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伯这个人,历来争议颇多,众说纷纭。他是楚国名将英燕的儿子,项羽的叔父,在鸿门宴中,他却帮助项羽的死敌刘邦度过了难关,最后刘邦统一天下,当上了皇帝。
在鸿门宴中,项伯简直就是奸细的现场版。所以,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个吃里扒外、忘恩负义的典型。然而,就当时的史实而言,项伯真的“出卖”了项羽吗?
之所以有个鸿门宴,这是因为刘邦还军灞上后,听说项羽封章邯为雍王,让他“王关中”,而按楚怀王当时的承诺,谁先入关中谁为关中王,如今项羽封了他人,自己便与这个梦寐以求的“关中王”绝缘了,因此,刘邦干脆派人据守函谷关,拒项羽于关外。
项羽却不是好惹的主,连怀王他都不放在眼里,何况一刘邦?所以,项羽恼怒之下,马上安排英布攻关,随即轻取函谷关。破函谷关后,项羽率军进驻戏地,在鸿门安营扎寨。随后,先是刘邦手下曹无伤来向项羽告密,说刘邦打算关中称王,后有范增火上浇油,建议项羽快速剪除刘邦。
在这种情况下,项伯感恩于张良当年的救命之恩,连夜赶了四十里路到达灞上刘邦大营,面见张良,劝他快逃,张良便将项伯引见给刘邦。刘邦交朋结友自有一套,一番对谈,项伯不仅答应回去做项羽的工作,还在刘邦的提议下,与刘邦结成了儿女亲家。回来后,项伯果然反复替刘邦开脱,最后竟说服项羽放弃了进攻刘邦的打算。
第二天,刘邦带领张良、樊哙等人匆匆来到鸿门,向项羽登门谢罪。于是,就有了所谓的鸿门宴。鸿门宴上果然刀光剑影,但在张良、樊哙的措置下,尤其是在项伯的救援下,刘邦转危为安,全身而退,最后化解了差点丢兵丧命的危机。
当范增收到刘邦让张良转赠的玉斗,并得知刘邦已经逃跑时,顿时气得浑身发抖,立即把玉斗置于地上,一剑砍破,恨恨地对项羽说:“竖子不足与谋!将来夺项王天下的,必是刘邦!”说完,拂袖而去。
从鸿门宴的整个过程来看,项伯只是与项羽的初衷有分歧,与范增的计策有出入。其实,无论项羽范增项伯,刘邦张良樊哙,当时都是义军队伍中的一员,都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义军内讧,从大局上讲,于人于己,都十分不利,项伯所作作为,从大局和道义上来说,也确实没有过分出格之处。
所以,总体而言,项伯既不是吃里扒外的奸细,也没有忘恩负义地出卖项羽,他向张良通风报信,纯粹是出于报救命之恩,这说明他有情有义。鸿门宴上挺身而出帮助刘邦,那也是调停矛盾,阻止义军内讧,说明他有大局观念。再退一步说,他出手对刘邦施以援手,那也是搭救自己的儿女亲家,亲家有难处都不出手,人难道不会对项伯又有另外一番咒骂?
刘邦建立汉朝后,为表达对项伯当年在鸿门宴时解救之恩的感谢,刘邦赐项伯姓刘,并封他为射阳侯。至于刘邦是否与项伯真的结成了儿女亲家,史无明文,不得而知。
假道伐虢的故事告诉我们,糊里糊涂,目光短浅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而死,孟达的下场有多惨?
太监净身过程是怎样的?揭秘你不知道的阉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