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辫子 > 教授 >

青岛:学贯中西的“清末狂儒”,北大的辫子教授,爱闻女人的小脚

趣爱秀 2021-08-20 16:26:18 原文链接:网络

青岛:学贯中西的“清末狂儒”,北大的辫子教授,爱闻女人的小脚

《建党伟业》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北大的礼堂内学者云集,召开了聘任教授的典礼。当一个留着小辫子的人走上礼台,引起了大家的哄笑。这个人回手摸了一下小辫子,很正常的对台下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台下的北大高才生们一片静默。这个人就是清末民初的奇才辜鸿铭,他的扮演者是著名演员刘佩琦老师。

青岛:学贯中西的“清末狂儒”,北大的辫子教授,爱闻女人的小脚

辜鸿铭(1857.7.18-1928.4.30),字汤生,号立诚,祖籍福建惠安。他把自己一生概括为"四洋","生于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因此自称东西南北人,又被时人称为"清末怪杰"和一代狂儒。

这位狂儒精通英、法、德等九种语言,获得博士学位十三个,是学贯中西的第一人。辜鸿铭作为一代大师,个性十足,经常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也有着许多奇怪的嗜好,有人概括他为"语不惊人死不休"。

青岛:学贯中西的“清末狂儒”,北大的辫子教授,爱闻女人的小脚

北京大学里的"小辫子"。

清帝退位时,宣统皇帝向天下宣召,所有臣民剪掉发辫,不再保留清朝式样。但是辜鸿铭却没有执行这一诏令,偏执的保留了脑后的小尾巴。于是有人评价说,留在辜鸿铭脑袋后面的,是全世界唯一一条男士的发辫。

1912年,清帝国变成历史,中华民国成立,一大批皇亲贵胄和清朝遗老害怕革命党,都窜到德国殖民的青岛躲避,辜鸿铭就在那时来到青岛,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客栈里,住了一年多时间。

他来青岛的原因,却不是逃避清王朝陨灭的厄运,而是来看望在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就读的儿子。在青岛,辜鸿铭见到了老朋友清末著名外交家吕海寰,吕海寰非常伤心的告诉辜鸿铭,他三个在德华大学的儿子都把辫子剪掉了。

青岛:学贯中西的“清末狂儒”,北大的辫子教授,爱闻女人的小脚

辜鸿铭赶紧去找自己的儿子,在青岛大学读书的辜守庸,阻止了他剪辫子的"造反"行为。作为学贯中西,拥有进步思想的大学问家,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儿子剪掉辫子呢?据说,一方面是出于辜鸿铭对自己父亲的承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辜鸿铭对辫子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1915年,辜鸿铭受邀到北大担任教授,主讲英国文学。辜鸿铭用自己超高的才华,向北大的莘莘学子们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力量,阐明国人要有文化的信心,只有中国的文化精神才能拯救世界,同时对西方文明的所谓民主自由,进行了尖刻的批判。

其实这位辜先生也曾经为女子放弃过发辫。据说在英国留学时,他倾慕于一位姑娘,这个女孩很喜欢玩辜鸿铭的辫子,辜鸿铭居然把自己辫子割下来送给女孩,以示真诚。后来这段恋情没有结果,自己的头发却一直没长好,只得拖着一根很小的辫子。回国后,他雇佣的车夫却是一根大黑辫,两人同行,倒也相映成趣。

青岛:学贯中西的“清末狂儒”,北大的辫子教授,爱闻女人的小脚

名流聚会上的"冷幽默"。

有人评价,辜鸿铭学问极大,思路敏捷,他的脑海中充满了各种奇怪的东西。他在情感是倾向于逊清帝国的,他讨厌那些造成王朝灭亡的新元素,但又对中国文化和进程有着深刻的理解,是国学精神的引领者,也是西方文化的批判者。他在文化上的巅峰状态和对西方文化的桀骜不驯,让他经常做出一些奇怪的事情。

