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元帅 >

2.4万伤亡造成苏军24万损失 二战德军元帅曼施坦因的克里米亚战役

趣爱秀 2021-08-25 16:33:20 原文链接:网络
2.4万伤亡造成苏军24万损失 二战德军元帅曼施坦因的克里米亚战役

曼施坦因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所谓乱世出英雄,战火纷飞中世界各国涌现出无数优秀将领,隆美尔、古德里安、巴顿、朱可夫等等,相比于其他个性鲜明的将领,曼施坦因就显得不那么起眼了。但曼施坦因可以说是德国陆军中的最强将领,没有明显的弱点,既能在后方进行紧密的战略策划,又能亲临前线进行天马行空的战术指挥,运动战、攻坚战、防御战样样精通,各种战术运用自如,总能找到敌人的要害进行打击,而克里米亚战役可以说是曼施坦因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

2.4万伤亡造成苏军24万损失 二战德军元帅曼施坦因的克里米亚战役

沦陷后的塞瓦斯托波尔

克里米亚半岛是黑海地区的战略要冲,为了得到这里,俄罗斯人在17世纪同土耳其进行了9次战争,19世纪中叶还和英国、法国、土耳其、奥地利联军打了一场“克里米亚战争”,可见其重要性。特别是位于半岛上的要塞城市塞瓦斯托波尔,苏联部署在这里的飞机可以随时攻击到黑海沿岸各国,给倾向于纳粹德国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造成压力,更是直接威胁到了德国生命线“普罗耶什蒂油田”,希特勒视其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苏联自然也明白克里米亚半岛的重要性,多年来以塞瓦斯托波尔为中心,依托山地、河流建造了大量暗堡、火力点、壕沟,配合12个永久要塞群组成了4重防御线;作为防线核心的12个要塞装备有战列舰用双联装主炮,火力强劲,炮塔由300毫米厚的装甲板保护,外层包裹着厚达4米的混凝土;要塞和要塞之间用地道和地下铁路连接,使得防线成为一个整体。

德国进攻克里米亚半岛最好的时机应该是1941年9月基辅战役结束的时候,当时苏联在乌克兰地区的部队遭到重创,65万人被俘,克里米亚半岛防御空虚。可惜当时德军正要开始进攻莫斯科,精锐装甲力量被调往中央集团军群,只派出了7个步兵师进攻塞瓦斯托波尔,行动迟缓、攻坚力量不足,被增援来的苏联海军陆战队击退,第一次攻防战德军全面溃退。苏联趁机调整部署、整顿防御,以精锐的海军陆战队和苏联内务部队为核心的10万苏军防守塞瓦斯托波尔。

2.4万伤亡造成苏军24万损失 二战德军元帅曼施坦因的克里米亚战役

德国超级巨炮

1942年1月,德国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行动损失惨重,苏德战场陷入僵局,希特勒改变战略方向,让曼施坦因率领第11集团军(1个装甲师和4个步兵师,共5个师的兵力)进攻克里米亚半岛。

曼施坦因的高明之处首先就表现在进攻方向的选择上,守卫塞瓦斯托波尔的12个永久要塞并不是平均分布,南部及西部仅有3座要塞,表面上看防御相对薄弱,德军1941年第一次进攻也是走的这里,但实际上苏联黑海舰队及部署在刻赤半岛的空军都能很方便的提供火力支援,并且塞瓦斯托波尔南部及西部地形复杂,不利于德军装甲部队及炮兵展开,德军在火力上占不到便宜。

曼施坦因接到命令后没有着急进攻,而是征调了德国的超级巨炮“刚玛”、“卡尔”、“古斯塔夫”,配合203个炮兵连要从苏联最强的北部防线打开缺口,正面摧毁苏联要塞。这么做的好处一方面是能避开苏联强势的海空军(相比于固定的要塞,飞机、舰船属于移动靶,短时间难以消灭);另一方面北部防线处于平原地区,便于德国超级巨炮和炮兵集群部署,突破防线后便于德军装甲部队进攻市区,而且苏联剩余的要塞主炮因为布置方向问题也失去作用。

2.4万伤亡造成苏军24万损失 二战德军元帅曼施坦因的克里米亚战役

塞瓦斯托波尔

其次曼施坦因能够时刻在激烈的战局中保持冷静,不会因为胜利在望就热血上头。比如苏德战场的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统兵作战的德军将领往往专注于攻击目标城市,而忽略外围增援包围过来的苏军,这可以说是德军几次大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曼施坦因率领第11集团军横扫克里米亚半岛,打到塞瓦斯托波尔城下的时候,苏联第44、51集团军穿过刻赤海峡支援克里米亚半岛,曼施坦因果断放弃攻城,转而进攻来援的苏军,在苏军享有海空优势的情况下,迅速击溃3倍于己方的敌军,俘虏苏军17万人。

最后曼施坦因抓住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精髓,逼迫苏军撤退、投降。塞瓦斯托波尔是一座要塞都市,分为地上、地下两层,在市区地下拥有庞大的空间,苏联军民撤入地下后能够继续生活,有地下兵工厂为守军提供武器弹药,再加上错综复杂的迷宫暗道,可以说德军真想全歼守军就要付出血的代价,所以逼降是最好的选择。围城战中支持守军防守信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源源不绝的外援,二战中著名的列宁格勒保卫战,苏联军民在150万人死亡、深陷德军围困的情况下能够坚守900天,就是因为德军难以切断列宁格勒所有的外援通道。

曼施坦因突破苏军北部防线、打退苏联援军之后,没有第一时间攻击塞瓦斯托波尔市区,而是从侧后方攻破苏军设在东西南三个方向的防御要塞,扫清城市周边全部苏军,断绝了苏联从海上援助塞瓦斯托波尔的通道;之后大规模炮击塞瓦斯托波尔市区,摧毁市区全部建筑,逼迫苏联守军全面转入地下;最后展示德国“古斯塔夫”巨炮能够摧毁塞瓦斯托波尔地下设施的能力,在物资日渐短缺和生命威胁下,1942年7月3日苏联守军同意投降。

2.4万伤亡造成苏军24万损失 二战德军元帅曼施坦因的克里米亚战役

曼施坦因和希特勒

曼施坦因指挥德军第11集团军在兵力、空军、海军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仅以2.4万人的伤亡,给苏军造成24万人的损失,攻克了号称“不败”的塞瓦斯托波尔,这在世界军事史上是一个奇迹,一将功成万骨枯,曼施坦因以征服整个克里米亚半岛的功绩,在巨炮轰鸣中被希特勒晋升为元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