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的慈禧
1908年11月14日,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驾崩于紫禁城,仅一天之后,真正执掌大清朝最高权柄的西太后慈禧随即去世。百余年来,很多人关注光绪扑朔迷离的死因,但很少有人关注光绪、慈禧的去世对当时的民众意味着什么。要知道,此时距离武昌起义发生还有3年的光景,整个大清朝已然是摇摇晃晃,千疮百孔,但光绪与慈禧二人,如同东海龙宫的定海神针一般,只要有他们在,清朝还算相安无事。但他们死后呢?朝中各方、民间各派,对他们的死又抱有什么想法和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光绪
大清朝决不是没有忠臣的,尤其是离光绪、慈禧关系最亲近的人。二人去世后,光绪皇帝之弟载沣被册封为摄政王,载沣与光绪的关系向来十分亲密,他对自己的亲哥哥感情也很深厚,透过载沣日记,我们可以看到载沣当时到底在想些什么。在载沣看来,光绪的死太过突然,他知道自己的哥哥一向身体不好,但也实在没想到这么快就病逝了,就在光绪去世一年多前,载沣才到军机处工作,却没想到仓促间便被封以“摄政王”的头衔。因此,载沣不仅对光绪而且对大清朝,都有种“忧患”的感觉,他内心十分慌乱,不知道该如何执掌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
年轻的摄政王载沣
除载沣以外,大清朝权力最集中的地方当为军机处及各部衙门。透过为数不多的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光、慈二人的逝世,对朝中大臣的冲击有多大。时任军机处军机章京的许宝蘅有写日记的习惯,同时他还是亲手写下光、慈二人遗诏的官员,可谓是最早得知二人崩殂消息的大臣之一。在日记中,许宝蘅写道:“呜呼!十一时中两遘大丧,亘古所未有,可谓奇变,余缮写各旨时心震手颤,莫知所主。”可以看出面临如此大的变故,许宝蘅内心是何等的震惊与悲痛,以致于心震手颤不已。
与刚进入军机处一年的许宝蘅相比,恽毓鼎的感情波动则更加真切与悲伤。恽毓鼎同样居于中枢,他作为史官记录光绪帝起居注长达19年之久,与光绪皇帝朝夕相处已有十数年的光景。在皇帝驾崩后,他在日记中写道:“凡前代皇帝声色土木之好,上俱无之。兢兢业业,无一日自睱矣……终其身,处于艰虞之中。竟以抑郁,永弃朝野。”恽毓鼎的笔下充满了对光绪帝的怀念,以及对光绪想有一番作为却始终无法施展的惋惜与悲痛之情。他与光绪相处19年,深知这位年少登基的皇帝心中在想些什么,但他却只能被锁在紫禁城里,锁在中南海瀛台之上,恽毓鼎对此悲痛不已。
对于慈禧,恽毓鼎则痛恨不已!在1913年的日记中,他写下了慈禧“害先帝,立幼主”的种种恶行。此时的大清朝早已覆灭,恽毓鼎再也不用顾忌任何人了,因此也写下了他的心里话。
恽毓鼎
总而言之,无论是载沣,还是许宝蘅、恽毓鼎,对光绪、慈禧崩殂的第一反应无不是震惊与难过,尤其是对光绪的死更是如此,他们不知道在二人死后,有谁能够有这个威信与能力可以支撑起帝国的烂摊子,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开展已持续近十年的变法与革新运动,更不知道面对革命党与民间各界的呼声应该如何去做。他们只得硬着头皮接手“后光、慈时代”的大清国,继续前行。
百姓对光绪、慈禧谈不上有什么感情,但国家最高掌权者的死亡,还是给他们波澜不惊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也让他们的内心产生莫名的担忧与恐慌。在当时交通、通讯并不发达的情况下,真相往往与谣言交织在一起,对于民众而言,他们也分不清什么是真相,什么是谣言,因此难免会为其所迷惑,甚至产生恐慌心理。
国丧期间,恐慌笼罩着京城
