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鹿鼎记 > 差距 >

郑克爽真像《鹿鼎记》里写得那般不堪,历史和小说的差距有多大?

趣爱秀 2021-08-22 22:45:24 原文链接:网络

学生时代读金庸,对《鹿鼎记》里的郑克爽这个人物印象颇深。

为什么呢?因为幼读历史,对于郑成功这样矢志抗清且收复台湾岛的民族英雄,一直是比较景仰的。如此一来,对于郑成功的孙辈郑克爽等等,第一感觉便是友善的,因为按照民间的认知传统,所谓龙生龙、凤生凤,大英雄的儿孙,何以会很不堪呢?

然而一读《鹿鼎记》,对此人的印象却完全改变,作为韦小宝的情敌,金庸笔下的郑克爽,简直就是个纨绔子弟,武功不咋地,谋略全无,就连为人,也颇有些低下。

甚至,郑克爽在最后,还偷袭杀死了《鹿鼎记》全书中唯一的近乎完美人物陈近南——这,简直就让人无法忍受了。

郑克爽真像《鹿鼎记》里写得那般不堪,历史和小说的差距有多大?

所以,当时读金庸者,无不骂郑为快。

但是年岁悠长,待到后来读了更多书,特别是接触到一些真实史料之际,便不觉惘然。

郑克爽,他的真实姓名,其实是郑克塽,多一个土字偏旁。

然,小说与历史的差距,却不仅仅在这一个偏旁而已。

郑克爽的父亲,是郑成功的长子郑经。

郑克爽真像《鹿鼎记》里写得那般不堪,历史和小说的差距有多大?

在郑经时代,台湾有一位颇有些“诸葛辅刘”性质的军师,那便是咨议参军陈永华。

拿陈永华和诸葛相比拟,并不是司马的独创,事实上早在那个时代,便有这样的比拟,而提此比拟之人,正是郑成功。当时,郑成功正以厦门为根据地,图谋进一步的北上大业。而创大业,首要的就是人才,所以他便在厦门周围这一带延揽士人。于是,有人便向他推荐了陈永华。

据说两人一见面,便谈得十分投机,甚至留下记载,郑成功说:“复甫(陈永华的字),你是当今的卧龙先生。”随后,郑成功便让陈永华做自己的参军,并且特意不把他当做臣下来对待,而行以宾客之礼。

那么问题来了,陈永华又是谁呢?

正是金庸笔下的陈近南。书上说“平生不见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的鼎鼎大名,又有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呢?

而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之中,陈近南又何尝不是如此。1662年郑成功病死台湾,郑经即位,身边所倚重的第一人,便是这位参军陈永华。即便在两年之后厦门失守,郑经回到台湾,也依旧是陈辅助左右。

在台湾,陈近南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考察地方实情,而后在此基础之上,推行了所谓屯田垦殖制度。即台湾军民,农闲时进行军师操练,农忙之际便化兵为农,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很快实现了土地的一年三熟,由此百姓得以丰衣足食。

郑克爽真像《鹿鼎记》里写得那般不堪,历史和小说的差距有多大?

而在吃饱饭的基础之上,陈近南意识到,教育是立国之本——尤其是在郑经认为一切草创,这个事为时尚早之际,他依旧坚持这一点,并告诉郑经,台湾沃野千里,远滨海外,民风纯朴,若能举贤才以助理,经过一段时间教养生息,便能赶上中原地区。应当择地建立圣庙,设学校“以收人才,庶国有贤士,邦本自固,而世运日昌矣”。

人才,永远是创业的第一需求。陈近南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而郑经也接受了他的主张。随后,陈近南便实实在在地操办起来,1666年春正月,在台湾岛上建成了祭祀孔子的圣庙,随后又建学院,他亲自来主持。至于学院的教师,则主要来自各种途径延聘而来的大陆渡台是士大夫,尤其是一些明代遗臣。

当然,教育不是造一座文庙就能搞定的,陈近南设立的,其实是一整套文教体系,譬如最高级的学府是国子监,即中央大学,之下则有府学——省级学校、州学——市级学校、县学——县级学校,甚至在高山族地区,还专设适宜少数民族需求的小学,要知道当时陈近南曾下令,凡是高山族子弟“就乡塾读书者,蠲其徭役”,也就是读书人,就不用服徭役。

要知道,当时的台湾,已经实行“八岁入小学,课以经史文章”的制度。

陈近南做的这些事,甚至传到了海峡彼岸一位翰林学士的耳朵里,他给大清国皇帝报告,说:“台湾长久以来没有被收复,主要是由于陈永华经营有方。”

但是,说陈近南是被郑克爽杀死的,这就荒唐了。因为早在1680年,郑经出兵大陆失利,撤回台湾之际,陈近南就在回军路上患上了流行病,不久便病死了——他的墓葬,就在今台南县柳营乡。

而1680年,郑克爽只有十岁,十岁的小朋友,你说他如何迫害陈近南?

