上并不比从前更强,而孙权治下稳定,兵多将广,干掉他恐怕并不容易。臣以为,我们当前最好的策略,莫过于休养民力,开垦田地,十年之后,再调集人马,讨伐叛逆,必定一举成功。
曹丕说,依你的意思,是要把孙权这个后患留给子孙喽?
辛毗说,从前周文王所以把商纣留给武王去消灭,是因为他知道时机尚未成熟。
曹丕不听,留下尚书仆射司马懿镇守许昌。八月,亲自乘龙舟指挥水军,沿着蔡河(在安徽省阜阳市注入颍水)、颍水(在安徽省寿县西南正阳关注入淮河),进入淮河,到达寿春(安徽省寿县)。九月,抵达广陵(江苏省扬州市)。
东吴安东将军徐盛向孙权建议,砍伐大树,制作木桩,立在岸边,再用芦苇编成的席子包挂在木桩上,做成假城池和假望楼,沿江布置,迷惑曹丕。于是,一夜之间,东吴在石头城至江乘一线,立起无数城池和望楼,连绵相接,长达数百里。孙权又下令,多派大型舰船下水,在长江上往来巡游,显示我大东吴的军力。
当时长江水位上涨迅猛,曹丕临江而望,叹息说:
尽管我有万千铁骑,却毫无用武之地,看来无法取胜了!
十月,曹丕回到许昌。
衣赐履说:关于徐盛做假城池的记录,出自晋朝人干宝的《晋纪》,干宝是什么人?他最有名的作品不是《晋纪》,而是《搜神记》,被喻为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我没看过《晋记》,但一夜之间建起数百里“伪装工程”的神话,我只能说是《搜神记》的笔法。
公元225年,二月,曹丕下诏,以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随御驾出征,负责督察各路军队,总领随驾尚书台事务;以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留守许昌,负责处理留守尚书台事务。
八月,曹丕下令水军从谯县沿涡水进入淮河。十月,前往广陵故城,在长江岸边检阅军队。魏军将士十余万,旌旗飘荡数百里,大有跨过长江的意图。吴国布置军队严阵以待。当时天气寒冷,江边结冰,战船无法入江。曹丕眼望长江的汹涌波涛,叹息说:
哎!这是上天注定要分割大江南北啊!
于是下令撤军。
【曹丕:大江横隔,朕当奈何!】
衣赐履说:这次征东吴之后,估计曹丕统一天下的想法也就搁下了,也没办法不搁下——几个月之后,他就去世了。实际上,我感觉曹丕跟他爹不太一样,曹丕不是一个战争狂人,对蜀汉,他就打过一次,打败刘封,并房陵、上庸、西城为新城郡,任命孟达为太守。对东吴,好像征讨次数挺多,实际上真正交锋的,也就同时进攻洞口、濡须、江陵那次,此外,要么规模不值一提,要么双方根本就没照面儿,隔着长江互相竖了竖中指而已。特别是上面讲的公元214年、215年这两次,与其说是征讨东吴,不如说是集体公费旅游。
朴素的“唯物主义者”
曹丕对待生死的态度,颇有一些值得称道的地方。
公元217年,曹丕当太子的时候,爆发大瘟疫,病死者甚众。和曹丕关系亲密的建安七子,有五个死于这场瘟疫。曹丕感叹人生,给大理王朗写了一封信说:
生有七尺之形,死后不过一棺之土,只有立德扬名,才可以不朽,其次不如著书立说。疫疠数起,士人凋落,我是何人,偏偏就能得享天年吗?
