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秦始皇 > 潇洒 >

秦始皇身形猥琐还是英武潇洒?

趣爱秀 2021-08-20 14:35:07 原文链接:网络

说起秦始皇长相,人们印象中就是唐朝画家阎立本在《历代帝王图》所画的样子。

秦始皇身形猥琐还是英武潇洒?

但是如果大略浏览一下《历代帝王图》,我们会发现这些帝王好像长得大同小异,都是方脸、高鼻、垂耳的形象,一副传说中的帝王相。而这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人们对他的长相众说纷纭,更添神秘。

一说他身形猥琐,有生理缺陷。郭沫若老先生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尉缭子1的话分析,“秦王为人,隆准,长目,鸷鸟膺,豺声。”(隆准:鼻子呈马鞍形 鸷鸟膺:指胸骨突出,应该是今天所说的鸡胸 长目:指眼睛细又长)认为其胸形鸡胸、鼻形变异(马鞍鼻)与气管炎(豺声即表明有支气管炎)等症状显示他是个软骨病患者。影片《荆轲刺秦王》中身形猥琐、身体孱弱的秦始皇形象就是迎合这种说法而设计的。

秦始皇身形猥琐还是英武潇洒?

当影片播出时就引起了轩然大波,秦始皇长相果真如此猥琐吗?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孙家洲教授提出不同观点,他认为尉缭子这么描述秦始皇不是客观的,带有恶意夸张2。

而西汉解释儒学典籍的《纬书》3中的《易纬》、《春秋纬》和《礼纬》等篇也有一些关于秦始皇相貌的记载。这些书中除了说他有“隆准,长目,鸷鸟膺”等特征之外,还说他具有“虎口”、“日角”。虎口就是说他嘴巴外形像老虎的嘴巴,日角就是他的两眉之间有一块鼓起来的骨头。并且根据《礼纬》中的记载,秦始皇的个头特别高,有八尺六寸,腰围为七围,是典型的西北大汉的形象,从而引出了二说。

二说秦始皇高大威猛,英武潇洒。北京大学历史系秦汉史专家刘华祝就比较认同《纬书》中关于秦始皇体貌特征的记载。他特别对《礼纬》中记载的秦始皇身高和腰围做了推究。书中说秦始皇高八尺六寸,将其换算成今天的长度单位,大约相当于1.98米。对于秦始皇的围,书中说他腰围是七围。关于围,现在有几种解释,有人认为合抱为围,有人认为五寸为围,还有人说一尺为围。当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七寸。如果是五寸为一围,那么秦始皇的腰围就是三尺五寸。刘华祝教授根据上下文分析,认为一尺为一围的说法较为可信。这样算来,秦始皇的腰围应相当于现在的四尺七寸。刘华祝教授说:“如果记载属实的话,那么秦始皇的形象在今天看来,肯定是异常高大威武。”

在史学界,和刘华祝教授观点相近的看法很多。已故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就曾推断:秦始皇的相貌应是相当漂亮的;清华大学工艺美院的杜大凯教授说,秦始皇出生在秦地,属西北人,按照常理应该是典型的西北大汉,高大魁梧。

如今的AI复原技术也努力探索秦始皇长相之谜,今天我们就可以看看这个秦始皇的长相复原图片,但不一定秦始皇就长这样,只是仅供参考。

秦始皇身形猥琐还是英武潇洒?

而秦始皇到底长什么样还是说不清,道不明。这历史第一人的长相就像一团迷雾,怎么也散不开,可历史的魅力不就在于它有无数的谜团让人们去探究,却总也找不到答案。

阅读注解

①《尉缭子》是战国尉缭撰兵书。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疑古派一直认为《尉缭子》是伪书,《尉缭子》也被长时期的冷落,自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文献证明 《尉缭子》并非伪书。 《尉缭子》一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书中杂家类著录《尉缭》29篇,兵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说明此书在西汉已流行,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 《尉缭子》从人性论的视角考察了人的心理,提出了不少精辟治国思想,如“民非乐死而恶生也”,“委积不多则士不行;赏禄不厚则民不劝;武士不选则众不强;器用不便则力不壮;刑罚不中则众不畏”,后一句话可以作为尉缭子经国治军思想的总纲领。《尉缭子》受到《六韬》或者当时其他黄老道家治国理论的影响,提出治国应当使人无欲,无欲则没有争夺,没有争斗就没有犯罪和战争,那么天下就太平了,即“反本缘理,出乎一道,则欲心去,争夺止,图图空”。

②尉缭子的恶意夸张 在六王毕,四海一的情况下,各国对秦国无不恨意滔天,不免戴上有色眼镜看待秦国及其君王,所以夹杂着作者个人情感的史料可信度会降低。

③《纬书 》 相当于汉代的经书,汉代以神学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一类书,其中保存不少古代神话传说,也记录一些有关古代天文、历法、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易》、《书》、《诗》、《礼》、《乐》、《春秋》及《孝经》均有纬书,称“七纬”。纬书内容附会人事吉凶,预言治乱兴废,颇多怪诞之谈;但对古代天文、历法、地理等知识以及神话传说之类,均有所记录和保存。纬书兴于 西汉 末年,盛行于 东汉 , 南朝 宋 时开始禁止,及 隋 禁之愈切。 炀帝 即位,搜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皆焚之,其书遂散亡。纬书虽亡失殆尽,但散见于诸经注疏及为其他书籍所征引者不少,后代学者曾加以搜辑。 明 孙瑴 辑有《古微书》, 清 马国翰 有《玉函山房辑佚书》。《纬书》在我国失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才从日本运回。

资料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历史全知道》

相关文章