消息传到北京城,上述那位翰林学士便高兴了,他乐不可支地向康熙祝贺,说这是因为上天讨厌战乱,让他殒命,从此台湾的收复将指日可待了。

当然,这件事确实还有些内幕。这就涉及《鹿鼎记》里的另一个人物,此人便是冯锡范。

冯锡范这个人,在金庸笔下是极其心狠手辣的,他是昆仑派的高手,因气功练到了“由利返钝”的高深境界,被点之人决不出血,因此江湖之上送他一个绰号,叫做“一剑无血”。最终他投降了大清,被韦小宝以偷梁换柱之计弄得身首异处。

在真实的历史上,冯锡范没这么武功高强,他只是一名武将。历史记载说,当郑经兵败归台之际,他跟陈近南说,自己在西征上没有立下功劳,回来后仍占用官位,觉得不妥,所以我将辞去职务,在家静养以渡余年。结果这句话便刺激了陈近南,陈觉得就连一介武夫都懂得这个道理,自己为什么还要占据高位不退呢——当时陈的官位是东宁总制,相当于总参谋长。

所以在1680年,郑经接受陈近南的辞呈,把陈统领的勇卫军交给别人统领,随后更解除了东宁总制一职。

之后,陈近南便病死了。

在这里要说的是,冯锡范一开始说自己要辞职,最终却没有辞,依旧是郑经的侍卫。

更要说的是,冯锡范这个人,真的很昧于心计。他为什么要劝陈近南辞职呢?背后其实是有很深的算计,因为在此前一年即1679年,郑经把自己的大儿子郑克臧册为监国(就是继承人)。而郑克臧这个人,据说非常果断刚毅,很有些爷爷郑成功的气度。而且,他还是陈近南的女婿,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陈近南的学生。

郑克爽真像《鹿鼎记》里写得那般不堪,历史和小说的差距有多大?

如果郑克臧最后能继承大业,显然陈近南的权威,只会越来越强——而冯锡范,一心想要夺权,又怎能容忍此事的发生。因此冯锡范才会假惺惺地骗陈近南辞职,而在陈近南和郑经相继病死这一年(1681年),他便发动了政变,将郑家第三代长子郑克臧杀害。

就是在这一时刻,冯锡范看中了郑克爽,他到此时,也只有十一、二岁(小学五年级),被作为一个傀儡推上历史舞台。

看了这一段历史,你也就明白了,到1681年才读小学五年级的郑克爽,怎么会跑到大陆上游山玩水,还追求李自成和陈圆圆的女儿阿珂?

而随后,清兵大举攻台之际,郑克爽也不过十四、五岁,依旧做不了主。大权其实完全掌握在冯锡范手里,这一时刻的冯锡范,起初还曾做过“台湾守不住就去吕宋(菲律宾)”的策划,但最终还是决意向清兵投降。

所以郑克爽真正长大成人,是在北京朝阳门外一条胡同的居留岁月里。他的夫人,也不是阿珂,而是冯锡范的女儿。

大清国给他的待遇,仅仅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公爵,不但没有实权,也没有太多收入,以至于郑克爽的老妈,多次向朝廷要求把郑家的祖产还给他们一部分以供养生活,但一律遭拒绝。

1707年,郑克爽死于北京,年仅37岁,比父亲郑经(40岁)、爷爷郑成功(39岁)都要短寿。

这也就是说,金庸在《鹿鼎记》里的文学创作,尤其是郑克爽到大陆游山玩水泡妞不成、害死陈近南等诸多情节,纯属虚构。一些读者读了金庸的小说就在各种聊天平台对郑克爽破口大骂,实在是有些莫名的。

本文为司马路独家撰写,喜欢的,记得订阅本头条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