二人去世后,朝野内外顿失重心,因此谣言四起。日后著名的大清遗老、此时正在上海的郑孝胥,便在上海听到了许多谣言,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说时任军机大臣、慈禧后党成员庆亲王奕劻猝死。要知道奕劻是当时军机大臣中排位最高的一位,资历老、地位高,而且他是著名的“后党”成员,但当时传出这则假消息的报纸是由保皇党人主办的《时报》,对于慈禧他们一向深恶痛绝,光绪的死在保皇党看来与慈禧脱不了干系。因此他们趁机在《时报》上放出庆亲王暴毙的假消息,企图在上海制造谣言。还有一则更重要的谣言出现在湖北,那就是在光、慈二人去世后,各方为争夺权位而大打出手,各派势力调兵入京,张之洞被刺,袁世凯幸免于难,北京现在处在戒严当中。这则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但明眼人一眼就看出其背后的制造者是革命党,因为他们正希望制造出北京大乱的消息后趁机发动革命。
除此之外,还有隆裕皇后服毒自杀、袁世凯自杀身亡等假消息。这些消息在官员内部掀不起什么水花,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验明真伪,真正对种种假消息产生惊慌心理的是万千平民百姓,他们认为北京乃至大清国都要处于混乱状态当中了,因此惶惶不可终日。而民众的这种担忧与恐惧,正为日后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提供了加速器与催化剂,使民间成为一点就着的火药桶,在革命的火焰中轰然爆炸。
武昌起义
如果说光、慈二人的死对朝臣来说是悲伤与迷茫,对民众来说是恐慌与担忧,那么对一向以推翻清政府为志业的革命党来说,则是一件值得欢呼雀跃的事。此时正在日本留学的革命党人钱玄同,一直密切关注着清政府的动向,他在光绪去世后的数天内连续在日记中记载光绪帝去世的消息,欢呼之情跃然纸上。此时并没有加入革命党但与之有密切联系的朱峙三,记载下了他与好友聚会时好友对慈禧去世的看法。在好友口中,慈禧被称为“老淫妇”。朱峙三一向相信星文变化与人世间的联系,他在日记中写道,在光绪去世后见紫微星坠落,这预示着帝王的死,对此朱峙三身边的革命党人“闻之甚喜”,并说这是清王朝败亡的象征。
钱玄同
在革命党活跃的海外,胡汉民发表了《呜呼载湉死》的文章,在文中他称光绪为“虏帝”,慈禧为“虏太后”,正与俄国亚历山大、葡萄牙加罗等帝王的死亡一样,光绪的死对国家来说反而是一桩幸事。一天后,胡汉民再写《呜呼那拉氏又死》,称慈禧死了就意味着大清国真正有资格实行专制手段的人已经死了。
透过胡汉民的这两篇文章可以看出,在清末屡战屡败的革命党人对光、慈二人逝世的消息是多么高兴。事实上,清末十年推行的改革举措很大程度上迟缓了革命党的行动,以致于他们不得不以刺杀为革命手段,而如今两大领袖已经去世了,今后清廷必将陷入争权夺利的旋涡当中。胡汉民的预测是对的,在随后的三年内,摄政王载沣与袁世凯之间爆发了多场斗争,清廷的内耗与改革的停滞一道,成为武昌起义爆发的导火索,光绪、慈禧去世三年后,清朝正式灭亡。
光、慈二人数十年间执掌大清最高权力,如同定海神针般使各方不敢有所异动,也因此维持着大清朝的寿命。但他们二人先后去世,带给朝廷与民间极大的动荡和恐慌,而这种动荡和恐慌又正是革命党所需要的,因此革命一触即发。
刘文华:《戊戌变法前慈禧光绪权力关系二题》,《清史研究》2019年第8期。
刘澍:《光绪、慈禧去世时国人心态探析—以晚清日记为切入点》,《历史教学》2019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假道伐虢的故事告诉我们,糊里糊涂,目光短浅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而死,孟达的下场有多惨?
太监净身过程是怎样的?揭秘你不知道的阉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