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第385期 只要一部《李尔王》,就写尽了人间的亲子关系

趣爱秀 2021-08-24 07:01:27 原文链接:网络

第385期 只要一部《李尔王》,就写尽了人间的亲子关系

图片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当一对父母拥有了一个孩子,不仅他们的血脉得到了延续,他们的精神也得到了传承。看着一个婴儿从哇哇啼哭到成家立业,做父母的人定是感慨万千。他们既欣喜于孩子突然降生所带来的欢乐,也烦闷于孩子逐渐长大所带来的哀伤。

普遍来看,全天下的父母,没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健康、阳光快乐的。如果有虐待孩子、仇恨孩子的父母,那他们不能算作是真正的父母,因为他们不懂得敬畏生命、疼惜他人。通常而言,父母对于子女的爱都是无私且厚重的,父母总是担心自己为子女做得太少,却从来不曾想过要索取回报。

毫不计较的付出、发自真心的关怀、长久温暖的陪伴、耐心细致的教导,让父母成为了孩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光。许多在童年时期得到足够温暖和陪伴的孩子,在长大后仍然记着这种安心、温暖的感觉,并且会把它传递给更多人,让身边的小世界温馨友爱。

也有一些孩子,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视为理所应当,从来不懂感恩与回报,只是一味地伸手索取。看着父母一天天老去,越来越需要照顾,他们从来不曾想过自己能为其做些什么,而是习惯性地享受着已经拥有的一切。殊不知,这对于父母来说,是一种多么无情的漠视和伤害。

威廉?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就讲述了一位父亲与三个女儿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部剧作当中,父亲分配财产的慷慨、父亲评价孩子的偏执、孩子对待父亲的冷漠与热情、亲子关系的无形裂缝等得到了充分展现。作为父亲的李尔王,成为了让人同情又费解的对象。

年迈的李尔王想要退位,希望把国土分给他的三个女儿。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土地和财产,为赢得父王欢心说尽甜言蜜语。小女儿考狄利娅因表达了自己朴实而真挚的感情,被李尔王视为是顽劣之人、不孝之女,声称与其断绝父女关系,并拒绝给予考狄利娅任何财产。

考狄利娅的诚实,赢得了法国国王的欢心,于是她去法国做了王后。而李尔王决定放弃自己的王位、财产,按月轮流去大女儿和小女儿的宫廷中去居住。谁知,好景不长,大小女儿一致认为李尔应当撤掉他当初的100个随从,不然就不让李尔住在宫廷之中。

被两个六亲不认的女儿赶出门后,李尔穷困潦倒,流落在凄风苦雨之中。此时,李尔幡然醒悟,知道是自己错怪了小女儿,也很后悔自己当初没有给小女儿任何馈赠的决定。得知父亲身处荒郊野外的情况后,身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率军救父,却被杀死,李尔伤心地死在她身边。

李尔王当初在分配国土、财产的时候,怎会想到大女儿与小女儿是口蜜腹剑、心口不一的狡诈之人。嘴里对父亲言听计从、恭敬有加的两个女儿,最后却成为了伤害父亲最深的人,这难道不是一种亲子教育的失败?一种为人家长的悲哀?

归根结底,李尔王之所以会沦落到求食乞怜、饥寒交迫的境地之中,与他自身的所思所想密切相关。在李尔王心中,好言称赞、貌似恭顺的两个孩子,才是真正爱自己的孩子,而没有表明对自己十足爱意的孩子,则是不爱自己的孩子,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李尔王作为一个人其认知具有片面性,对于自己的孩子也缺乏足够的了解,这为他后来因自己对于小女儿不曾赏赐而心怀愧疚埋下了伏笔。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李尔王不应该轻易放弃属于自己的王位和财产。身为国王、头戴王冠的李尔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地位,拥有统治万民的资格。而一旦摘下王冠、走下王位,李尔就从一位一言九鼎、指点江山的王者变成了一位鹤发鸡皮、平凡无奇的老人了,众人对其热烈的崇拜与敬仰也就荡然无存。失去了威信与财产的李尔,后来遭到女儿及其仆从的轻视、嘲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李尔王的遭遇,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一个人是应该保持慷慨和善良的秉性,可是不能过度退让、过分大方,把原本独属于自己的珍宝拱手让人。只有懂得自爱、适度自私的人,才能在成就自我与成就他人之间找到平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