辜鸿铭的古怪秉性,让青岛的复辟势力对他敬而远之,拒绝了他想要担任外交部长的要求。但是在一些中外名流的社会活动中,殖民者也会邀请辜鸿铭的参加,比如一些欧式的自助餐酒会。

青岛:学贯中西的“清末狂儒”,北大的辫子教授,爱闻女人的小脚

有一次,一个德国人宴请这些遗老们出席酒会。宴会期间,有两名德国女子出现在大家面前,为所有的宾客演奏音乐,用的是两种新奇乐器,在场的遗老们都啧啧称奇,没有见过,而发出的韵律却又是那么动人。

辜鸿铭对遗老们的孤陋寡闻很是不屑,就给他们介绍说,那位女士用的乐器是钢琴,用手指弹的,这位女士用的乐器是小提琴,琴弦拉的。在场的人恍然有悟。

就在这时,人群中忽然有个遗老,问了一句"这两个女子需要多少银子?"辜鸿铭一愣,回头看了看作为主人的德国鬼子,拉了拉遗老的衣袖,小声说了句,"老大人,这是人家的夫人和小姐……""老大人"恍然大悟。

原来这些遗老们,并不知道外国人有这种妻子演奏音乐招待客人的习惯,还觉得是跟中国人一样,家眷不能抛头露面。

青岛:学贯中西的“清末狂儒”,北大的辫子教授,爱闻女人的小脚

"齐人之福"和"知足常乐"

除了用保留辫子来彰显传统,辜鸿铭还对传统的婚姻制度崇尚备至。他提倡传统的一夫多妻制度,认为天下的男子都应该有三妻四妾。对这种"齐人之福",辜鸿铭有特别的解释,女人是茶杯,男人是茶壶,哪个茶壶有不配几个杯子的道理,难道让一个杯子配几个茶壶?

基于这种理论,辜鸿铭自己除了原配,也娶了一个妾室。这位妾室,是在青楼酒肆认识的日本人,辜鸿铭花了二百两银子将她赎身,带回家里。辜鸿铭对她非常喜爱,据说无她相伴都无法入眠。但是在妻子面前,辜鸿铭还是不敢过于放肆,有人讥笑他惧内,辜鸿铭却反驳说,不怕老婆,还有王法吗?

辜鸿铭的一妻一妾,给他生了一子二女,儿子就是辜守庸。他的两个女儿,也都像极了自己的父亲,天生丽质,聪明过人,非常自傲。找对象的条件,竟然是让对方用中、英、法、德、意、日六种文字各写一封求爱信,否则免谈。这个条件吓跑了不少求爱者。

青岛:学贯中西的“清末狂儒”,北大的辫子教授,爱闻女人的小脚

1928年4月底,奉系的军阀统领张宗昌,有意请辜鸿铭担任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前身)的校长,辜鸿铭对这份差事很感兴趣,决定前往就任。没想到尚未成行,突然患了感冒,请法国医生诊治,久治不愈。

辜鸿铭临终之时,告诉家人说,名利地位、声色犬马,都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泡影。不数日,即在北京逝世,世寿七十二岁。辜鸿铭去世之后,他的两个女儿到苏州寺庙里削发为尼,常伴青灯古佛,年方十六岁。

青岛:学贯中西的“清末狂儒”,北大的辫子教授,爱闻女人的小脚

辜鸿铭除了吃喝嫖赌之外,还有个奇特的爱好,当时人人皆知,就是偏爱三寸金莲。要说起来,这也是传统文人的嗜好,没啥可奇怪的。因此,他的原配夫人淑姑,最令人着迷的地方便是那双小脚。

据说,辜鸿铭写作时,遇到没有灵感,便会脱下夫人的鞋子,嗅闻那双三寸金莲,然后就文思泉涌了。辜鸿铭称之为"写作的兴奋剂",南海圣人康有为,也凑趣的送他一副字,题为"知足常乐"。

"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的所有的故事和灵感都来自小编故乡,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留言给我。如果对文章有什么意见和想法,也请在下方留言赐教。

("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原创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