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粟裕 > 元帅 >

由粟裕让帅引发的1953年至1955年元帅授衔标准的改动

趣爱秀 2021-08-26 02:51:29 原文链接:网络

1953年3月,共和国军衔鉴定工作全面启动,总干部部草拟完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并上报军委与中央审核,后因军衔评定工作延期到55年而没有形成立法文件,但军衔条例草案的主要内容却融进了55年颁布的《军官服役条例》第二章中。《草案》形成的价值对我们研究53年当时中央军委关于元帅军衔的授予条件有着较高的史料价值。在53年3月的军衔鉴定中,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根据中央军委意图草拟了一个初评元帅草案,在这个16人初评元帅名单中,时任分工作战的副总参谋长粟裕入选了初评元帅草案。按照粟裕在解放战争中及其出色的战功与指挥淮海战役的卓越成就以及总干部部草拟的《军衔条例(草案)》中制定的元帅授衔标准,粟裕在元帅人选评衔中理应占有一席之地,并理所应当授元帅军衔。但粟裕却高风亮节,无比谦逊。当他知道初评元帅人选中有他的名字时,马上向军委表示,自已不够格,不要将自已列入评帅名单。中央军委经综合平衡后,同意了粟裕不评帅的审请,在评议元帅名单中将粟裕的名字从初评元帅草案中删除。一代战神,有着中国美誉的"华西列夫斯基"就此与元帅军衔擦肩而过,无缘元帅评定,后成为共和国第一大将,无冕元帅。

其时,根据1953年3月总干部部制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中元帅授衔标准,粟裕是完全符合授帅标准,理应评帅。但因粟裕主动让衔,到1955年评衔工作重新启动,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军官服役条例》中关于元帅评衔标准时,元帅评衔标准因此也进行了相应改动。比较1953年与1955年总干部部制定的军衔条例中元帅授衔标准的变化,折射出元帅评定从53年评衔时的着重于强调革命战功,而后演化为55年评衔时突出创建军队,建军有功。此中授帅标准的更改,令人遐思无限…。

第一部分,195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第二章第四条对元帅军衔的授予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授予领导全国一切武装部队为祖国立有特殊功勋之最高统帅;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授予领导各兵种联合作战立有卓越功勋之统帅;

1953年的军衔条例草案中,元帅评定的杠杆是领导指挥战役军团作战有功,授帅主要是根据军人的战功与革命贡献,而对于创建人民军队,建军方面却并未提及。在1953年进行军衔鉴定时,元帅评定主要侧重于对中国革命事业的贡献和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战功成就。1953年上半年共和国军队各级干部开始军衔鉴定,主要是借鉴当时的苏联军队实行的军衔制,军衔条例也基本上照搬苏联军队的军衔条例。苏联元帅的评定主要依据的是战功。前苏联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荣获膺元帅的最大资本就是凭借他在二战中出色的战功。而二战中主持苏军总参谋部工作的第一副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却因工作在苏军统帅大本营,缺乏到前线指挥方面军作战的经历而无缘晋升为元帅军衔。从华西列夫斯基授元帅和安东诺夫授大将来看,当时苏联元帅授予标准主要依据的是指挥战役军团而立下的卓越战功与贡献。因此53年上半年共和国军队实行军衔鉴定时关于元帅标准借鉴苏军元帅授衔标准而专门规定:领导各兵种联合作战立有卓越功勋之统帅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53年3月,根据总干部部草拟的军衔条例草案,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根据军委的意图,草拟了一个16人初评元帅草案,毛刘周叶加12位高级将领。其中大元帅1人(预授军委主席毛泽东),元帅15人。16人中,毛刘周三人为军委领导人,叶剑英为参谋性将领,他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军方在政治上的代表,专注于统战工作。12位高级将领中,除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为政工干部外,余者11人均为军事干部。罗荣桓是我军政工干部的典范,他入选帅单,代表着中国特色的军衔制,有别于当时苏联军队总政治部主任的军衔仅为上将的军衔制。入选16人初评元帅的11位军事将领中,粟裕在解放战争时的优异战功,只有林总与之匹敌,无出其右者。按照53年制定的元帅授衔标准,粟裕做为领导各兵种联合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军事统帅)当可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但粟裕得知自已入列初评元帅名单时,主动要求不参加评帅,并得到军委通过,粟裕主动让帅评衔,无缘评定为元帅,甚是可惜!

第二部分,1955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第二章第九条对元帅军衔的授予标准

1955年2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授衔标准,条例第二章第九条规定:

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55年的军官服役条件中元帅授衔标准对照1953年草拟的军衔条例草案中元帅标准,两者对于元帅的授予标准有着显著不同,1953年的元帅评定着重于军人领导战役军团取得的战功,而1955年的元帅评衔更看重军人的建军功绩,对创建人民军队并指挥作战有功。其实在1955年2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之前,共和国元帅人选已确定了11位人选。在1955年1月14、15日召开的军委座谈会上,中央军委通过了11位军委委员为元帅的决定,。这次11位元帅的确定,授衔条件更强调的是军人对创建人民军队与建军有功,其次才考虑战功。这正是在粟裕让帅后,中央对元帅授衔标准变动的结果,正是由于1953年粟裕主动退出元帅评定,才引发了1955年授衔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元帅授衔标准的变动。对于元帅军衔的授予,1955年9月16日,陈云在国务院第18次会议上做了《关于授予元帅、将官军衔的说明》的报告,在报告中陈云解释了授予元帅军衔的条件: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第九条规定: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也就是说,条件是在革命战争中建军有功,指挥作战有功的。中共中央经过各方面的考虑,最后决定的人选也就是周总理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十位同志即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决定授予他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这十位同志(授予元帅军衔)是非常适当的。"

从陈云的上述报告中,可以得知:元帅的授予绝大部分是根据他们做为我军的主要创建人与领导者而评为元帅的,做为我军创建时期重要武装起义的领导者或参加者,对人民军队的诞生与创建立下了卓越功勋。1955年元帅的评定标准更着重于建军有功,创建人民军队有功,其次才是指挥作战有功。元帅标准的变动,正是一代战神粟裕让帅引发的结果。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不是元帅却胜似元帅,真正的无冕元帅。

由粟裕让帅引发的1953年至1955年元帅授衔标准的改动

由粟裕让帅引发的1953年至1955年元帅授衔标准的改动

由粟裕让帅引发的1953年至1955年元帅授衔标准的改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