衣赐履说:我个人感觉,从这一时期开始,曹丕对死亡恐怕就有相当深入的思考了。
公元222年,十月,曹丕在首阳山(河南省偃师县西北)东麓营建自己的陵墓,下了一道命令,大体意思是:
……葬,就是藏,就是让人找不到的意思。我的墓地,不要造坟植树,不要建立寝殿、修筑园邑、铺设神道,而要与山成为一体。人死之后,尸骨感觉不到痛痒,坟墓也不是灵魂安息之所,棺椁足以盛放朽骨、寿衣足以裹住朽肉,也就可以了。我之所以选在不长庄稼的地方建造陵墓,就是为了让后世之人找不到我埋葬的地方。我下葬的时候,不要放入防腐用的灰炭,也不要用金银铜铁珍玩陪葬,放些个陶制的瓶瓶罐罐就行了。棺木刷三遍漆,嘴里不必含有珠玉,也不要给我穿上金缕玉衣,那些东西,都是愚人所为……汉文帝的墓没有被盗挖,是因为里面啥也没有;光武帝的墓被盗挖,就是因为在旁边种了树的缘故。所以,霸陵(文帝墓)完好,功在张释之;原陵(光武墓)被盗,则罪在明帝。张释之因为忠于使命而利于文帝,明帝却因敬爱父亲,反而使光武帝尸身遭受凌辱……自古及今,没有不亡之国,也没有不被盗掘的陵墓。丧乱以来,汉家皇帝的陵墓,无不被盗,盗贼们偷走金缕玉衣,放火烧墓,让死去的皇帝们的骸骨遭受火刑,这岂不让人哀痛!其原因全在于厚葬封树……如果谁违背这条诏令,擅自更选陵墓,我就会被在地下戮尸,那就相当于我又被戮了一回,又死了一次。这就是臣子蔑视故去的君父,不忠不孝,如果死者有知,将不会保佑你们。特令将这条诏令收藏在宗庙之中,另录副本存放于尚书台、秘书监及三公府中。
衣赐履说:曹丕这道诏令,出发点虽然是担心死后被人挖坟戮尸,但隐隐透露出,他似乎有点唯物主义精神诶。
【据说这是曹丕墓】
我不知道曹丕墓后来被盗了没有,有知道的读者烦请相告。
另外,还有一个例子也挺有意思。
公元221年,六月二十九日,日食。有关部门上奏,请求罢免太尉贾诩,以应天谴。曹丕下诏说:
上天降下灾异,主要是谴责元首,而把过失推给四肢,这岂是大禹、商汤归罪于自己的本意呢?现下令,文武百官各司其职,今后再有灾异,不可弹劾三公。
衣赐履说:天降灾异,三公背锅,这套建立在天人感应学说上的荒谬制度,已经运行百多年了,连职业背锅的三公们都没有异议,曹丕竟然予以废除,这是需要勇气的,值得一大赞!
不过,从帝王统治的角度来看,废除这个制度,未必是对的,这使得曹丕自己没有回旋余地了。
限太监、压外戚、防宗室
历史真的很吊诡。曹丕虽然说出了“自古及今,没有不亡之国”的话,但毕竟还是希望曹家江山永固,因此,在吸取了西汉七国之乱和东汉太监、外戚乱政的教训之后,曹丕对太监、外戚、宗室都给予了制度性打压。
公元220年,曹丕下令,宫中的宦官任职,不得超过各署令(六百石以下)。
公元222年,曹丕下诏说:
妇人参政,是祸乱之本。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向太后奏事,皇后家族的人,不得担任辅政之职,不得无功而受爵位。
同年,三月初一,曹丕封皇子曹叡为平原王,晋封皇弟曹彰等人为王。四月,封鄄城侯曹植为鄄城王。
但是,曹魏对诸侯王的管理相当严格。当时,诸侯王只有封国,没有半点权力。各王国只配备百余名老弱残兵当警卫,与都城相隔千里,而且不允许诸侯王到京城朝见皇帝。朝廷还在各国设置防辅和监国等官员,监视王爷们的行动。史称,曹魏的王爷们,虽贵有王爵,但实际上与平民百姓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想做平民百姓而不可得。各种法令严峻急切,王爷们的过错和恶行,昼夜不停报往朝廷。
【七步诗纯属扯淡】
据说北海王曹衮勤奋好学,行为谨慎,从来没有过失。北海国文学和防辅就商量说:
咱俩奉命观察北海王的举止行为,他有过失,我们要上报朝廷;但人家做了好人好事,我们也应该向朝廷汇报啊。
于是,两人联名上表,把曹衮一顿猛夸。曹衮知道之后,非常惊恐,责备文学官说:
加强修养,约束言行,这是做人的本分。而你们却将这些上报朝廷,你们是在给我增加负担啊!我如果有善行,不怕朝廷不知道,而你们急着上报,这是给我帮倒忙嘛!
