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雷公墨,是中国古人对陨石玻璃的称呼。在岭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包括雷州半岛等南方地区,暴雨倾泻之后,人们往往会发现地里有一种或圆或方,长约十几厘米,样子奇特的黑色玻璃质石块。由于它们总是在雷雨之后出现,因此被称为“雷公墨”。古人误以为是雷电造成的,是传说中的雷公画符遗留的墨块。这种被雨水从岩层中冲刷脱落出来的黑色石头,其实是陨石玻璃。
我有一块杏子大小的雷公墨,物如其名,石体犹如染了黑墨,用手触摸,质地十分坚硬。我收藏的这块雷公墨,外形不规则,重量为48克,色泽黑亮,光莹可爱。表面密布着熔蚀凹坑,通体布满了致密的小气泡,有清楚的融流线,也即流动条纹构造,可以遥见当年玻璃体在完全固结前呈塑性状态时的激烈扭曲痕迹。地质考古表明,散布状的雷公墨被晚期第四纪玄武岩覆盖,而裸露于早期玄武岩之上,说明雷公墨形成于两期玄武岩喷发之间,目前学界较为公认的说法,是雷公墨的年龄值大概在70-75万年。关于雷公墨的成因,“陨石冲击熔融说”得到学术界较为普遍的认可。其假设如下:约在75万年前有一块巨大的陨落体冲击了澳大利亚附近的某一地区,当时表面为页岩或玄武岩,由于陨落体自身的重量和产生的千万巴以上冲击力,使地表岩石倾刻间得到超过自身熔点的温度,从而引起地表岩石熔融或选择性熔融,并且迅速溅起,形成数以万颗计的硅酸盐熔融液滴,然后骤冷、固结、漂浮在大气层上,最终因自身的重力降落到地球表面,从而形成雷公墨。也就是说,雷公墨不是天外陨石,而是陨石冲击地表时,地表物质在巨大能量释放下的融化、飞溅、冷凝所形成,但雷公墨之诞生,毫无疑问与天体事件直接相关,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天外来客,但也算是陨石撞击地面的第三产物。现在天文学中的陨石是指在太空中漫游的极小的天体,但在中国古文中,“陨”是坠落、落下的意思,“陨石”是指天上落下来的石头。所以,雷公墨当然算是“陨石”。
迄今为止,世界上只发现了四个主要的玻璃陨石散落区,它们分别是:北美散落区,欧洲莫达维散落区,科特迪瓦散落区和澳亚散落区。世界最著名的捷克玻璃陨石来自莫达维散落区,雷公墨来自澳亚散落区。相比于流行的利比亚玻璃陨石、捷克玻璃陨石、亚利桑那陨石,我独爱雷公墨,因为这是发现自中国本土的陨石。盛唐时期医药学家陈藏器(公元687—757年)在其公元739年成书的《本草拾遗》就有雷公墨记载,最早被称为“霹雳针”、“霹雳屑”。由记载中可知,雷公墨的发现、初步命名、药用价值尝试等活动,在当时已相当广泛而活跃,距今至少已1282年之久,其实际年份理应更为久远。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唐代李肇《国史补》、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唐代房千里《投荒杂录》、元代陶宗仪《辍耕录》、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都有对雷公墨的相关记录。
遥想当年的洪荒世界,时而雷电交加,时而飞星如雨,此处轰然鸣震坠石,彼处火光赫然照天……地球曾经的动荡与迸发的力量,慢慢地都已被埋藏在时光的深处。75万年弹指一挥间,高山起落不定,火山喷涌不息,江河奔流不止,海洋汹涌不宁,负载着万千生命的地球生生不息,而当年散落于澳亚陨石带的大大小小的陨石玻璃,色黑如墨、至硬如玉,深埋在泥土下、岩隙中,等待着雷雨轰鸣以重见天日。捡拾到这些奇怪黑石的人,联想雷霆惊天动地的威力,猜测产生于雷电轰鸣及暴雨的雷公墨,可能具有神助力量的特殊功能,于是,他们以雷公墨与通常墨块混合研磨书写诉讼状牒,认为这样能够借助神秘力量取胜;他们将雷公墨作为饰物佩戴,认为可安神镇惊,治惊邪之疾,因为这是黑色能量之石,可以驱散担忧和恐惧。
有这样一块小小的黑石头,也在因缘流转中来到我的手上。每每在手心上端详这块光莹如漆的雷公墨,我就会想到,它来自于宇宙的一次即兴作画,在惊心动魄的天地大冲撞中,谁的巨笔挥洒出漫天的墨香,焦墨、浓墨、重墨、淡墨,大大小小的墨点,皴擦,渍染,滴溅,砸到地面烟尘滚滚、火光冲天,落到水面翻江倒海、激荡海啸。我收藏了这幅天地巨画的一个小小墨点。远古洪荒岁月,它曾伴随着一道明晃晃的白光划过天际,坠下时产生了数声轰鸣,造成了地面的剧烈波动。我相信它今天仍是一个活的墨点,苍苍莽莽,超脱浑厚,探入自然生命节奏的核心,在它深邃沉郁的墨色中藏着太多太多无法言说的时空秘密。每晚,点墨成诗,濡墨成文,在一滴天地古墨的静静凝视下,一室墨气氤氲。
假道伐虢的故事告诉我们,糊里糊涂,目光短浅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而死,孟达的下场有多惨?
太监净身过程是怎样的?揭秘你不知道的阉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