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制作拍摄的大量古装影视剧,虽然有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并且还出现了极度失实的现象,甚至有一些瞎编乱造的古装剧,直接冠名为“戏说”蒙混过关。但是却可以让人们对古代生活有一定了解,如果从这个方面来讲也算是做出了一定“贡献”。
按照目前的考古成果以及文物来看,我国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炎黄二帝时期。但是从炎黄二帝一直到尧舜禹三皇时期,始终都处于比较原始的部落文化氛围之中。直到大禹将部落首领位置传给儿子夏启之时,古代历史中才第一次有了“国家”概念。
但也正因此,才让传承了三代的“禅让制”彻底被“家天下”所取代。如果从历史发展角度去分析,“家天下”取代“禅让制”确实有其进步性。而这种所谓的“进步性”就是私有制萌芽出现,至此夏朝开创了近四千年世袭制的历史先河。
从约公元前2070至前1600年,一直到明朝覆亡之前,拥有最高统治权以及治国权利的上层阶级,就制定出了一套世袭罔替的“君臣之礼”。“君”为主宰世间万事万物的天子;而“臣”则是辅佐天子治理国家的股肱。
在这套君臣制度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很多让后世无法理解的制度或形制。其中有一点就是大臣朝见天子之时,除了要锦衣华服穿戴整齐之外,还要手持“笏板”才能与天子对话。这个所谓的“笏板”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呢?
1.“笏板”释义
相信很多人对“笏板”确实很陌生,如果从其表面意义来看,应该是一种与“板”相关的物品。但对具体作用的了解还是一知半解。“笏”字与“朝”同音,可以理解为“朝板”。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就可以十分明确的理解“笏板”表达的意思了。
“笏板”简单的说就是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大臣,上朝时所使用的一种“手板”, “笏板”的材质根据官阶大小而不同。朝中重臣或权臣使用的“笏板”,一般多为玉片或象牙材质制作。而无法进入朝堂的官吏一般会用木片或竹片制作“笏板”。
《说文》中曾有一段对“笏板”的记载:“笏,礼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从这段记载中可以得知,天子也会使用“笏板”。只不过天子的“笏板”多以“球玉”制成。
2.“笏板”作用
(1)实际作用
“笏板”的通用价值,就是古代大臣参加朝会之时所执“竹板”。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以及国家经济基础逐渐完善。这种用竹子做成的“手板”,逐渐脱离了其通用价值,而变成更为珍贵的“玉板”或“象板”。实际作用就是用来简单记录各项事宜。
笔者认为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分析“笏板”,可以得知这种外形类似一块板子的东西,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记事。古代大臣朝见天子之时,用“笏板”记录天子命令或旨意;当然大臣也可以在“笏板”上,书写向天子上奏的章疏内容。
(2)“笏板”外形
实际上这种看似高大上的东西,就是一种可以起到“备忘录”作用的便签。只不过因其材质不同而略显名贵而已。笏板的外形看起来特别狭长,中宽约3寸左右长度大约2尺6寸。换算成今天通用的厘米单位,大约为中宽10厘米左右,长度约为86.6厘米。
如果从记事角度去看“笏板”的外形确实不够大,而且可以记录的内容也比较少,但是“笏板”的记事功能主要体现在“精炼”。类似于现代人所说的提纲或大意,古代大臣们可以在“笏板”上,记录天子讲话要义然后再加工整理。
(3)“笏板”等级
“笏板”虽然外形看起来并不大,但是却可以根据其材质以及,使用者的地位而显示出其珍贵价值。古代天子所用“笏板”皆为“球玉”所制,“球玉”其实就是指美玉。然后大臣们用的“笏板”则按照品第,分别以玉、象牙或竹子制成。
天子的“笏板”自然不必多言,肯定是使用当时最名贵的美玉制成。而其他大臣则必须按照官阶、地位,使用不同材质的“笏板”,无论任何人都不可以逾越礼制。否则就会因此而受到惩罚甚至获罪。
1.国家概念诞生,礼制随之出现
从夏启建立夏朝开始,“国家”概念就已经出现。从原始部落发展到建制国家,不仅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飞跃,同时也让古代中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国家出现之后各种与之匹配的制度也得到了逐渐完善。
古代天子就是天下万物之主,并以“家天下”的形制传递政权。正如《诗经·小雅·北山》中所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皆出自天子之家,而大臣民、土地、六畜、五谷也皆隶属于天子。
笔者认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古代天子与国家休戚与共。当天子与国家出现在古代社会中之时,一切以天子为尊的古代社会制度就此建立。但是夏朝是否已经出现了“笏板”不得而知,因为目前尚未有相关的历史文物作为佐证。
2.“笏板”与朝服同时诞生
(1)朝服与“笏板”同生共存
