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明朝

趣爱秀 2021-08-23 23:10:59 原文链接:网络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

历史概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明朝

元朝末期红巾起义的爆发,朱元璋顺势加入阵营,而后,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定都于应天府,直至1420年朱棣皇帝时迁都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明朝初期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民生富裕。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期明朝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明末农民起义。直到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再到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灭亡,最后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明朝的最后一道防线瓦解,明朝灭亡。

明朝的开国发展史

元朝末年的残暴压迫民不聊生,爆发红巾起义后,朱元璋顺势加入,战功显赫,深得上级郭子兴信任,并娶他养女为妻,郭子兴去世后,由朱元璋掌管大权,1356年,朱元璋占领集庆,改名为应天府,1363年,陈友谅败亡,364年,朱元璋称王,史称“西吴”,直到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称帝。后进行北伐和西征,同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命徐达、常遇春等将北伐,攻占大都(即北京),元顺帝北逃,彻底结束蒙古在中原的统治,中国再次回归由汉族建立的王朝统治之下。

1.明朝早期的治世及王臣削权

朱元璋即位后采取轻徭薄赋,恢复社会生产,确立里甲制,配合赋役黄册户籍登记簿册和鱼鳞图册的施行,落实赋税劳役的征收及地方治安的维持。整顿吏治,惩治贪官污吏史称洪武之治。这些做法也就是加强皇权,同时也促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398年朱元璋驾崩,上位者明惠宗朱允炆为巩固自身地位,将各路王贬为庶人,其中燕王朱棣在姚广孝的建议下以“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起兵,最后率军南下,攻占南京,史称靖难之役。而后,朱棣即位,改元永乐。1405年,朱棣将北平改名北京,称行在,设立北平国子监等衙门。1420年正式迁都北京。朱棣上位后,亲自率军攻打漠北及北元,扩大了明朝的管辖权及领土范围,朱棣实行积极的外交策略,自1405年开始派郑和下西洋,与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来往,增长财政收入的同时将朝贡制度推向巅峰。其舰队规模空前庞大,最远到达东非索马里地区,扩大明朝对南洋、西洋各国的影响力。这段时期也被称为明朝的永乐盛世。朱棣驾崩后,其长子朱高炽即位,即明仁宗,年号洪熙。明仁宗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停止一切对外扩张,积蓄民力,鼓励生产,宽行省狱,力行节俭。仁宗驾崩后长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年号宣德。明宣宗实行德政治国,并且先后派遣郑和、王景弘下西洋,使国力达到极盛,史称“仁宣之治”。历代皇帝到了一定的阶段,都会出现弊端,明宣宗就是一位。为此后的政乱打下伏笔。

2.明朝中期的朝政

1435年,九岁的朱祁镇继位,即明英宗,年号正统。这时出现太监干预朝政的现象,1442年遏制王振权势的张太皇太后去世后王振大肆揽权。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率军南下伐明,英宗突围不成被俘,王振为将军樊忠所怒杀,史称土木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后,英宗弟弟朱祁钰即位,即明代宗,年号景泰。瓦剌军一路南下,逼近北京城,因此在北京城也上演了一场北京城保卫战,并且击退瓦剌军。而后,明朝还经历夺门之变及石曹之乱,虽然一定程度的遏制官吏内乱,但是最后也弄得民不潦生。直到1487年明宪宗驾崩,其子朱祐樘继位,即明孝宗中兴明朝的弘治帝朱佑樘,年号弘治。孝宗力行节俭,不大兴土木,减免税赋。明史称孝宗为“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在其治理下,弘治一朝期间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明武宗驾崩后,明孝宗之侄、兴献王之子朱厚熜入嗣大统,是为世宗,明世宗在位期间经历壬寅宫变、庚戌之变,直到1566年明世宗驾崩,皇太子朱载垕即位,即明穆宗,年号隆庆,翌年为隆庆元年。明穆宗即位后,陆上与蒙古达成和议,海上开放民间贸易,史称隆庆新政。1572年,明穆宗因中风突然驾崩,九岁的皇太子朱翊钧继位,改元万历。后由张居正辅政十年,推行改革,在内政方面,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经济上,清丈全国土地,抑制豪强地主,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减轻农民负担。军事上,加强武备整顿,平定西南骚乱,重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督蓟、昌、保三镇练兵镇守长城,使边境安然。张居正还启用潘季驯治理黄河,变水患为水利。同时张居正严惩贪官污吏,裁汰冗员。张居正整顿朝政,改革体制,史称万历中兴。

3.明朝后期的朝政

明神宗在位期间,内忧外患,内有东林党争、国本之争,外有朝鲜之役与萨尔浒之战。以至于后面几位皇帝上任后朝政都在内乱争斗中,加上明朝的外来因素,如1626年的大爆炸(王恭厂火药库)以及战争给社会带来的饥荒、瘟疫等,直到1629年皇太极改采绕道长城以入侵北京,1630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李自成建国大顺,崇祯在煤山自缢,明朝作为统一国家的历史结束。

明朝的疆域及行政划分治隆唐宋、远迈汉唐——明朝

明朝的疆域面积随着时期的变化在变化,最多的时候有1300万平方千米,有记载称“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於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也就是说东起朝鲜,西到吐蕃,北起白内蒙,南到台湾。

明朝行政划分还是称“省”,1427年弃安南后,明朝在全国设置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包括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以上为北五省)、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以上为中五省)、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以上为南五省)。共设置16都司、5行都司、2留守司。其中十三个是与布政使司同名的都司,其它三个是万全都司、大宁都司和辽东都司。

明朝的政治及法律

首先朱元璋在位时期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制。后续皇帝制定了主要的职能内阁、六部、监察机构、六科、五侍、厂卫等。内阁的职能是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六部明朝在中央和南京各设置吏、户、礼、工、刑、兵六部,职能不大,安于现状的当官。监察机构设置御史台,设左、右御史大夫各一名,主要职能是监察全国各个机构的动态走向。六科是六科,负责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对整治朝政有极大的作用。厂卫机构有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他们其实就是各尽其责、互相监督牵制、加强了朝政及地方的稳固平衡。

明朝唯一颁布的一本法律《大明律》。

明朝的军事治隆唐宋、远迈汉唐——明朝

明朝的军事主要是是卫所制,后来出现招募民兵。明朝在军事上基本上全国各地都驻扎着兵部,起到维护稳定的作用。明朝还修建了明长城。

明朝的经济

农业方面,农产品呈现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商业化趋势。明朝整体上在农业上的发展不是很强,但是农业促进商业的发展。也就是出现农转商的趋势。

工商业方面,明朝无论是铁、造船、建筑,还是丝绸、纺织、瓷器、印刷等方面,在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而且官僚资本也在向私营企业转变。

明朝的思想文化及科技治隆唐宋、远迈汉唐——明朝

思想上主要是要体现人性的价值观,学派思想可以站在同一个地方进行交流,促进思想的融合,文化上代表作有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三部——《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与小说《金瓶梅》就是出于明朝。此外在书法、绘画、戏曲上也有一定的成就。科技上在各地设置观象台和在算术、医疗、航海、等领域都有很突出的成就。

明朝的历史评价

1.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民族亲和力非常强。

2.经济相对发达,在各行各业中都有领先世界同等水平的造诣。

3.执政军事上面说,明朝的民族气节十分强势,不软弱、不谈和、不割地赔偿,君王子民共御敌,死保社稷。

4.文化科技方面非常突出,可以说是一次很大的进步,走向中国近代史的趋势日渐明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