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宋之问: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趣爱秀 2021-08-28 13:04:19 原文链接:网络
宋之问: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来自百度图片 侵删

陆浑山庄

唐 宋之问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格式】五言律诗

【名句】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基调】享受自然、向往归隐

【时间】不详

【注释】

陆浑:地名,在今河南省嵩县。

物外:世外,谓超脱于尘世之外。

岩耕:耕种于山中。借指隐居。

野人:泛指村野之人。

"山鸟自呼名"句:据崔豹《古今注》载:"南方有鸟名鹧鸪,其名自呼,向日而飞。"这里的山鸟就是鹧鸪。

然:一作"能"。

【译文】

一回到陆浑山就像油然生出超然物外之情,背负竹杖巡视山地农事感受山林美景。

顺着溪流一路赏花,我抵达溪水的源头,为了采摘药草,我行走在幽静的树林。

山野的人们热情打招呼,交换姓氏,好客的山鸟鸣叫着,仿佛呼叫自己的名字。

归去吧归去吧,还是独善吾身快活,自己真是缺乏德能,愧对明时又愧对此生。

【创作背景】

《陆浑山庄》是宋之问前期的作品。宋之问一生混迹于官场,虽然在宦海中几经沉浮都没有痛下决心,绝尘归隐,但他爱好山水之心却是真挚的。他在长安附近有蓝田辋川别业(后为王维所居),在东都洛阳附近有陆浑山庄。他在《蓝田山庄》诗中自白说:"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有时这别业、山庄也是他宦海中的避风港。陆浑山庄有山有水,风景幽美,离洛阳又不远,朝发夕至,往来很方便,是个可进可退的好去处。或许正因为他饱经仕途沧桑,饱尝世事无常,才更寄情于山水之间。他在这些地方短暂的"隐逸"生活期间,写下了一些优美的田园山水诗。《陆浑山庄》是其中最出名的一篇。

【赏析】

首联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

叙事抒情。诗的首联大有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的情调,是说一回到陆浑山就仿佛到了世外桃源,因此诱发了退隐躬耕山林的念头。侧面说明了陆浑山的清幽超尘,是隐逸的好去处。

颔联: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描写自然景色。颔联使用了倒装句式,本意是说沿着涧水看花深入,无意中来到源头;为了搜采药草,不知不觉走进幽静的密林。"源水"、"幽林"提到句首,就突出了走近水的源头和密林深处的意外惊奇之感。这两句诗连用了“看” 、“入”、“采”、“行”四个动词,在动态中写静景,意象活泼而有生气,既写出了烂漫山花、苍翠林色的诱人,也表现了人物悠闲的心情。

颈联: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描述山林的人物风情。上下句使用了工对(工整的对仗) :山野的人们热情打招呼,交换姓氏,好客的山鸟鸣叫着,仿佛呼叫自己的名字。据《古今注》的解释:“南方有鸟名鹧鸪,其名自呼,向日而飞。”深深山泉,幽幽山林,烂漫山花,奇草珍药,友好的农人,好客的山鸟,清幽美好的山景,不是宦海中所能寻觅得到的。

尾联: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抒情。起句“去去”叠用,表现作者不可遏制的急切情态,表明了要与官场决裂、只求独善己身的决心;结句没有正面写宦海风波之苦,而只是说自己无才德,辜负盛世的惭愧之意。尽管这未必是作者的真心话。

宋之问的这个“山鸟自呼名”写的比较有意思,所以被后人多次化用,比如唐 韩偓《夏日》“相风不动乌龙睡,时有娇莺自唤名”,宋 苏轼《惠州近城数小山类蜀道 春与进士许毅野步会意》“花曾识面香仍好,鸟不知名声自呼”,再比如元代的萨都剌在《玉山道中》直接化用宋之问的原句“野花多映水,山鸟自呼名。”

夏日

唐 韩偓

庭树新阴叶未成,玉阶人静一蝉声。相风不动乌龙睡,时有娇莺自唤名。

【注释】

相风:即相风乌,古时占风向之器,以木或铜制成,形如乌鸦,至于屋顶或舟樯之上,以测风向。

乌龙:小狗。

自唤名:形容幽禽的啼叫声。唐 宋之问《陆浑山庄》“山鸟自呼名”与“时有娇莺自唤名”相似。

惠州近城 数小山类蜀道 春与进士许毅野步会意 宋 苏轼夕阳飞絮乱平芜,万里春前一酒壶。铁化双鱼沉远素,剑分二岭隔中区。花曾识面香仍好,鸟不知名声自呼。梦想平生消未尽,满林烟月到西湖。

“花曾识面香仍好,鸟不知名声自呼”:许多花儿曾经见过,香气仍然芬芳四溢; 一种不知名的鸟儿,在呼唤着自己的名字。

玉山道中

元 萨都剌

积雨千峰霁,溪流两岸平。

野花多映水,山鸟自呼名。

人语随乡变,官船带月行。

江南数千里,无处不关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