衣赐履说:《三国小全史》作者柳春潘先生认为,曹丕的“这些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老实说,曹丕限太监、压外戚、防宗室,做得很到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曹丕、曹叡两朝,都没有出现太监、外戚专权,宗室叛乱的情况。但是,却出了一个司马家。司马家经过数十年经营,夺了曹氏江山,不但没有宗室可以与其对抗,就连稍微像点儿样的、能和司马家斗一斗的太监和外戚都没有一个。
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提出问题,把太监、外戚、宗室全部摁住,究竟是对还是错呢?
而司马家又吸取了曹家的教训,大肆封王,而且这些诸侯王都有相当的实力,于是,西晋政权,二世而斩。
帝国要想长治久安,真是难啊,哈哈哈。
幽默至死
公元226年,五月,曹丕病重,晋封曹叡为太子。
五月十六日,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共同接受遗诏辅政。
将后宫淑媛、昭仪已下的小老婆们,全部打发回家。
五月十七日,曹丕逝世,享年四十岁。
曹丕其实是个挺幽默的人。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喜欢听驴叫。王粲死了之后,曹丕参加葬礼,对同去的人说,王粲喜欢听驴叫,咱们可以每人学一声,算是给他送行吧。于是,葬礼上响起一片驴叫,呵呵。
【王粲墓前,一片驴叫】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虽未必属实,但即使是编的,也应该是围绕曹丕的性格特点进行的。
实际上,曹丕确实爱开个玩笑唔的。《三国志·太祖纪》裴松之注引《魏略》载,有个扶风人叫王忠,长安地区遭逢战乱,粮食奇缺,王忠曾经以死人肉充饥。后来,王忠归附曹操,做了中郎将。曹丕听说王忠曾经吃过人肉,有一次让王忠陪行外出,叫人从乱坟中挖出几个骷髅头挂在王忠的马鞍上,以为欢笑,呵呵。
真是黑色幽默诶。
曹丕的幽默本色,到死都没变。
当初,有个沛国人叫朱建平,善于看相,准得不得了。曹操就把朱建平召来,做了个郎官儿。曹丕时任五官将,让朱建平看个相,算个寿命。朱建平说,将军寿数当为八十,但四十岁时会有个小灾,到时须加以注意。
曹丕四十岁时病重,眼看没救了,他并没有怨恨朱建平,而是说,建平说我能活到八十,他是按照昼夜来算的啊。
看,曹丕到死,都不忘幽他一默。
实际上,曹丕在不少领域都有建树,除了上面讲的,在外事方面,西域诸国前来进贡,在西域重新设置了戊己校尉;北方的鲜卑和乌桓,也都臣服。内事方面,尊孔崇儒,发展经济,国内相对稳定。
此外,曹丕还是重要的诗人和文艺评论家。他的《燕歌行》是现存的第一首文人创作的完整的七言诗。他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他还组织了一个写作班子,编纂了一套专供皇帝阅读的文章,共千余篇,称为《皇览》。
我个人认为,曹丕这个皇帝,干得还是可以的,如果曹操打九十分的话,我给曹丕打八十分。后世对曹丕的印象似乎不怎么好,一方面可能与他逼着曹植写《七步诗》有关,给人感觉连亲弟弟都不能容,太过冷血。其实,这诗一定是后人的伪作,但老百姓可不管那套,非安曹丕头上不可。另一方面,可能与对吴蜀征战未能建功有关。其实,对手是孙权和诸葛,换了谁,又能建立什么功勋呢?
【三曹,建安文学的代表】
我们以曹丕的一首五言诗作为结束,作于公元225年征孙权的时候,曹丕大军到达广陵,骑马立于长江岸边,望着阻隔于他和孙权之间的滔滔江水,既有一举灭吴的抱负,也有“望江兴叹”的无奈,有感而作。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
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
猛将怀暴怒,胆气正从横(应读如黄)。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
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戢读如吉。指收敛)。
古公宅岐邑,实始翦殷商(古公即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
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下跪,跪拜。颡读如桑,上声)。
充国务耕植,先零自破亡。
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
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
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图片来自网络】
假道伐虢的故事告诉我们,糊里糊涂,目光短浅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而死,孟达的下场有多惨?
太监净身过程是怎样的?揭秘你不知道的阉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