历史长河流淌至商、周时期之时,国家、政体、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不仅更加趋于成熟而且也逐渐发展完善。在殷商与周代的政治体制中,就已经出现了有关大臣朝见天子的礼仪。尤其是在《周礼》诞生之后,古代“礼制”至此形成。
西汉礼学家戴圣,曾编纂了一部专门记述先秦礼制的《礼记》一书。在这部古代“礼学”典籍中,就曾记录了“笏板”与“朝服”,并且认为古代政体中“统一朝服”应该出现在周朝。当时的朝服叫“皮弁服”。至此之后每一个王朝都有独立的朝服。
所谓“朝服”其实就是仅次于冕服的第二等礼服,是古代大臣们朝见天子之时所穿的衣服。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朝服,又有了新名字即“玄端”也就是朝会之服。这说明此时“朝会”已经变成了一种制度,并且在参加朝会时必须穿“朝服”。
“玄端”是一种外形与皮弁相似的冠饰,因为这种朝服是用“委貌”和“玄端”组成,所以随着时代发展,“委端”就逐渐变成了朝服的代名词。此时的大臣们在朝见天子的时候,除了要穿朝服之外同时还要手持“笏板”,这其实完全符合“周礼”的说法。
(2) “笏板”起源之“春秋战国说”
目前可以明确的事情是,“笏板”确实是春秋战国时期大臣们朝见天子时的必备办公用品。但是从一些史料和文物鉴证来看,“笏板”最早出现于春秋以前,或者说在商朝就可能已经开始使用的说法,也得到了很多历史学家与文化学者的认可。
笔者认为“笏板”起源于“殷商说”,之所以也有其历史必然性,这主要是因为在殷商之前的夏朝,就已经建立了最原始意义上的国家。而国家出现之后也一定会有各种建制。其实最基础的建制就是大臣朝见夏启之时的礼仪。
作为一国之君虽然拥有雄才伟略,但是也不得不防备有人行刺或谋害。所以为了束缚大臣的行刺意图或者行为,在夏朝之时就已经出现了禁止带兵器进入朝堂的规定。虽然当时的朝堂可能比较简陋,但是基本的礼仪也肯定会被贯彻执行。
(3)“笏板”起源之“殷商说”
当然也有人认为夏朝时的国家建制并不完善,所以很可能还处于蒙昧或野蛮状态。但是笔者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得知,夏启建立夏朝之后一直延续了470年,而且曾传位14代共计17“后”。当时夏朝国君并未称帝都曰“后”意思与帝或皇一样。
所以即使夏朝尚未出现“笏板”,但是在480年后的商朝时期,由于此时国家已经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概念,所以各种建制和礼仪肯定会比夏朝更加完善。而且商朝时期已经出现了朝服,所以“笏板”这种古代官员,日常办公的必备用品也应该已经出现。
3.“笏板”的实际涵义
官员们上朝时手持“笏板”既是一种礼仪,同时也有利于记录天子训令。同时,古代大臣双手持“笏板”的另外一层涵义,就是预防有不臣之心并对君主谋刺。至此之后“笏板”这种古代政体中必备的办公用品,并一直延续到明朝覆亡。大约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变化。
实际上从殷商或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笏板”的作用、材质及其涵义,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到了唐朝武德四年以后,又重新对“笏板”进行了政治规划,五品以上官员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子或木板制作的“笏板”。
当然明朝时期也有过类似的规定,五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执“象牙笏”、五品以下官员不执“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一块小小的“笏板”,居然是一件可以鉴证古代社会变迁的历史证物。从国家概念开始诞生到奴隶制再到封建制社会,“笏板”几乎与王朝发展风雨同舟,但是明朝覆亡之后从清朝开始“笏板”正式推出历史舞台。
结 语
“笏板”作为古代社会中天子与朝臣皆用的一种办公用品,足足有3000多年的历史。“笏板”的原始功能虽然只是一种,天子或大臣记录工作内容的“备忘录”。但是随着礼仪与各种制度出现之后,却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和作用。
从最开的竹板、木板再到玉板、象板,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只是“笏板”材质在不断变化。但如果深挖其内涵就可以发现,“笏板”的材质变化其实就是,古代社会中各种制度不断建立与完善的过程。
从这种变化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奴隶制还是封建制社会,都以阶级制度为契机,来引导社会等级划分。“笏板”原本只是一个记录事情的物品,但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却成为了古代阶级制度最有力的证明。地位、权利、等级高的人物们,都可以手持美玉、象牙“笏板”。而普通的官吏或民众则只能使用竹子、木片记录事情。
【参考文献】
邓彤《笏板、绅士和腰带》
安长军《古代官员的笔记本》
张帅峰《笏板源流考》
张治乾《从笏板说开去》
假道伐虢的故事告诉我们,糊里糊涂,目光短浅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而死,孟达的下场有多惨?
太监净身过程是怎样的?揭秘你不知道的阉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